北歐原民薩米族會說300個「雪」的單字!暖化卻讓薩米語走向瀕危

陸地生物

北歐原民薩米族會說300個「雪」的單字!暖化卻讓薩米語走向瀕危。 圖/Unsplash
北歐原民薩米族會說300個「雪」的單字!暖化卻讓薩米語走向瀕危。 圖/Unsplash

在挪威、瑞典、芬蘭及俄羅斯的薩米族(Sámi)原住民,上千年來都居住在極寒的北極地區,散落各地的薩米族群,也一直使用著歷史悠久的薩米語言。

然而,全球暖化,海溫升高、海洋酸化,冰融速度也愈來愈快,不僅衝擊北極地區環境與生態,也讓當地的常民文化與生活場景變質,甚至加速使這個古老語言從地球上消失。

鮭魚減產、禁捕...當魚從河裡消失 薩米語也跟著滅亡

薩米語能精確描述北極地區的各種自然環境與生態,光是「雪」,就至少有300個單字可以使用;描述季節轉換至少有8種用字;形容麋鹿自行遊走的樣態,就有6個單字,甚至連不同年紀及性別的麋鹿受到驚嚇,都有精準用詞。

使用薩米語的地區方言人數,在挪威最北邊使用North Sami約有2萬人,說Ume Sami語約只剩下25人,在俄羅斯所使用的方言Ter Sami,則幾乎快要絕跡。

令人遺憾的是,為當地語言帶來最大衝擊的主因,並非人跡罕至或族群人數下滑,而是氣候變遷。像是描述「在春天時冰凍的河川冰剛融化後的鮭魚」單字「jiekŋaguolli」,就因為早春融冰後出現的鮭魚日漸稀少,導致這個單字與鮭魚同樣面臨瀕危狀態。

根據挪威大學的研究機構Norsk Institutt for Naturforskning(NINA)監測,2016年至2019年的塔納河(Tana River)鮭魚數量與產卵狀態,少於預期的40%,且至少有一年沒有足夠數量,造成鮭魚數量的驟降至如此貧瘠的狀態,都是氣候暖化的結果。

對此,為了守護河川裡的鮭魚數量,官方已禁止在流經挪威及芬蘭的塔納河捕魚、釣魚。由於多年來的禁捕政策,芬蘭的一位在地旅遊創業家及翻譯家Pentti Pieski感嘆道,在地捕鮭魚的傳統文化,不只是抓魚這麼簡單,而是從準備工作到與釣客之間的對話,也因為禁捕而逐漸消逝。

暖化讓麋鹿生存雪上加霜 薩米語不得不增加新單字

而另一項悠久的薩米傳統,則是麋鹿放牧文化。土壤上的苔蘚,是麋鹿重要的營養來源,牠們原本能輕易撥開鬆雪吃到苔蘚,但氣候暖化導致下雨多於下雪,一旦大量的雨水在土壤上結成一層厚厚的冰,便會阻擋麋鹿覓食。

因此,以往用來描述覆雪狀況、觀察麋鹿族群覓食及健康狀態的生態單字「ealát」,或者是有關鹿群的復育或存活的單字,都因為暖化造成生態丕變,導致這些單字愈來愈派不上用場,最後終將因不再有人使用而消逝。

對於使用薩米語的族群而言,語言的消失也代表當地與自然、河川之間緊密相連的活動、風土文化消失。諷刺的是,冬天雪季愈來愈短、下雪時間減少、極寒狀態不再、四季區隔愈來愈不明顯,原本的北薩米語並沒有「氣候變遷」(dálkkádatrievdan)這個單字,現在卻已是族人近幾年生活中常用的新單字。

資料來源: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聖誕老人效應...旅遊業擴大如何蠶食芬蘭「拉普蘭區」的自然景觀

聖誕老人效應...旅遊業擴大如何蠶食芬蘭「拉普蘭區」的自然景觀

登山裝備竟是污染源!研究證實:讓戶外水域塑膠微粒濃度暴增23倍

登山裝備竟是污染源!研究證實:讓戶外水域塑膠微粒濃度暴增23倍

讓綠意回家!聯合線上攜手企業復育千株在地原生樹苗 為森林添新生力

讓綠意回家!聯合線上攜手企業復育千株在地原生樹苗 為森林添新生力

用創新說好故事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看見行動背後的影響力

用創新說好故事 2025《資誠永續影響力獎》看見行動背後的影響力

最新文章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氣候打亂草莓產季...苗栗大湖草莓季延至12月中、豐香品種也成絕響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COP30前夕...聯合國秘書長:人類無可避免升溫超過1.5°C

COP30前夕...聯合國秘書長:人類無可避免升溫超過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