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成溫度難民 北市回應民意 下一步推「連續綠廊」

氣候行動

近日天氣高溫炎熱,雙北地區因熱島效應,曝曬在陽光下的體感溫度更是讓人大喊吃不消,走在路上的民眾除了用手用傘遮陽,也用盡各種方式降溫扺抗酷暑。一位外送員自製機車遮陽傘,雖無法抵擋風雨,但至少降低了日曬。 圖/杜建重
近日天氣高溫炎熱,雙北地區因熱島效應,曝曬在陽光下的體感溫度更是讓人大喊吃不消,走在路上的民眾除了用手用傘遮陽,也用盡各種方式降溫扺抗酷暑。一位外送員自製機車遮陽傘,雖無法抵擋風雨,但至少降低了日曬。 圖/杜建重

聯合報20日陽光專題報導「都市熱島擴大、搶救溫度難民」,許多人一出門就汗流浹背,成道路上的「溫度難民」,民眾盼人行道、廣場多一些樹蔭,營造舒適的步行環境,北市府下一步將跨局處推動「連續綠廊」。

北市府副秘書長張溫德說,種樹是很明確的降溫目標,但有時可能會受限人行道不夠大、位置不適合反而會造成安全問題,目前府級和工務局討論規畫一個系統指引,針對台北四大熱區盤點路段狀況,串成連續綠廊。

他說,將召集相關局處討論,若考慮遮蔽交通視線或因人行道空間不足,可考慮改種需要空間較小的樹木或綠籬;甚至針對人行道加頂蓋等,透過各種手段達到降溫。「降溫是大家的共識」,但該怎麼去落實,也是接下來要來整合討論方向。

「城市降溫重要一環是公共工程的綠化基盤。」都發局長王玉芬認為,針對既有社區的住戶,在房子還沒有都更或改建前,透過降溫的人行道,舒適的行道樹遮蔭,享受涼適生活路徑,是市府下一步要努力的目標,必須透過工務局及交通局等各局處一起協助才能達成。

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人行道樹木、綠蔭議題絕對是跨局處業務,在人行道種樹,也必須要有一定的空間設置公共設施,才能連貫性提供行人走路空間,除了綠蔭外,還要有路燈桿、電箱等空間,這些道路設計議題,都會納入未來的路型設計中。

謝銘鴻提到,他日前徒步環島時,走在樹蔭下的溫度和被太陽直射差很多,路樹對城市降溫相當有幫助,現在設計新道路都要盡量拓寬人行道寬度,納入公共設施,在既有道路部分,假設道路寬度可以負荷車流,就會盡量拓寬種植樹木,包括新工處、公園處、交通局都要合作做好整體規畫。

工務局長黃一平表示,會與都發局推動都市綠覆、綠條件及交通局提升人行空間策略中尋求平衡,台北市道路原則會由交通局辦理整體規畫,包含車流流量、人行動線等,如果相關空間寬幅足夠安全島及人行道時,便可種植路樹,但同時要考量人行道淨寬度達到一定標準,確保行人通行順暢。

近日天氣高溫炎熱,雙北地區因熱島效應,曝曬在陽光下的體感溫度更是讓人大喊吃不消,走在路上的民眾除了用手用傘遮陽,許多人更手持小風扇,用盡各種方式降溫扺抗酷暑。 圖/杜建重
近日天氣高溫炎熱,雙北地區因熱島效應,曝曬在陽光下的體感溫度更是讓人大喊吃不消,走在路上的民眾除了用手用傘遮陽,許多人更手持小風扇,用盡各種方式降溫扺抗酷暑。 圖/杜建重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減碳「膜」法!從仙草到西瓜 環保紙膜應用奏效、收成與傳統農膜無差異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最新文章

歐洲異常熱!升溫速度全球最快 熱到法國學校停課、義大利限制戶外工作

歐洲異常熱!升溫速度全球最快 熱到法國學校停課、義大利限制戶外工作

世界最乾燥沙漠竟然下雪了!智利海拔2900公尺的阿塔卡馬沙漠驚現皚皚白雪

世界最乾燥沙漠竟然下雪了!智利海拔2900公尺的阿塔卡馬沙漠驚現皚皚白雪

體感高達43.3度!美國東部極端熱浪來襲 全國近半人口受影響

體感高達43.3度!美國東部極端熱浪來襲 全國近半人口受影響

看不見的殺手...PM2.5不只誘發失智 還恐增加負面情緒、自殺風險

看不見的殺手...PM2.5不只誘發失智 還恐增加負面情緒、自殺風險

氣溫超過40°C已經不稀奇?英國氣象局:未來12年40度以上機率約50%

氣溫超過40°C已經不稀奇?英國氣象局:未來12年40度以上機率約50%

地球只剩3年「碳預算」...科學家:無論採取什麼行動 暖化都會超過1.5°C

地球只剩3年「碳預算」...科學家:無論採取什麼行動 暖化都會超過1.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