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鼻岩斷鼻後-調查曝:台灣快消失8大美景 女王頭第2名

新北市深澳海岸象鼻岩是知名景點,美景渾然天成的。 圖/瑞芳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深澳海岸象鼻岩是知名景點,美景渾然天成的。 圖/瑞芳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瑞芳區蕃子澳山海岸的特殊地形「象鼻岩」,象鼻處昨崩塌,美景不再,網友暱稱「斷鼻岩」。已故攝影大師齊柏林「看見台灣」紀錄片上映後,外界曾盤點全台因氣候變遷或人為破壞即將消失的八大美景,象鼻岩消逝後,女王頭也被點名可能斷頭,這些瀕危的「台灣之美」更受關注。

對於台灣美景可能逐漸消逝,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發系兼任助理教授蕭文杰說,自然景觀消逝固然可惜,但也證明大自然力量難以人力抗衡;象鼻岩斷鼻後名不副實,觀光人潮可能短暫消失,但這起事件具教育意義,因為人跟土地的互動過程就是要尊重自然,當地仍可做好規畫,成為自然教育場所。

象鼻岩渾然天成,近幾年成為新興景點,吸引民眾經深澳漁港在陸地觀看,甚至有人攀爬象頭、象鼻上方拍照。也有人搭船或划獨木舟出海,可以從海面看到整頭象奇景。為免人為破壞,國土署擬依「海岸管理法」指定所在地為第一級海岸保護區,但尚在推動過程,象鼻已陷落海中。

齊柏林執導的「看見台灣」影片,帶領觀眾從不一樣視野看見台灣美景與汙染。DailyView網路溫度計5年前曾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介紹台灣因為氣候變遷或人為破壞,即將消失的前8名景點。時隔多年,象鼻岩崩塌,國人更應將美景留給下一代。

列在首位的是墾丁珊瑚礁,因為湧入過多遊客,引發過高消費和過度破壞,生態受威脅。全球氣溫升高造成海水暖化,也讓墾丁珊瑚礁大量白化死亡。國家公園已加強監測和管理,希望能降低對環境的傷害,並請遊客避免參加容易傷害珊瑚礁活動,保護環境。

墾丁珊瑚產卵有「海底星空」美名。 圖/墾管處提供
墾丁珊瑚產卵有「海底星空」美名。 圖/墾管處提供

象鼻岩崩裂後被點名的野柳女王頭,因為風化侵蝕持續,如同女王側面影像的蕈狀岩脖子越來越細,列為快消失美景第2名。為免人為破壞,主管機關設法不讓遊客過度接近女王頭,更禁止拍照時摸觸。只是風化持續,更擔心發生地震發生斷頭慘劇,政府為此一度研議固化方案。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圖/北觀處提供
野柳地質公園女王頭。 圖/北觀處提供

第3名是北海岸老梅綠石槽,沿岸海蝕溝槽每年3到5月長滿綠色青苔,如同鋪上綠色地毯得名。美景一現,旅客變蜂擁而至,有人會直接踏在青苔上拍照,加速青苔死亡,綠意盎然景色變得稀稀疏疏。

「石門老梅綠石槽」是3至5月季節限定,最怕旅客踏在青苔上拍照,破壞自然生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石門老梅綠石槽」是3至5月季節限定,最怕旅客踏在青苔上拍照,破壞自然生態。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龍崎的月世界名列第4名,當地是世界稀有的泥岩惡地地形,被稱為國寶級地質教材,多年來少有破壞,南市府准許在月世界旁建造特殊事業廢棄物最終掩埋場,引發環保人士震怒。

台南龍崎月世界被稱為國寶級地質教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南龍崎月世界被稱為國寶級地質教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5名南投杉林溪旁的忘憂森林,是在921大地震後形成的美景,因為原本的山林地變成低窪沼澤,杉樹因積水枯死,倒映水面,起霧時如夢似幻,被人稱為忘憂森林。如同台灣多處景點,民眾一窩蜂湧入忘憂森林,政府又缺乏管理機制,美景可能被破壞。

南投忘憂森林可能因民眾一窩蜂湧入而遭破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南投忘憂森林可能因民眾一窩蜂湧入而遭破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雲林縣的外傘頂洲受到風吹及水流影響不停移動,被稱為「會移動的國土」。據說1960年代外傘頂洲上曾有商店、住家,但隨著颱風破壞、河川上游興建水壩逐年縮小,目前已經無人居住。這處神奇的沙洲,列為台灣快要消失美景的第6名。

在雲林、嘉義海域移動的外傘頂洲近20年平均每年消失41公頃,被稱為「會移動的國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雲林、嘉義海域移動的外傘頂洲近20年平均每年消失41公頃,被稱為「會移動的國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先民在山地開闢梯田種茶,也有人種植稻米形成水梯田。隨著產業結構改變,許多農田廢耕,水梯田自然也越來越少,列入快要消失美景第7名。貢寮1970年代約有3000公頃梯田,目前只剩10多公頃。農民「阿先」不想讓美景消失,開闢了「 阿先小農田」致力保留美景,並以友善環境的方法耕作,永續經營農田。

梯田石砌的田梗與坡坎,都需人工修復、引水,長年保持蓄水狀態的梯田才能持續維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梯田石砌的田梗與坡坎,都需人工修復、引水,長年保持蓄水狀態的梯田才能持續維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8名是花蓮縣秀林鄉高1440公尺的新城山,這座山就是齊柏林逝世前提及「亞泥又挖得更深了」的礦場位置。亞泥近年積極在復育新城山的生態,也創造大量工作機會,但新城山的美景仍在漸漸消失中。

亞泥在花蓮縣秀林鄉新城山採礦權破壞好山好水,引發地方抗爭數十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亞泥在花蓮縣秀林鄉新城山採礦權破壞好山好水,引發地方抗爭數十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人體堆肥」大受歡迎?比環保葬更環保、45天變沃土 疫情後美國已有14州合法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幫美洲獅過馬路!洛杉磯斥資9200萬美元 打造全球最大動物生態天橋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平等與公平差在哪?為什麼「天生正義」的我們,無法對社會公正達成一致?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最新文章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驚人碳蹄印!美國城市肉類消費碳排 相當於全國年度化石燃料排放量

亞洲人風險最高!面對熱浪寒流 「肺阻塞」發病、死亡風險增1.35倍

亞洲人風險最高!面對熱浪寒流 「肺阻塞」發病、死亡風險增1.35倍

10年最慘洪災!峇里島觀光業反噬 過度開發、廢棄物管理失控釀災

10年最慘洪災!峇里島觀光業反噬 過度開發、廢棄物管理失控釀災

氣候變遷下的世界遺產 2080年海平面上升威脅復活節島石像

氣候變遷下的世界遺產 2080年海平面上升威脅復活節島石像

快速都市化、氣候暖化 巴西每年逾20萬人被蠍子螫傷

快速都市化、氣候暖化 巴西每年逾20萬人被蠍子螫傷

溫室氣體史上最大增幅...大氣CO2濃度首破424ppm 聯合國:全球應緊急減排

溫室氣體史上最大增幅...大氣CO2濃度首破424ppm 聯合國:全球應緊急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