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內年輕人就會消失!勞動力主力將從39歲以下轉向50~59歲
台灣今年將邁人超高齡社會,勞動力也呈現高齡化,核心勞動力年齡將從目前的35至44歲為主,到2030年以45至54歲為主力。當人口紅利在2028年結束,意味64歲以下工作年齡人口將大幅減少,65歲以上成為主流,若再不正視高齡勞動力殘酷現實,後果不堪設想。
104中高齡人力銀行總經理吳麗雪去年示警,台灣老化速度全球第一,2025年就是超高齡社會,日本用了十幾年準備,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10年來勞動力主力已從39歲以下位移到40至49歲,接著要位移到50至59歲,「已經不會有年輕勞動力了,只是企業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既然勞動力年齡結構愈趨老化已不可擋,何以殘酷事實已經擺在眼前,企業仍不愛用高齡勞動力?
「企業只要集合起來給政府壓力就好了,反正政府就會開放移工,政府都不是都在幫他們解決嗎?」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點出企業界至今抗拒中高齡勞工關鍵。他說,這幾年高齡化狀況,企業不可能沒看見,企業不用高齡勞動力,不代表大家沒有危機意識,而是如果能引進移工就繼續做,如果不行?那就再說。「不是每個企業都要看未來20、30年,只要最近5年、10年問題能解決就好了」。
成之約表示,另一個原因是企業對中高齡勞工刻板印象,認為相對體力及智力衰退,聘雇意願確實不高,即使不明講年齡歧視,但招募過程會用很多手段篩選掉。目前願意聘顧雇工作也以基層工作為主,例如保全、清潔、打掃、點餐人員等。
可怕的現況是,我國中高齡勞參率從50歲起就拉大與各國差距,55歲以上勞參率更是嚴重落後,與各國幾乎都有10個以上百分點嚴重落差,顯示高齡勞動力利用率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