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成身心障礙者想被僱用!「伊甸」助身障職業重建一臂之力

伊甸恩望人力資源中心的就業服務,連結「職業重建」專業項目,協助業主及個案進行職務再設計。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伊甸恩望人力資源中心的就業服務,連結「職業重建」專業項目,協助業主及個案進行職務再設計。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在台灣身心障礙者找工作容易嗎?根據調查,身心障礙者勞動參與率僅約20%,低於一般民眾,另外,身心障礙者失業率高達8.1%,也是遠超於一般工作者;然而,衛福部數據顯示,87.2%失業者很希望能夠被職場僱用!如何讓身心障礙者發揮所長,成為台灣社會亟待解決議題。

伊甸基金會投入身心障礙服務已超過38年,每年幫助超過六萬個身心障礙者及家庭,除了提供多元照顧服務外,也包含培養一技之長,助重回職場的訓練、職業重建等身障就業服務。服務對象中,旻兒曾遭燒燙傷,丈夫和孩子相繼過世,更罹患憂鬱症、恐慌症,近年來,透過伊甸基金會恩望人力資源中心服務,不僅找到工作,還接受種子教師培訓,用跨越生命難關的經驗,幫助弱勢者翻轉逆境。

旻兒罹患憂鬱症、恐慌症,失業十多年,直到至伊甸基金會恩望人力資源中心,接受就業服務,踏上轉變起點。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旻兒罹患憂鬱症、恐慌症,失業十多年,直到至伊甸基金會恩望人力資源中心,接受就業服務,踏上轉變起點。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走不出的困境 衝不破的封閉

「現在有了工作,人變得正向,未來還能幫助人,正是我要的人生!」學員旻兒說。很難想像,3年前的她,長期失業、身心疾病纏身,自我封閉也走不出低谷。

52歲的旻兒,成長於重男輕女家庭,學校畢業後任職編輯,婚後養育兩個小孩,日子尚稱平順;沒想到,1998年開始遭逢丈夫過世,以及具有身心障礙身分兒子所帶來的情緒問題,進而罹患憂鬱症、恐慌症,後來兒子也過世。人生打擊接踵襲來,旻兒走不出心理創傷,無法工作,失業十多年。

儘管具備工作能力,旻兒失業期間嘗試找工作,卻遇上性騷擾,加深情緒陰影。生命逆境加上求職不順,導致對人不再抱持信任,對生命失去希望。直到社工引薦至伊甸基金會恩望人力資源中心,接受就業服務,才踏上轉變起點。

建立信心、職業重建 掃除就業障礙

「第一次見到她時,裹著大外套、戴墨鏡、戴口罩,把自己包緊緊」,伊甸恩望人力資源中心社工羅筠凱回憶3年前兩人初見面之情景。儘管中心目標是「就業服務」,但面對這樣的服務對象,幫助她突破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障礙,是優先需要被處理的議題。

羅筠凱除了連結「職業重建」所需專業評量,並進行輔導、擬定訓練計畫、社會資源連結,更著重與旻兒建立信任關係。歷經4個月訪視、電話關心,並透過辦活動的機會,讓她逐漸放下防禦心,也開始對人產生了安全感,重返工作目標才事半功倍。

職務再設計 創傷找出口

不過,職場環境變數多,該如何幫服務對象克服眼前困難?旻兒雖經2年半輔導有成,媒合至咖啡廳工作,但由於脊椎開過刀,不能久站,加上身體曾受燒燙傷,排汗不易。面對特殊狀況,伊甸恩望人力資源中心就服員馮琨惟特別與店長溝通,允許間歇休息,加強空調通風,更與業主建立良好關係,全力協助旻兒融入職場環境。

不僅如此,想讓旻兒在職場裡待得久,在社區環境生活得好,關鍵是自信心。羅筠凱除了延續一對一對談輔導,更加入專業輔助工具,像是夢想實踐卡,探測適應困境,引導出自我解決方法;而旻兒對自身遭受燒燙傷的身體缺乏自信心,畏懼與外人接觸,也透過陪伴鼓勵,逐漸融入人群。

伊甸基金會期待透過「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邀請大眾相挺,幫助身心障礙朋友找回社會參與的權利。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伊甸基金會期待透過「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邀請大眾相挺,幫助身心障礙朋友找回社會參與的權利。 圖/伊甸基金會提供

踏過荊棘路的生命講師

從接受恩望就業服務,到踏入咖啡廳工作共2年多,旻兒第一收穫是「不再像過去總是負面思考」她笑著說。以前不時躲陰暗角落,不知如何求助;如今,先面對自己做好分析,再向外求援。羅筠凱表示,看到她如今穩定就業,人生也走出低谷,對比先前的情況,心中覺得相當欣慰。

旻兒在咖啡廳裡發揮豐富的人生經歷,鼓勵年輕同事珍惜生命和分享身邊的資源。而走過失去至親、身體傷害,憂鬱症、恐慌症的她,正接受伊甸基金會種子教師訓練,想把跨越生命困境的經驗值,化作助人養分。

「找到工作,而且用生命經歷幫助更多人,正是我想要的人生!」

伊甸基金會投入身心障礙服務已超過38年,每年幫助超過六萬個身心障礙者及家庭。針對身障就業服務,即使在疫情期間,幫助身心障礙朋友職業重建也不間斷,其中,包含開案晤談、個案輔導、就業媒合、陪同視訊面試、職場輔導、追蹤輔導等。

對於超過120萬名身心障礙者來說,走出封閉的自己,除了自我努力、社福資源投入,更需社會大眾理解和包容。伊甸基金會期待透過「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邀請大眾相挺,幫助身心障礙朋友找回社會參與的權利。


「身心障礙者服務計畫」詳細內容請查詢 https://reurl.cc/qm9Z73,或上網搜尋「伊甸 身障服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