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永續、自然共好 島內散步用旅行與土地有約

永續旅遊業者島內散步提供專業的文化導覽、企業客製預約行程,讓企業、民眾更認識所在環境。 圖/李清宇攝影
永續旅遊業者島內散步提供專業的文化導覽、企業客製預約行程,讓企業、民眾更認識所在環境。 圖/李清宇攝影

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峻,展開守護地球的行動,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聯合線上2023年發起「號召樹光」活動,於台東池上種下1111棵原生樹種;2024年,延續地球永續活動,在春分時節前往銘傳大學桃園校區,與企業夥伴展開永續共好旅程。選擇適合地點、挑選原生樹種,展開減碳及生態保護的永續行動。

從植樹行動出發,結合環境保育、食農教育、公益與地方創生,共76間企業夥伴共襄盛舉,實踐企業的ESG承諾,為地球種下「永續共好」的種子。

聯合線上2023年發起「樹光大道‧池上低碳行」計畫,進行土壤與生態系調查、選擇能適應當地環境的原生樹種,成為友善當地環境、恢復生物多樣性的野生動植物庇護所。

2024年3月20日,聯合線上與銘傳大學、綠色冀泉合作在銘傳大學桃園校區的種樹活動,並以「食物」和永續旅遊業者島內散步,建立一段與自然共好的連結。

以食物為載體 食在永續的餐盒

「食食在在過生活」,島內散步創辦人邱翊提到,在每趟導覽旅行中,除了提供專業的文化導覽、企業客製預約行程等服務外,旅程中不可或缺的餐食也倡導「吃在地、食當令、適量吃、分享食」的飲食習慣,鼓勵大家透過「吃」選擇對自己和地球都有益的永續生活方式。

響應聯合線上的永續植樹行動,島內散步與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合作,發掘大溪好水、尋找當地友善耕種的農場,選用當季、當地食材減少運送及保存過程的碳排,並邀請在地社區媽媽及耆老共同創作時令料理餐盒。結合飲食體現永續價值,島內散步提供的永續餐盒,不僅讓參與植樹的伙伴進一步認識大溪的風土、降低食物旅程及碳足跡,也促進責任消費與生產。企業團體亦可透過客製預約桃園大溪行程,來一場友善在地、結合木藝的尋味之旅。

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與島內散步夥伴分享手作豆腐過程,企業也可藉客製預約體驗手作豆腐。 圖/島內散步提供
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與島內散步夥伴分享手作豆腐過程,企業也可藉客製預約體驗手作豆腐。 圖/島內散步提供

串聯夥伴力量、擴大對社會與環境的正向影響力,島內散步的永續餐盒為康莊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帶來的營收,用於支持團隊地方創生工作,並挹注社區長者照護與共餐活動。一個餐盒,承載了一連串照護環境與人的永續努力。

在地人領路 從腳下土地珍惜地球的美好

在新竹人熟悉的南寮漁港,島內散步與新竹在地團隊合作規劃淨灘、導覽活動,結合漁港周邊的造船廠、製冰廠。旅人們可以走進傳承五代的百年造船廠,認識漁港的歷史興衰;走進製冰廠,了解巨大冰塊如何維持魚貨新鮮。這些由地方帶路人深入南寮漁港精髓的旅遊方案,藉由旅遊和地方產生連結,讓許多科技新貴對居住地產生新的關係與情感。

「旅行,應是旅人對土地溫柔的拜訪」,邱翊表示,島內散步在每一趟旅程規劃中,不斷思考如何跟地方環境取得平衡,避免導入太多觀光客,對在地居民與環境帶來衝擊。

致力於兼顧地方文化與環境保護,並照顧地方合作夥伴的發展與客戶需求,帶動地方創生。島內散步兼顧顧客需求與在地社區量能的細緻思考,為的是讓每個人都能珍惜地球的美好。

島內散步在南寮漁港周邊的製冰廠合作,讓參與者體驗堆雪人,從中看見南寮漁港的歷史風華。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在南寮漁港周邊的製冰廠合作,讓參與者體驗堆雪人,從中看見南寮漁港的歷史風華。 圖/島內散步提供

加入友善土地行列 與企業共創永續

擴大永續旅遊的意義,島內散步除了客製化員工旅遊、團隊凝聚、志工服務等活動,亦推出 DEI、 ESG 整合服務。帶領企業志工至新竹在地社福協會,陪伴慢飛天使採落神花、整理種子、勞作;或協助企業志工活動與在地的社區服務結合,發展長期的合作關係。島內散步藉由團體活動,將企業的永續意識內化成為員工DNA。

以文化保存、水資源保育、地方創生、弱勢關懷等面向發想,島內散步每年合作逾50個NGO組織、協會、社福單位、地方創生團隊。對永續多面向的關懷與落地形式,吸引曾參與島內散步客製化旅遊服務的企業,每年有三成以上的顧客引頸期盼再來場別具意義的旅程。透過企業與永續旅遊合作,發揮更多元的永續價值。

島內散步創辦人邱翊表示,島內散步致力讓更多人看見腳下的土地,進而產生關懷,落地永續。 圖/李清宇攝影
島內散步創辦人邱翊表示,島內散步致力讓更多人看見腳下的土地,進而產生關懷,落地永續。 圖/李清宇攝影

旅行,可以看見土地之美,將風景留存後烙印在心中,並以自身之力,於日常生活實踐永續,保留這片風景。島內散步帶領冠德建設三個社區的住戶至新竹峨眉大地農場的荒地植樹,種下本土樹種肖楠,為固碳、增加陸域生態生物多樣性盡一份心力,而來自都會區的訪客,難得有機會挽起袖子、走入山林打造環境永續。島內散步期許能扮演民眾、企業與環境的橋樑,攜手更多人看見生活、土地與地球之美。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齁勝!梨山猴子躲過電網又吃又玩 破壞果園、蜜蘋果損失3成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富者守恆...全球有70兆美元繼承財富將轉移 造成未來十年貧富差距惡化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零電價?澳洲宣布啟動「太陽能共享」 不裝光電板也能享每日3小時免費電力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2025《百分百共樂祭》11月7日至8日盛大登場 體驗共融社會的無限可能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墾丁想變「台灣奈良」?梅花鹿生態旅遊 有可能成為觀光逆轉的關鍵嗎?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

從舌尖到衣角品味美好 優織隆攜手成真咖啡啜飲循環新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