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圈活動】島內散步「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

2021年最新展覽《映河》。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李易暹攝影)
2021年最新展覽《映河》。 圖/「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提供(李易暹攝影)

倡議永續旅行邁入第十年的文化導覽團隊島內散步,與深耕環境永續議題的好夥伴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推出【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走讀活動,希望藉由兩小時的水文走讀之旅,帶大家走入這座以河為家的城市,感受在地環境生態與人文的改變,傳遞永續價值。

島內散步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合作,透過水文走讀活動搭配《映河》策展,打開參與者對河的想像與感官。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與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攜手合作,透過水文走讀活動搭配《映河》策展,打開參與者對河的想像與感官。 圖/島內散步提供

10/30(六)舉辦首場導覽,反應相當熱烈,許多參與者紛紛表示:「主題很吸引人」、「可以認識老地方的新觀點」、「以後到淡水,除了既定印象的老街和小吃,還可以發掘新主題。」11/27、12/18 也將持續舉辦場次,盼能擴大永續影響力、引起更多人關注我們的生活環境。

走讀淡水,從河流認識腳下的土地

河流是城市的搖籃,淡水河孕育了臺北,而河港通商則孕育了淡水的發展。在專業導覽員的引領下,這次旅人來到淡水不逛老街、看夕陽,而是鑽進巷弄、走進淡水人的生活和故事裡,最後參訪淡水齊柏林空間的2021年新展《映河》,透過河流的視角認識我們腳下的土地。

水文之旅前半段,從淡水河開始認識淡水,島內散步用90分鐘的時間帶大家走過淡水200多年的滄海桑田,探討水文與在地的關聯。旅人將化身沿淡水河遷徙而來的清代移民,從他們的信仰中心福佑宮出發,拐進「淡水真正的老街」重建街。在淡水開港通商前,這條街就是淡水人迎生送死的人生跑馬燈;接著走訪木下靜涯、馬偕等對淡水影響甚深的外國人足跡,感受因開港而來的外國文化交融。

透過沿途導覽,帶民眾了解河與城市的關聯。 圖/島內散步提供
透過沿途導覽,帶民眾了解河與城市的關聯。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淡水導覽員楊千毓表示:「平時很喜歡穿梭城市間的小巷弄,挖掘在地故事並與人分享,期許能有更多人和我一樣喜歡這片土地。」 圖/島內散步提供
島內散步淡水導覽員楊千毓表示:「平時很喜歡穿梭城市間的小巷弄,挖掘在地故事並與人分享,期許能有更多人和我一樣喜歡這片土地。」 圖/島內散步提供

水文之旅後半段,將從河川來認識臺灣,行進至同樣位於淡水的齊柏林空間,欣賞2021年的新展《映河》。本空間匯集齊柏林導演25年的空拍心血,自2019年起,將齊導空拍台灣的五大關懷「山、河、海、城市、人」轉化為策展,透過不同主題提出看見台灣的新角度,傳播友善土地的理念,構築一個聚焦於「台灣土地故事」的影像基地與築夢平台,這也是島內散步希望帶大家走入在地的初衷,讓旅人透過「永續旅行」,第一手看見台灣土地故事的全貌。

細數世界上各大城市,幾乎都是因河而生;人類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永續的方式,一直是每個世代需要謹慎思考的議題。本次展覽除了欣賞空拍美景、了解河流在發電史上的關鍵地位,也透過互動式體驗,找回人與水的親近感,但也看見天災人禍對河流所造成的傷痕,希望能喚起大家守護河流、永續共存的責任。

繼2016年《我們的家,從河處來》企劃,島內散步也將持續帶大家直接走入現場,關心我們腳下的土地。更多訊息,歡迎關注和島內散步(https://bit.ly/3nZmO4a)和看見.齊柏林基金會(https://www.chipolin.org/)官網消息!

【慢步淡水・尋找齊柏林】走讀活動

路線|福佑宮前廣場→清水祖師廟→重建街→紅樓→經過木下靜涯故居→馬偕頭像→偕醫館→得忌利士洋行→齊柏林空間(結束)

場次|10/30(本場次已結束)、11/27、12/18

時間|15:00-17:10

報名https://bit.ly/3buzrOE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映河》特展】

地點|齊柏林空間(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展覽時間|10/9起至2022年秋天,週一至週日10:00-18:00(週二公休)

展覽連結https://bit.ly/3n25SdQ

【加入水文走讀之旅】

尋找台北最後天然河道https://bit.ly/3EJgDrk

圖/島內散步提供
圖/島內散步提供

新店屈尺.台北水力發點的起點https://bit.ly/3wbcqcZ

圖/島內散步提供
圖/島內散步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2023創33年來最乾旱紀錄 全球36億人都缺水

2023創33年來最乾旱紀錄 全球36億人都缺水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自然碳匯正夯能「救土」?土壤權威郭鴻裕:台灣的土壤是孤兒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國慶鳥」報到!新北貢寮種稻友善耕作 成候鳥天堂

最新文章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台語更名「台灣台語」?文化部:展現在地化、尊重族群自稱

買一條愛地球的魚!魚仔青打造永續漁獲平台、用行動守護海洋

買一條愛地球的魚!魚仔青打造永續漁獲平台、用行動守護海洋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推動無農藥永續農場-她用雜草養紅棗、養土 再派雞吃害蟲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

不滿圖書禁令 美國獨立書店遍地開花、上架禁書

拒絕化肥、農藥!行健有機合作社堅持耕種有機米 再邀青農回鄉

拒絕化肥、農藥!行健有機合作社堅持耕種有機米 再邀青農回鄉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

故鄉的小地藝術日|一對夫妻的環保藝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