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論壇-地方創生的冷與熱、非營利組織的能與難
聯合新聞網《倡議+》與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攜手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家樂福、慈濟基金會共同發起「永續。地球解方: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議程第三(24)日邀請青年世代執行者,從教育、非營利組織、城市治理領域討論未來趨勢和挑戰。
永續時代新教育 動手挖掘問題
首場由台灣童心創意行動協會DFC Taiwan執行長許芯瑋、海湧工作室執行長陳人平分享在第一線推動教育創新和環境海廢的觀察,並提醒在永續發展趨勢下,必須向下扎根,注入永續觀念。
許芯瑋表示,學用落差是教育現場的普遍困境,從學生和大人關注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就可看出端倪,學生在意健康和教育,大人則聚焦能源、工作機會和夥伴關係,當雙方溝通時就出現落差,孩子也會被潑冷水。
為此,許芯瑋推動DFC學習法,一改由大人引領的教育方式,改由孩子自行挖掘生活周遭的議題,並發揮想像力和創意提出解方;許芯瑋強調,國人平均餘命拉長,2000年後出生的孩子可能長達百歲,現行20年的教育無法應付,所以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教育相當重要。
一張海龜吸入吸管的照片撼動人心,讓海廢議題成為熱門焦點,但陳人平認為,海廢還有更系統性的問題。陳人平以小琉球的垃圾問題為例,每當解剖海龜屍體都會出現許多保麗龍、塑膠袋碎片、尼龍線或氣球,淨灘的垃圾種類大多數是餐具或相關包材,垃圾終究會隨著食物鏈回到人類體內。
陳人平表示,「禁用吸管」的關鍵不在於能不能用,而在用得太多,而且漁業的保麗龍浮具、依河海而建的掩埋場,更直接把垃圾沖入環境中,因此只有讓大眾了解垃圾處理後端的問題,以及端出更系統性的減廢政策,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非營利組織的「能與難」:捐款思維與量化箝制發展
第二場「NPO非營利組織/社創的創新」,則邀請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李和謙與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執行長黎世宏,分享非營利組織的「能與難」。
李和謙致力為脊髓損傷傷友找回尊嚴與自信,除了傳統想像中的急難補助、工作職涯之外,還要帶著傷友享受世界,規劃各式活動,傷友與其他人不是「正常或不正常」,而是「直立或非直立」。
黎世宏則停留嘉義陪伴失能失智的長輩,不僅提供他們舒適、溫暖的照護更重要的是發現他們的「能」,以咖啡館、製造杯墊等方式,讓長輩也能貢獻自身專長,擺脫被照護的角色,也為社會服務闢出一條新的可能。
不過,非營利組織營運受到大眾捐款思維和量化目標的迷思限制;李和謙指出,多數捐款者仍有刻板印象,認為捐款該用在服務對象,忽略非營利組織營運也需人力、成本投入,進而限制組織的發展,期待各界從捐款思維轉為投資思維,如同天使投資人對新創產業是期待組織壯大進而提供更好的服務,在非營利組織亦是如此。
黎世宏則說,台灣的長照領域被數字綁架,大家只喜歡量化的效益而忽略質化的照護,需要量與質找到平衡,不然將無法永續協助所需對象。
地方創生得要冷血、熱血兼具
第三場與談則從「城市」角度切入,邀請扎根嘉義的台灣田野學校執行長葉哲岳和阮劇團長暨藝術總監汪兆謙分享以不同的方式,打造心中的理想嘉義。
嘉義的公共設施隨著人口遷徙和功能老舊,漸漸廢棄或閒置待用,葉哲岳帶著大專院校和高中職學生,進入實地重新為此注入生命,例如嘉義舊監獄就由他們重新設計,成為環境美學、社區連結的實驗場所。葉哲岳笑說,嘉義是被火雞肉飯庇佑的城市,想像的空白剛好給他們自由發揮、不被媒體檢驗的場域。
汪兆謙則是讓嘉義開出藝術的花朵。談到嘉義的優勢,汪兆謙表示,嘉義夠小也夠大,小得能與各產業溝通合作,大得足夠提供政治經濟機能,同時也有多元文化注入,讓表演藝術增添多元價值。
由於地方創生、青年返鄉是許多年輕人的理想,兩人各自給出建議。葉哲岳表示,這一行要既熱血又冷血,能夠熱情地投入地方,但也要務實地審視經營能力和籌碼;汪兆謙則說,不論是哪一種產業都注定要跨界學習,和不同的專業和價值對話,也需要時間和耐心去獲取當地人信任。
社會設計 在日常達成永續
三天議程終了,數位政委唐鳳也透過遠端與現場六十多位聽眾分享,政府如何透過跨界協作和社會設計思維,帶來的政策變革,作為「永續。地球解方」議程結語。他表示:「快速、公平、有趣」,是創新能否擴散的關鍵。不論去年疫情口罩地圖、或是報稅軟體的改造,都展現設計能量。
他以身上衣著為例,不少人向他詢問他的衣著,是關注永續時尚與弱勢就業的「社企 Storywear」所設計,即是另一組擁有相同理念的作品,這也證明概念傳播遠比產品的擴散更快速。不論食衣住行,每人也能透過日常設計達成永續。
透過創新的設計思維,將能推動永續,為此除和現場觀眾分享觀念,唐鳳也與10多組社創團隊線上串連,宣示三天論壇的結束並非終點,而是為下一階段的永續行動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