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公園也是菜園-可食地景,爺奶、看護都來種菜

潘威志里長(左)改造位於新北新店的中山公園,規劃可食地景區、無障礙農園、陪伴者菜園。九十歲的阿嬤(中)也認養一區種植區,正拿著圓鍬鬆土。 圖/潘威志提供
潘威志里長(左)改造位於新北新店的中山公園,規劃可食地景區、無障礙農園、陪伴者菜園。九十歲的阿嬤(中)也認養一區種植區,正拿著圓鍬鬆土。 圖/潘威志提供

過去十一年,潘威志里長改造位於新北新店的中山公園,規劃可食地景區、無障礙農園、陪伴者菜園,將廢棄的噴水池改建為魚菜共生,更與政府配合作為CBA(社區為本氣候變遷調適)示範社區,增設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以及雨水回收系統設施,使公園煥然一新。



積極參與社區活動

潘威志里長畢業於國立台北工專,曾從事過助理工程師、工地主任,與珠寶飾品設計師,在擔任中山里里長前,就經常參與社區關懷活動,探訪養老院、孤兒院,當時他就留意到中山公園雜草叢生、地上的「黃金」無人清理的情況,他認為里長的身分及擁有的資源能讓他更有效的推動社區關懷活動和改善中山公園的環境,因此於2010年參選里長,2011年起擔任里長,連任至今已邁入第三屆。

上任後,對於社區關懷,里長以社區中的教會、音樂教室等空間作為關懷據點,每週一至週五固定舉辦十場老人活動,包括老人共餐、健康講座、健康操活動等。至於可食地景,當初會有在景觀設計時選擇以食用作物取代純觀賞性植栽的構思,是由於農業局景觀處曾邀請美國西雅圖「食物森林計畫」發想者前來演講,里長對於其善用植物特性創造兼顧環境機能、空間美學與糧食供應等功能的理念十分認同,而政府也有意尋地推動,潘威志便把握這個改造中山公園的機會,與景觀處合作施行此計畫。

兼具心靈療癒及環境美化

最初種植區由社區志工認養,由於陽光橋連通中山公園與陽光運動公園,中山公園便成了早上會去陽光運動公園活動筋骨的居民必經之處,志工們的種植引起了路過居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向潘威志詢問和登記認養後,他便開始陸續增設區域間的步道並擴大種植面積,以因應不斷增長的報名人數,而至今已有一百多位的認養者,種植約五十種水果,四十種香草,上百種蔬菜,如香水檸檬、橘子、過山香、高麗菜、地瓜葉等,與其他不可食的造景植物,如櫻花、水蕨、姑婆芋等。

種植區之流線型設計兼具美觀與人體工學。 圖/張雅宣攝影
種植區之流線型設計兼具美觀與人體工學。 圖/張雅宣攝影

「我們是公園,不是菜園,所以設計規劃時,美觀很重要。」潘威志說若是搭設支架或將種植區劃分的像農田一樣四四方方,整個公園變得像是菜園,就違背了他的本意。因此步道做了流線型的設計,而種植區也非隨意劃分,若種植區前後都連接道路,寬度會設計較寬,因為認養者從兩端都能進行種植;若只有單邊連接步道,則種植區的寬度較窄,同時符合人體工學和里長對美觀的要求。

中山公園改造前後。 圖/潘威志提供
中山公園改造前後。 圖/潘威志提供

共耕、共學、共享

里長對於中山公園的改建,秉持「共耕、共學、共享」的精神,除了一般的種植區,還特別規劃一區作為「無障礙農園」和「陪伴者菜園」,無障礙農園架高的設計讓無法彎下腰或坐輪椅、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能夠一同參與種植,陪伴者菜園則是提供給行動不便者的看護,讓他們可以透過種植家鄉植物,以解思鄉之情。在中山公園,不論什麼年紀、身分,都能享受種植所帶來的療癒。

今年高齡九十二歲的胡菲華奶奶,從年輕時就擅於園藝,但由於過去居住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使她無法享受種植帶來的樂趣,再加上胡奶奶年紀越來越長,又曾跌傷過,園藝活動對她來說不是太友善。直到搬來中山里,除了可以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活動之外,中山公園內架高式的無障礙農園,讓她即使坐著輪椅,也能夠栽種自己喜歡的花草與蔬果。她就像照顧孩子般悉心照料這些植物,每天早晚都要請外籍看護推著她來公園看看植物們生長的狀況。從日常的澆水、除草,到看著植物漸漸長大,這些過程都為胡奶奶帶來莫大的快樂與心靈富足,也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寄託。

公園中的雨水回收設施及植物小檔案。 圖/張雅宣攝影
公園中的雨水回收設施及植物小檔案。 圖/張雅宣攝影

在這個千坪大的公園內,除了種植區外,還規劃了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的設施及魚菜共生的設計,並設置看板或布條,說明設施的運作原理與植物小檔案,讓來公園的民眾除了活動肢體外,還能學習到一些知識,對節約能源的設備與植物種類有更多的了解。

回收雨水整點時會從底部向上抽,延水車流出,形成另類造景。  圖/張雅宣攝影
回收雨水整點時會從底部向上抽,延水車流出,形成另類造景。 圖/張雅宣攝影

可食地景的建造,也增進了居民的互動,像是在種植時相遇閒話家常,或是種植的蔬果吃不完,可以發送給鄰居或路過的居民,在普通的日常中,多了溫暖的問候。近期里長對公園有了更多的建設,如規劃大地遊戲區、偶戲舞台,讓民眾能在此舉辦活動,而未來還預計將公園內的老舊燈柱改造為風力發電的設施。

採訪側記

經過無障礙農園時,坐著輪椅的胡奶奶一看到我們便跟我們分享她種的茉莉花、橘子長得多好,連我們都被她臉上滿足的笑容感染了,可見這座公園的設計真的為這些老人帶來很大的快樂!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可食地景 老人、看護都能種菜療癒)。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浪下的滯銷危機...瑞士羊毛曾是經濟支柱 如今倉庫堆滿、全國停止收購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熱到變形!巴黎鐵塔尖每日最多可偏移20公分 創熱浪奇觀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國產蔬菜再升級!新品種「芥藍台南1號」問世 耐熱耐濕、未來四季都能吃到

最新文章

【串聯共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聯手多家愛心企業送健康關懷包為癌友打氣

【串聯共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聯手多家愛心企業送健康關懷包為癌友打氣

美好蛋生,從一顆蛋開始!家樂福2025年後只賣「非籠飼雞蛋」

美好蛋生,從一顆蛋開始!家樂福2025年後只賣「非籠飼雞蛋」

「籃海計畫」串聯ESG力量 號召神隊友共創青少年的永續未來

「籃海計畫」串聯ESG力量 號召神隊友共創青少年的永續未來

「全家」移工筆友校園倡議活動 帶孩子經歷一場跨文化理解的永續教育旅程

「全家」移工筆友校園倡議活動 帶孩子經歷一場跨文化理解的永續教育旅程

今夏最High永續盛會《永續好日子》來啦!人氣樂團接力熱唱 入場方式、抽獎闖關攻略一次看

今夏最High永續盛會《永續好日子》來啦!人氣樂團接力熱唱 入場方式、抽獎闖關攻略一次看

台中旅遊新魅力 低碳交通、在地職人共創的永續體驗

台中旅遊新魅力 低碳交通、在地職人共創的永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