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大騙局?研究:多數碳權計畫實際成效低、無助減碳

氣候行動

圖為碳權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碳權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當前諸多碳權計畫存在減排效果誇大的情況,實際減碳效果遠低於所標榜,恐對碳市場的信任度構成威脅也無助達成氣候目標。

當前世界各地的碳信用機制讓碳權專案開發商能透過緩解碳排措施取得碳信用額度,然後將這些碳信用額度供市場買賣以抵消其他地方的碳排。

碳產業新聞網站Carbon Herald報導,權威科學期刊「自然」(Nature)上週刊出名為「系統性評估碳信用額計畫所實現減排量」(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theachieved emission reductions of carbon crediting projects)的論文,分析涵蓋2346筆減碳計畫的14項研究,以及另外51項對類似減排的研究。

論文發現,這些琳瑯滿目的碳權計畫裡很少能符合所標榜的減碳成效。

論文評估裡的各項碳權計畫共標榜可減少近10億噸碳排當量,也佔迄今為止全球發放所有碳信用額度總量的19%,然而分析發現所產出碳信用額度裡符合實際減排量者竟不到16%。

從具體的碳權計畫類型看,各類型的碳抵換達成率(offset achievement ratios,OARs)都低得驚人。爐具類減碳計畫的效果僅11%;減排六氟化硫(sulfurhexafluoride,SF6,比二氧化碳破壞性更強的溫室氣體)計畫的效果僅16%。

護林、避免毀林類計畫的效果僅25%,而風電與改進森林管理這類碳權計畫的效果更是0%;能做到較好碳抵換達成率的計畫為減排三氟甲烷(HFC-23)這類項目,效果為68%。換句話說,大多數碳權計畫所標榜的減碳效果與產生的抵換額度都「言過其實」。

據這篇論文的作者群指出,問題源於量化減排效果所用的方法學往往有誇大之嫌。此外,審核碳權計畫所產出碳信用額度的標準和審計,也缺乏一致的嚴格性;一些即使無須這類計畫也能達成的減排,也被歸入計畫聲稱的效果。

為確保碳信用額度對減緩氣候變遷能有實質貢獻,論文建議應改善及強化各類方法學,納入強有力的第三方評估,優先審查有口碑的計畫專案。如不著手這類改革,碳市場反不利全球氣候目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政策大轉彎!高雄市環保局代清運廢棄床墊不收費了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

屏東瑪家鄉資源回收多5成?堆兩層樓高 資收車還要等1小時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

覺得錯愕...955種動物禁養名單 引發異寵飼主反彈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

友善醫療!衛福部公布LGBT+醫療照護指引、尊重多元性別

最新文章

德國、英國綠電達新高!2024堪稱「最乾淨的一年」

德國、英國綠電達新高!2024堪稱「最乾淨的一年」

越南綠能踩煞車...煤炭進口量將超車台灣 首度進入全球五大

越南綠能踩煞車...煤炭進口量將超車台灣 首度進入全球五大

攝取太多糖?越南肥胖、過重比率大飆升 成長速度居全球一二

攝取太多糖?越南肥胖、過重比率大飆升 成長速度居全球一二

滑手機不只會腦腐 還會憂鬱!社群媒體讓青少年越來越不快樂

滑手機不只會腦腐 還會憂鬱!社群媒體讓青少年越來越不快樂

社群媒體成「腦腐」製造機?「腦腐」使用頻率暴增230% 成2024年度代表字

社群媒體成「腦腐」製造機?「腦腐」使用頻率暴增230% 成2024年度代表字

COP29後的台灣...減碳排居全球末段班 想要超車須公私協力

COP29後的台灣...減碳排居全球末段班 想要超車須公私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