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關鍵發現:

1.臺灣44.6%受新規範企業之尚未出版永續報告,營收百大仍2家未出版永續報告
2.出版永續報告之企業EPS與ROE表現8年來皆優於大盤
3.約65.8%常態性設置企業永續委員會,卻達9成未連結薪酬與績效
4.全球「碳智能」正夯,仍超過77%臺灣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5.97.3%企業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僅63.4%評估供應鏈風險

國內永續領導品牌CSRone永續智庫和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於3月24日發表最新調查顯示,2022年臺灣出版永續報告數首度突破800本。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臺灣營收百大企業仍有2家未出版永續報告。

此分析報告動員近50位研究人員、歷經6個月、分析946項指標完成,並於CSRone永續智庫年度盛會「第九屆台灣永續報告分析發表會」正式發布。分析發表會係由CSRone永續智庫、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書院、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所共同主辦。

策略合作夥伴包括:南山人壽;協力合作夥伴包含:BSI英國標準協會台灣分公司、國泰人壽、台灣愛普生、玉山金控、台灣水泥、WritePath雲翻譯、元大投信等單位。另有國際夥伴全球CEO聯盟CECP、國際氣候倡議組織Climate Group以及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框架GRI跨國支持。

開幕典禮中,CSRone永續智庫創辦人暨總經理嚴德芬表示,近年來氣候變遷所帶來災難愈發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地緣政治打亂供應鏈布局、能源市場供需失衡,以及不斷攀高的通膨利率正衝擊各階層的經濟等。不過,「企業在改變中建立韌性,在變動中還是要持續前行」,危機雖常常不邀而至,卻也是個考驗企業組織韌性、轉危為安,並絕處逢生的最好機會。

【關鍵發現一】臺灣44.6%受新規範企業未出版永續報告,營收百大仍2家未出版永續報告

為營造臺灣健全永續發展(ESG)生態體系,金管會自2020年正式宣告啟動「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並擴大編制永續報告書範疇,各產業與組織皆感受到這股勢不可擋的「資訊揭露浪潮」。研究團隊本次蒐錄包含臺灣企業、大專院校、非營利組織等出版之810本永續報告書,並特別針對企業所公開之777本報告書深入剖析。

本次調查發現,共有90.3%由上市櫃企業所出版(上市64.6%、上櫃25.7%),研究團隊於蒐錄期間鎖定臺灣營收百大企業進行剖析發現,名單中仍有2家企業尚未出版永續報告。另一方面,根據統計,截至2022年2月底止,適用新規範的資本額20億到50億的上市櫃企業共有278家,卻仍有124家尚未出版永續報告,占該資本額區間企業的44.6%。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10月,全球永續報告協會GRI發布了GRI通用準則2021(GRI Universal Standards 2021),並於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在今年度研究團隊的分析中發現,僅有1.6%企業(13家)率先適應國際框架新規範而發布永續報告書,其中達87.6%完成第三方查驗證。

【關鍵發現二】出版永續報告之企業EPS與ROE表現連8年優於大盤

CSRone 永續智庫第8年調查企業財務數據,以市場常見的關鍵投資決策「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 EPS)」及「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等財務指標,分析臺灣企業出版永續報告書與財務績效的關係。

透過近3 年圖表數據可發現,出版永續報告的臺灣企業在EPS 表現上更加優異,與全體企業的差距逐漸拉大;此族群ROE之績效則長年穩定高於大盤。而未出版永續報告之上市櫃企業,其ROE與EPS之表現連續8 年表現皆低於大盤。

【關鍵發現三】65.8%常態性設置企業永續委員會,卻達9成未連結薪酬與績效

近年國際著名永續評比指標,為鼓勵企業內化永續發展目標,以加速開展相關行動,紛紛將企業高層薪酬與ESG績效連結情形納入評分項目中。鼓勵高階主管們在創造財務績效的同時,也融合ESG價值以領導團隊。永續風險鑑別與管理,可有效建構更具韌性的董事會治理結構,並隨著2022年度公司治理評鑑公告將「董事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酬金連結」納入觀測指標之一,此項治理趨勢也逐步在我國中展現趨勢。

本次研究調查發現,臺灣2022年出版永續報告書的777家企業中,已有高達約65.8%(共511家)企業常態性設置永續委員會,透過「由上而下(Top down)」的方式促進永續行動,約9.8%(共76家)企業揭露將永續績效與薪酬連結。CSRone永續智庫認為,縱使經營管理者對於永續轉型議題與趨勢愈發看重,仍須審慎評估組織內部變革的方法、如永續長(CSO)等專職人員設置的必要性,避免企業在盲目追逐趨勢浪潮之際,迷失航向並墊高經營成本。

【關鍵發現四】全球「碳智能」正夯!29%臺灣企業回應淨零目標,仍達77.9%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氣候危機近年不斷升溫,洪水、乾旱、森林大火、暴雪等氣候事件所造成的衝擊也愈發巨大。更駭人的是,全球平均溫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攀升,人類面臨不可逆的臨界點風險也越來越大。面對全球各地殷切期盼採取氣候行動,許多國家和企業單位紛紛設定「淨零排放」(net-zero)或「碳中和」(carbon neutral)承諾。我國政府亦在2022年3月宣誓達到2050淨零目標,並提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透過提高能源效率和推廣再生能源使用等多項策略,以落實淨零目標。

2022年研究團隊首度針對臺灣企業出版之「碳」相關指標揭露,今年度分析研究人員進一步依據777本永續報告書統整觀察。分析發現企業提及「碳中和(23.6%)」、「碳權(12.6%)」、「內部碳定價(8.9%)」三者的比例,都呈現較前一年度提高的趨勢,其中尤以「碳中和」提及比例最高。然而,綜觀各企業所揭露的資訊,多數已揭露碳相關執行成果的企業僅占1.2%至2.4%之間,更有高達77.9%尚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研究團隊更指出,分析範疇中多達229本報告書(29.5%)已回應政府機關制定之淨零路徑,或宣誓自身淨零目標,並於報告書中說明其措施。在229本報告書中,僅有33.6%採用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i)擬定減碳路徑與目標,顯示多數企業對於淨零排放與減碳的行動仍欠缺具體規劃。

【關鍵發現五】97.3%企業訂定供應商管理政策,僅63.4%評估供應鏈風險

隨著國際減碳趨勢、勞資關係、人權保障等各式議題的興起,企業逐漸擴大並提高供應商之永續政策要求,以確保在生產過程中,供應商針對減碳、人權管理等各面向目標之落實。根據數據統計,777家臺灣企業中已有97.3%(756家)訂定並揭露供應商管理政策,卻僅有63.4%(493家)針對供應商風險進行管理與評估。因此,供應夥伴永續管理的重要性逐年提升,企業須更加重視管理供應商之潛在風險。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闢謠!烏山頭水庫浮力光電「使用清水清洗」 清潔劑濃度遠低法定標準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劃時代轉捩點!全球風力、光電發電量首超燃煤 開啟再生能源新時代

劃時代轉捩點!全球風力、光電發電量首超燃煤 開啟再生能源新時代

有罰就有效?未停讓行人罰鍰提高後 台北市開罰件數明顯下降

有罰就有效?未停讓行人罰鍰提高後 台北市開罰件數明顯下降

台灣已成「詐騙之島」...每年被騙502億 韓媒:人均損失是日本的近20倍

台灣已成「詐騙之島」...每年被騙502億 韓媒:人均損失是日本的近20倍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