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電80%靠火力...仰賴天然氣作為過渡能源 德國專家:錯誤論述
氣候峰會掀起化石燃料議題,然而台灣發電仍大幅依賴化石燃料,去年台電發購電量中,火力發電量占比近80%,其中燃煤31.1%、燃油1.4%、燃氣47.2%,且政府將燃氣視為走向淨零碳排的「過渡能源」。
對此,德國研究組織「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創辦人霍恩批評,這是錯誤論述,「液化天然氣絕非潔淨燃料,端看它的來源而論,它的溫室氣體密集度堪比燃煤」。
霍恩接受本報訪問指出,當前配合燃氣發電所興建的所有新基礎建設,加上未來長期運轉,勢必排放二氧化碳,呼籲盡快擺脫化石燃料,轉向不傷害環境與在地族群的再生能源。他也認為,天然氣價格昂貴且從國外進口,「依賴提供液態天然氣的國家」進而形成風險。
另有環團對峰會談判表達不滿。跨國環境研究倡議組織「國際石油變革」(Oil Change International)全球政策主任羅曼痛批,跟當前面對的氣候危機相比,草案提出的方案完全無用,「現在我們在草案看到的,是完全的失職」。
羅曼表示,我們不需要COP來決定召開工作坊,不需要COP針對化石燃料議題召開部長級會議,任何人都能做這個,目前談判進展無法滿足所需。
他強調,真正的氣候危機在於各國持續依賴化石燃料消費和生產,如果希望在這次COP制定關於化石燃料的有效路線圖,必須真正要求各國轉向使用再生能源,同時要問一個關鍵問題「哪個國家、何時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不是所有國家一體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