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基金強碰!巴西倡議遭「剛果盆地」計畫分食風頭 資源恐分散、失焦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在巴西雨林港口城市貝倫正式登場,基於亞馬遜雨林地域特殊性,東道主巴西今年在議程和倡議上有兩大「創新」,一為提出「熱帶雨林永續基金」,二是針對議程採取非典型作法,聚焦在履行已訂定的協議,而非談判新承諾。
「熱帶雨林永續基金」是今年主辦國巴西提出的重大亮點,但路透社報導,法國和非洲國家加彭另發起「貝倫呼籲保護剛果盆地森林」倡議,計畫未來5年內籌集超過25億美元,幫助保護世界第二大熱帶雨林,德國、挪威、比利時等國均已響應。
然而兩個同為保護雨林、牽涉資金的計畫強碰,不只搶走巴西旗艦倡議的風頭,資源更可能分散,不利實質推進。
同性質資金背後更凸顯了COP的老問題「倡議很多,但金錢有限」。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指出,依過去經驗,基金間常見排擠效應;清大永續學院院長范建得擔憂,熱帶雨林基金後續運用方式仍充滿未知,錢繳給當地政府後,如何追蹤、如何避免貪腐問題,都是後續挑戰。
今年議程不像往年大會以一項引人注目的決議或承諾作為結尾,而是寄望於透過推動「行動議程」,激勵各國和企業履行現有承諾。
該行動議程涵蓋能源、農業、金融等各面向,大會第一天就快速獲得通過,已無過去「議程之爭」。
各界分析,巴西這樣作法回應過去對COP淪為秀場和嘉年華的批評,希望不再無止盡作新承諾,而是聚焦在既有協議上討論如何落實。
此作法能否達到落實成效?是否讓議程發散難以聚焦?以及本屆大會關鍵的氣候資金、各國減碳目標NDC 3.0等爭議是否會再次被擱置?未來兩周內將面臨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