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10日在巴西雨林港口城市貝倫市揭幕,「熱帶雨林永續基金」是今年主辦國巴西提出的重點,與會者除將感受當地亞馬遜雨林潮濕厚重空氣,還面臨如何讓全球氣候合作不至於分崩離析的艱鉅挑戰。
危險氣候變遷的證據從未如此明顯:過去10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段時期,颶風、熱浪與野火等極端現象也不斷加劇。今年的氣候大會也因全球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而蒙上陰影,其中包含世界最大經濟體暨第2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今年將首次缺席COP。該國總統川普曾將氣候科學斥為「騙局」。
貝倫當地飯店房間嚴重短缺,但巴西總統魯拉仍堅持在此舉行COP30,目的是要讓各界代表親臨亞馬遜雨林,來見識氣候問題。魯拉今年8月曾表示:「在富裕國家舉辦COP會更容易,但我們希望人們見到森林、我們的河川及我們當地居民的真實情況。」
本屆大會重點之一,是各國需在今年提交新一輪、更具雄心的自主貢獻目標,另外還將致力於推動戰略轉型、推進實現氣候融資目標,採取新措施支持適應氣候變化,並且加快實現公正轉型。
魯拉在開幕式上呼籲各國兌現氣候承諾、加快氣候行動,並推動以人為本的氣候議程。
回顧1995年首場氣候會議迄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激增34%,升幅雖然低於過去30年的64%,但科學家說,此種增速與氣候穩定無法並存。聯合國環境署報告指出,去年全球碳排年增2.3%,3/4出自富裕的20國集團(G20),其中前6大汙染經濟體,只有歐盟減少碳排。
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是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較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5度內。但氣候研究暨顧問集團世界資源研究所(WRI)10月報告表示,各國政府的2035年減排目標,不足以達成這個目標。
化石燃料是引發全球暖化的元凶,用量持續居高不下,一來是經濟成長推升相關需求,二來是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也使能源需求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