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零飢餓 負責任消費和生產 氣候行動

當全球迎來《巴黎協定》十週年,聯合國氣候峰會 COP30正於巴西展開。各國領袖紛紛呼籲,氣候行動不應僅著眼於「升溫幾度」或「減碳多少」,而應回到「人類福祉」的核心——將健康、糧食與生活韌性納入氣候戰略。

呼應 COP30「以人為本的永續」精神,味全以行動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共好循環。 邀請農民共同成就循環經濟,完成綠色供應鏈

從屏東契作檸檬、支持青農林下經濟, 提升在地採購節能減碳、堅持「簡單配方」與潔淨標章, 我們相信——守護環境的同時,也守護人們的健康。

「挺在地・成就共好」——挺檸循環示範鏈,打造從土地出發的信任循環。

味全從一顆檸檬出發,落實在地共好的永續承諾。味全長期關注農業韌性,以《味全沃鄉計畫》實踐「挺在地、成就共好」理念,以「簡單配方、在地契作、在地生產、農廢創生、號召盟友」五大行動串聯企業與農村,因而在檸檬產業鏈中首度完成「挺檸循環示範鏈」。

在屏東九如的陽光下,味全與農民共同實踐永續精神。契作代表、洽興村村長鄭博彰返鄉接手家族檸檬園,透過與味全的契作保障,帶領村民穩定經營、提升生活品質。至今,味全已協助超過 3,900 戶農戶增加收入,讓地方經濟在共好循環中持續茁壯。

在地生產兼農廢利用代表的黃紘凱是海歸返台的第三代青農,將新觀念導入家鄉,有味全的支持,將檸檬園打造成循環經濟的實驗場,將檸檬渣升級為有機肥,推動林下經濟,讓檸檬樹與中草藥共生情形下,增加土地效益,分散氣侯風險。

味全進一步串聯上下游夥伴,打造以檸檬為核心的「綠色共好鏈」,從原料採購、製程節能、包材減碳到運輸優化,全鏈導入碳管理行動。在加工端,陳美玲以精準與堅韌落實品質與安全,展現女性在永續產業鏈中的力量。這條由企業、農民與地方產業共創的示範鏈,不僅降低碳排、改善土壤健康,更形成推動《味全沃鄉計畫》的正向循環。

味全以檸檬為起點,串聯農業契作、生產製程與循環經濟等環節,打造從土地出發的永續循環示範圈。 圖/味全食品 提供
味全以檸檬為起點,串聯農業契作、生產製程與循環經濟等環節,打造從土地出發的永續循環示範圈。 圖/味全食品 提供

「選健康・成就共好」——以簡單配方實踐企業願景

味全以「成為人們生活首選的共好食品企業」為願景,秉持「選健康,成就共好」的核心信念,致力以安心與永續陪伴消費者的日常飲食。研發團隊始終堅持「簡單配方」,僅以水、糖與水果原汁調製產品,不添加人工香料與色素,讓食物回到最純粹、最容易理解的本質。截至目前,味全已有 25 項產品取得潔淨標章,其中「農搾」系列採用「全果搾取」方式,完整保留檸檬皮中的天然精油,讓每一口都能喝到台灣檸檬最真實的風味,呈現天然風味,展現「簡單,不簡單」的品牌精神。

味全長期以在地採購作為行動核心,近年在地採購比例已超過 80%,其中檸檬採收量突破 5,850 公噸,約減碳 4,700 噸二氧化碳。2025 年 9 月,「農搾檸檬飲」(375ml 與 900ml)完成碳足跡盤查並取得碳足跡聲明書,象徵味全正式將低碳理念從果園端落實至產品端,讓永續真正走進餐桌。

味全的在地採購版圖自屏東九如出發,延伸至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南投與台中等地,並與萬丹鮮乳等在地生產者合作,逐步繪製出「味全產地地圖」。透過就近取材、縮短運輸距離與優化能源使用,味全讓每一瓶飲品,都是支持土地、農民與消費者健康的具體承諾。

截至 2025 年 9 月,堅持「簡單配方」,僅以水、糖與水果原汁調製的農搾檸檬飲已完成碳足跡盤查並取得碳足跡聲明書。 圖/味全食品 提供
截至 2025 年 9 月,堅持「簡單配方」,僅以水、糖與水果原汁調製的農搾檸檬飲已完成碳足跡盤查並取得碳足跡聲明書。 圖/味全食品 提供

「味全沃鄉 挺檸挺農」——從檸檬出發,讓永續在土地上發芽

味全攜手好食好事基金會舉辦《挺農好食集》,在天母棒球場打造的永續市集,吸引超過 4,000 名民眾參與。 圖/味全食品 提供
味全攜手好食好事基金會舉辦《挺農好食集》,在天母棒球場打造的永續市集,吸引超過 4,000 名民眾參與。 圖/味全食品 提供

味全不只在製程上落實減碳,更在日常中推動永續實踐。從支持在地契作、推動循環經濟,到串聯企業、農民與公益夥伴,味全一步步擴大「味全沃鄉」的影響力,讓永續從農場走進生活。與好食好事基金會合作推動的《味全沃鄉・挺農好食集》以「挺在地,成就共好」為主題,邀集 20 組創生品牌與 50 道特色料理,吸引超過 4,000 名民眾參與。現場透過 ESG 闖關、市集導覽與親子體驗,讓民眾在互動中理解永續的意義——從一顆檸檬到每一次消費選擇,都是對土地最溫柔的支持。

味全董事長徐文芳表示:「這場從一顆檸檬出發的循環行動,不只是味全的故事,更是每一位願意為家鄉努力的人,共同創造的希望。味全不只是食品製造者,更是土地與農業的夥伴。唯有土地好、農業好,企業與社會才能一起好。」

面對 COP30 新篇章,味全以行動回應「以人為本的永續」——從減碳到飲食,讓「在地共好」成為台灣品牌走向世界的力量。

更多小農故事
• 【契作果農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FWGWRusqw/
• 【青農創新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AfQrvHLDG/
• 【永續女力篇】https://www.facebook.com/share/v/1ASMWUQeTa/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氣候合作蒙陰影...多位主要汙染來源國領袖缺席本屆COP30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全球最適合騎單車的城市竟不在荷蘭!出乎意料美國城市包辦前3名

每年70萬噸廚餘可以去哪? 專家:建議參考日本「事業廚餘飼料化」

每年70萬噸廚餘可以去哪? 專家:建議參考日本「事業廚餘飼料化」

最新文章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

【從承諾到共好】每個人都是局內人 富邦人壽深耕保險教育實踐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