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碳」英雄!地層儲碳潛力最多55億噸 讓德國有望碳中和?

氣候行動

為實現「2045年氣候中和」目標,德國政府近年積極尋找處理工業碳排的方法,其中一項是捕捉二氧化碳並封存至海底,阻止二氧化碳排入大氣。 圖/Unsplash
為實現「2045年氣候中和」目標,德國政府近年積極尋找處理工業碳排的方法,其中一項是捕捉二氧化碳並封存至海底,阻止二氧化碳排入大氣。 圖/Unsplash

德國政府支持的海洋碳封存研究計畫近日發佈期中報告,指出北海地層具有封存數十億噸二氧化碳的潛力,可望成為德國實現氣候中和的重要選項。報告也強調相關風險與法律限制,建議僅用於無可避免的剩餘排放,並須審慎監管與選址。

閱讀更多:全球首個商業碳封存服務!挪威「北極光」將擴大規模、每年封存500萬噸CO₂

為實現「2045年氣候中和」目標,德國政府近年積極尋找處理工業碳排的方法,其中一項是捕捉二氧化碳並封存至海底,阻止二氧化碳排入大氣。

為釐清德國近海地層是否具備封存潛力與安全條件,聯邦政府於2021年啟動「GEOSTOR」研究計畫,由基爾海洋研究中心(GEOMAR)等8個涵蓋地質、海洋、生態、法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究機構組成團隊,對北海海床展開地質調查與風險評估。

歷時3年研究,近日「GEOSTOR」發佈期中報告推估,隸屬德國經濟海域範圍的北海中部地底,有數個具潛力的封存區域,能封存約9億至55億噸二氧化碳。

其中距離海岸約100公里、面積約1300平方公里的「西什列斯威區塊」(Westschleswig-Block)地質條件最理想,潛在可封存量達20億噸。

報告指出,此地區地底1.6至2公里處有一層厚約50公尺的三疊紀沙岩層,內部孔隙結構良好,適合注入並儲存二氧化碳,且沙岩上方覆蓋著不透水的黏土及鹽岩,能形成天然屏障,有助防止氣體向上逸散。

注入地層的二氧化碳會被沙岩孔隙中的毛細力固定在原地,隨時間逐漸溶解於儲層內的鹽水中。久而久之,溶解的氣體會與地層中的礦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穩定的碳酸鹽,實現數百年至數千年的永久封存。

儘管評估結果顯示地質條件與技術可行,研究團隊仍在報告中詳列多項潛在風險。其中最主要疑慮之一是封存過程可能造成氣體洩漏,尤其在二氧化碳注入階段,壓力變化可能導致氣體沿地層斷層或過去的舊鑽井孔向上逸出,對地層穩定性與周邊環境造成衝擊。

此外,注入行為可能引發小規模地震。報告指出,儘管預測震度不高,仍須建立即時監測與預警系統,降低意外發生風險。若高鹽度地層水或二氧化碳逸散至海床表層,也可能破壞當地海洋生態。

報告也警告,碳封存可能與現有海上活動發生衝突,特別是與北海地區日益密集的離岸風場、航運路線與軍事訓練區等使用需求重疊,需透過海洋空間規劃加以妥善協調。

鑑於對海洋可能造成的影響,報告強調,碳封存應作為輔助性手段,僅用於無可避免的剩餘排放,並須在法規完備與監管嚴謹的前提下推動。

碳捕集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近年被德國視為實現氣候目標的重要方式。這項研究最初由聯邦政府於2021年啟動,並由現為看守內閣的蕭茲(Olaf Scholz)政府主導。

去年德國通過「碳管理策略」政策綱要與相關法案草案,擬開放部分高碳排產業使用CCS技術,並建立發展二氧化碳管線與北海封存場的法律架構。蕭茲內閣任期結束前雖未能完成相關修法,但德媒普遍預期,將上台的梅爾茨(Friedrich Merz)政府會持續推展北海碳封存計畫。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作者文章

蘭花外銷市場受挫...川普加徵20%關稅衝擊 蝴蝶蘭對美外產值減2億

蘭花外銷市場受挫...川普加徵20%關稅衝擊 蝴蝶蘭對美外產值減2億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傳善獎挹注1.2億 推動社福創新跨域合作

傳善獎挹注1.2億 推動社福創新跨域合作

最新文章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全球援助體系受重創...歐美同步砍資金 預估2030年前多2260萬人死亡

搶辦明年COP?土耳其與澳洲互不相讓 主辦權目前陷入僵局

搶辦明年COP?土耳其與澳洲互不相讓 主辦權目前陷入僵局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COP30第2周進度卡關...4大關鍵議題陷僵局 但主席有信心將準時閉幕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越南歷史洪災 唯有一大樓獨自乾燥?日本建築用精密設計躲過一片汪洋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澳洲保守派轉向...自由黨宣布棄守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優先考量能源價格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