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核電成燙手山芋?若採核電 家庭電費恐年增1.4萬

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

澳洲朝野因能源議題持續爭論。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20日發佈報告指出,若採用反對黨提出的核電計畫,澳洲家庭每年電費將增加665澳元(約新台幣1萬4473元)。 圖/Shutterstock
澳洲朝野因能源議題持續爭論。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20日發佈報告指出,若採用反對黨提出的核電計畫,澳洲家庭每年電費將增加665澳元(約新台幣1萬4473元)。 圖/Shutterstock

澳洲朝野因能源議題持續爭論。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20日發佈報告指出,若採用反對黨提出的核電計畫,澳洲家庭每年電費將增加665澳元(約新台幣1萬4473元)。

澳洲明年5月即將舉行大選,能源議題成為焦點。朝野對2050年達成淨零目標手段存在分歧,執政的工黨政府排除了發展核電的可能性,而反對黨聯盟則由黨魁達頓(Peter Dutton)領銜提議,自2035年起建設7座核電廠,作為替代能源政策的一部分。

根據IEEFA的報告,若澳洲採用反對黨的核電計畫,典型家庭每年電費將增加665澳元(約新台幣1萬4473元)。用電較多的家庭,像是四口之家,電費增幅可能達到972澳元(約新台幣2萬1168元)。

報告還參考了美國、英國、芬蘭和法國等國的案例,評估核電計畫對不同地區電費的影響。結果顯示,核能發電的成本將是澳洲東部目前發電成本的1.5到3.8倍。

IEEFA首席分析師波以爾(Johanna Bowyer)表示,報告分析了核電計畫對澳洲四大洲和不同規模家庭的影響。她指出,四口之家平均每年電費將增加972澳元(約新台幣2萬1154元),而五人或以上家庭則會增加1182澳元(約新台幣2萬5725元)。她強調,在當前的生活成本危機中,電費上漲對家庭而言是個重大負擔。

能源諮詢公司Green Energy Market董事艾迪斯(Tristan Edis)表示,實際的電費增幅可能比報告模擬的更高。他指出,澳洲核能能力非常有限,報告中參考的國家都是擁有成熟核工業的國家。

艾迪斯強調,反對黨的核電計畫不太可能成為澳洲現實的解決方案,除非獲得大量政府補貼,否則電費將大幅上漲,才能使核電廠成為商業上可行的投資。他補充,核電經常被誤認為具成本效益,但其建設成本和時間常被嚴重低估。

此前,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澳洲能源市場調度中心(AEMO)於今年5月共同發佈的GenCost發電報告指出,與核電相比,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更低。

反對黨能源發言人歐布萊恩(Ted O’Brien)批評該報告膚淺且有缺陷,並表示反對黨將在大選前公佈成本計畫。他認為,這類報告經常挑選最壞的情境進行分析,並假裝這是常態。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監獄收容人也愛「嚕貓」!桃園監獄認養2隻浪貓 用動物輔療陪伴情緒轉彎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自然風向決定貧富?為什麼絕大多數城東地區都比較貧窮?

禁養令預告公布!農業部納管641種高風險動物 既有飼主需1年內申報備查

禁養令預告公布!農業部納管641種高風險動物 既有飼主需1年內申報備查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菸商瞄準年輕人...全球逾1500萬青少年使用電子菸 尼古丁成癮呈低齡化

最新文章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史上最貴氣候大會?巴西COP30住宿短缺、房價飆漲數百美元 各國考慮缺席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生態平衡新藍圖!聯合國新指定26處生物圈保護區 涵蓋珊瑚、火山與海岸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

OECD認證全球最過勞...調查:日本中小學教師每週工作逾52小時 工時蟬聯第一

南韓總統首度公開致歉!承認數十萬兒童海外收養弊端 構成「人權侵犯」

南韓總統首度公開致歉!承認數十萬兒童海外收養弊端 構成「人權侵犯」

日本農地購買潮...外國人去年購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 中國人最多數

日本農地購買潮...外國人去年購地面積相當於37座東京巨蛋 中國人最多數

沒有紅綠燈、不用電、事故很少!為何「萬事皆好」的圓環在日本不受歡迎?

沒有紅綠燈、不用電、事故很少!為何「萬事皆好」的圓環在日本不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