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林薇:疫情給我們的課,我們學會什麼?

林薇表示:「疫情這段時間我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線上與線下演講,就像用人,適得其所,才能發揮效用。」 圖/陳軍杉攝影
林薇表示:「疫情這段時間我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線上與線下演講,就像用人,適得其所,才能發揮效用。」 圖/陳軍杉攝影

「疫情這段時間我學到最重要的事,就是線上與線下演講,就像用人,適得其所,才能發揮效用。」

文章開始之前,我想先說結論,希望當疫情趨緩後,往後的演講可以採1/3線上,2/3實體的比例進行。雖然我還是傾向於實體演講,也認為現場互動給人感動、震撼與交流,仍無法由線上演講取代。但我也同樣看見了線上演講,帶來了以往沒有辦法突破的地理、時間限制,及更多因彈性安排所產生的機會。

實體互動的非語言訊號 真實感受的重要元素

結束了連續一週線上演講馬拉松的日子,我發現自己精疲力盡。不是因為演講場次排得滿,而是因為在線上的場域裡,再也無法接收到那些讀者在實體場域中,透過眼神、動作、表情或現場氛圍所回饋的非語言訊息。我也因此而發現這些訊號之於我,無論是作為一個講者,亦或是單純為人的重要與必要性。

起初,在開始嘗試線上演講時,我還因為不用提早兩到三個小時出發去搭乘高鐵、不用為了擔心到現場設備會不會接不上投影機、不用因為一個演講活動,就耗費掉大半天,可能來不及趕回辦公室開會,而感到有些確幸。

然而,在前面幾場超過30分鐘的演講後,我發現兩者無法放在同一個標準上比擬-因為,各有優勢,並且無法由另一個模式取代。

舉例來說,線上演講時,我可以因應設備的故障、網路緩速,進行即時調整,卻沒有辦法像在現場感受觀眾氣氛低迷、眼神渙散、神情疑惑而適時回應。連線時,人們似乎都有個潛在被時刻盯著的感受束縛,無法那般輕鬆自在。以至於不只講者,就連聽眾也花了許多力氣集中注意力,緊盯那盯久了,眼睛就會又累又痠又模糊的螢幕。

林薇發現:線上與線下演講,本就是不一樣的東西,與其追求完全達到一樣效果,不如探究兩者可以達到的不同目的。 圖/陳軍杉攝影
林薇發現:線上與線下演講,本就是不一樣的東西,與其追求完全達到一樣效果,不如探究兩者可以達到的不同目的。 圖/陳軍杉攝影

如果是知識、乾貨型演講,那麼參與者可能還因為能同步用電腦做筆記,並且為了在每一張投影片置換的時候趕上截圖,集中精神、專注在內容,如同上著線上課程。但故事型、生命經驗型的分享,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因為少了對我來說最享受,且引領著我持續走下去很關鍵的因素,那是一個個很真實,生命在影響生命,用故事在感動另一個靈魂的過程。

數位轉型不只轉形式,也要轉心

然而,疫情衝擊下,所有講座被迫轉型,我也花了好長一段時間調適與思考究竟如何確保線上也有線下活動的的互動與感受。我嘗試過很多方法,像是善用各式軟體中的回應功能,也自創了許多跟讀者可以用聊天室互動的默契,同時參考了許多老師在線上教學社群分享的,透過置換可以用來傳達訊息、回答問題的虛擬背景,或是採用互動式軟體、網站,來優化聽眾互動體驗。但沒有一個方式,能讓我打從心裡認同,我透過線上演講的方式,達到了線下演講的效果。

直到那天有一個聽眾,在回饋中說到:「講師的線上演講,讓我更能專注在裡面的細節,但如果有機會,我好想親自感受講者眼神裡的光。」

我這才發現,之所以會有前面的掙扎難耐,與持續卡在線上演講無法達到線下成效的死胡同裡,正是因為一開始的前提假設就錯了-線上與線下演講,本就不同,他們沒有哪一個最好,只有適得其所,才有機會發揮彼此優勢,達到那一場演講在決定舉辦時,所設定要達成的目標。

線上演講帶來了以往沒有辦法突破的地理、時間限制,及更多因彈性安排所產生的機會。 圖/unsplash
線上演講帶來了以往沒有辦法突破的地理、時間限制,及更多因彈性安排所產生的機會。 圖/unsplash

自那一天的領悟起,我再也沒有在準備線上演講時,套用線下演講的思維了。我將自己的演講內容,轉為更多數據、乾貨、知識,減少故事的時間,更多可以在簡報上清楚看見的圖片與資訊,讓聽眾能更加專心,也能不迷失在一個長篇的故事裡。

每種相遇都值得珍惜,不同媒介也需適得其所

而這段沒有預期到的經驗,也讓我發現自己無比珍惜每一次與人們實體的相遇,也發現自己好享受那可以感受到情緒脈動、現場氛圍的每一次互動與交流。我想,這些都會是我在疫情結束後,接下來的每一次線下演講中,格外珍惜的體驗吧!畢竟,在從沒有失去過的情況下,我們真的很常會忘記,原來一切,是這麼樣的難得。

從連續幾日的線上演講,我深刻體悟到了與人相遇的珍貴與無可取代,但也發現跨越地理與時間限制的方式,所能帶來的便利與好處,以及那些過去許多無法接觸到的人,因線上而從世界各地匯聚一堂的機會。

我也透過這些經驗,更了解到,線上與線下演講,本來就是不一樣的東西,與其追求完全達到一樣效果,不如探究兩者可以達到的不同目的,並善用各自優勢,讓每一種演講的方式,都能成為我們運用自如,以表達跟交流想法的媒介。

而當媒介適得其所,正如人尋找到自己適切的定位,才有機會發揮,除了完成當下事情以外,更能長存於他人心中的深刻影響。

延伸閱讀

>>新一代女聲-「小紅帽」林 薇,大聲說女生ㄟ月

>>小紅帽 協會/邀請生理男聊聊「我和月經的第一次」

>>為何開起這場以「月經」為名的運動?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體感飆破40度 試試5個不開冷氣也能降溫的生活小撇步

體感飆破40度 試試5個不開冷氣也能降溫的生活小撇步

歐盟CBAM境外落實陷難關 執委會「氣候外交」手腕是關鍵

歐盟CBAM境外落實陷難關 執委會「氣候外交」手腕是關鍵

綠領職缺10年多10倍 製造業、半導體最缺人

綠領職缺10年多10倍 製造業、半導體最缺人

最新文章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日本為碳中和目標擬脫碳計畫 RE100呼籲當局擴張2倍再生能源容量

歐盟CBAM境外落實陷難關 執委會「氣候外交」手腕是關鍵

歐盟CBAM境外落實陷難關 執委會「氣候外交」手腕是關鍵

丹麥開農業碳稅第一槍 每噸CO2將徵收台幣1400元

丹麥開農業碳稅第一槍 每噸CO2將徵收台幣1400元

歐盟通過「自然復原法」-修復土地與海,2030前再種30億棵樹

歐盟通過「自然復原法」-修復土地與海,2030前再種30億棵樹

碳信用計算方法遭質疑 研究:一項護林專案過於寬鬆

碳信用計算方法遭質疑 研究:一項護林專案過於寬鬆

紐西蘭將終止為期5年的「新石油和天然氣探勘禁令」

紐西蘭將終止為期5年的「新石油和天然氣探勘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