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瞴...桃園花40萬設客語標誌 讓人看不懂是英文還是客語拼音

可持續城市和社區

近期有民眾發現,桃園市的道路路牌在原有的綠底白字配上中文及英文拼音牌面上,出現一個白底黑字的新牌面,且上面是一串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桃園市交通局回應,該牌面為客委會去年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新客語標註作業。 圖/翁唯真攝影
近期有民眾發現,桃園市的道路路牌在原有的綠底白字配上中文及英文拼音牌面上,出現一個白底黑字的新牌面,且上面是一串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桃園市交通局回應,該牌面為客委會去年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新客語標註作業。 圖/翁唯真攝影

近期有民眾發現,桃園市的道路路牌在原有綠底白字配上中文及英文拼音牌面上,出現一個白底黑字的新牌面,且上面是一串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桃園市交通局回應,該牌面為客委會去年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新客語標註作業,目前桃園陸續完成32面。有客家民眾表示,第一眼完全認不出來,客語有自己的文字,拼音多數人不懂。

有民眾發現,中壢區延平路往平鎮方向的中壢區牌面,除了原本綠底白字外,又增加白底黑字的一串英文字母「Pinziin Ki」;而中壢區的牌面也出現「Zunglag Ki」;蘆竹區則是「Luzug Ki」。

考過客語中級認證的民眾表示,第一眼完全沒有出這是客語,以為是英文的音譯,若真的想用客語牌面,客語有客家的文字,真要設客語標誌應該要用客家字比較妥當,拼音可能多數人看不懂,對於客家文化推廣不認為有幫助。

也有民眾認為,2種英文的不同語言拼音,反而會讓外籍人士看得「霧煞煞」,問路也不會更加方便。

交通局表示,綠色的標誌牌面裡所使用的是通用羅馬拼音,額外增設的白色標誌牌面是客語譯音。客委會去年開始推動「客庄地名客語標注作業」計畫,增設目的是為了落實語言生活化和在地化,提升客語使用意識,故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換牌面。

交通局說,桃園主要設置在區與區的交界,除龜山區以外皆有設置,花費約40萬元,桃園市於今年9月陸續派工施作完成32面,並預計於11月底將成果內容報客委會。

中壢工務段長說,目前中壢工務段轄區內共有3面牌面為客語標誌,分別為台1線的楊梅區增設「楊梅壢longmoilag」,及台15線、台61線的大園區增設「大坵園Taikiuian」。綠底白字牌面叫「地名標誌」,是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95條規定,而客語標誌則像一種附標,為輔助之用。

桃園市客家局表示,樂見客家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環境,涵蓋範圍與表現方式都可以繼續討論。

近期有民眾發現,桃園市的道路路牌在原有的綠底白字配上中文及英文拼音牌面上,出現一個白底黑字的新牌面,且上面是一串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桃園市交通局回應,該牌面為客委會去年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新客語標註作業。 圖/翁唯真攝影
近期有民眾發現,桃園市的道路路牌在原有的綠底白字配上中文及英文拼音牌面上,出現一個白底黑字的新牌面,且上面是一串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桃園市交通局回應,該牌面為客委會去年要求客語族群重點縣市優先更新客語標註作業。 圖/翁唯真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緬甸8.2級地震、波及曼谷大樓...專家:給台灣3大啟示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發生社會悲劇,是社工的責任嗎?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基隆嶼、潮境保育區4/1起重新開放!每天有限額、還需預先線上申請

基隆嶼、潮境保育區4/1起重新開放!每天有限額、還需預先線上申請

台版CBAM拚年底申報?環境部已啟動三大前置作業

台版CBAM拚年底申報?環境部已啟動三大前置作業

最新文章

身障就服員薪資矮一截...最多可差社工1.2萬 流動率高33.7%、留不住人

身障就服員薪資矮一截...最多可差社工1.2萬 流動率高33.7%、留不住人

台中首座零廢基地!台中豐原桔屋示範資源循環、零廢棄

台中首座零廢基地!台中豐原桔屋示範資源循環、零廢棄

農地光電亂...石虎草鴞棲地可變光電場?農業生態指引無強制力遭批評

農地光電亂...石虎草鴞棲地可變光電場?農業生態指引無強制力遭批評

3月起裝潢廢棄物要申報!設計師:清運費恐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3月起裝潢廢棄物要申報!設計師:清運費恐上漲、轉嫁給消費者

露營場惡法?汙水處理3月起開罰 投入成本太高、業者叫苦連天

露營場惡法?汙水處理3月起開罰 投入成本太高、業者叫苦連天

全台首創地下微創手術!因應極端氣候 台北市砸30億建「敦北地下大排」

全台首創地下微創手術!因應極端氣候 台北市砸30億建「敦北地下大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