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政府應跳脫碳交易是炒作 鼓勵減碳科技

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政府應跳脫碳交易是炒作的認知。  圖/中央社張璦攝影
國立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指出,政府應跳脫碳交易是炒作的認知。 圖/中央社張璦攝影

「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估計,台灣每年碳權需求上看500萬噸。 圖/unsplash
「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估計,台灣每年碳權需求上看500萬噸。 圖/unsplash

「台灣碳交易之父」、台北大學教授李堅明估計,台灣每年碳權需求上看500萬噸,不過政府應跳脫碳交易是炒作、投機的認知,國際碳權周轉率約2至3次,但國內規定僅能買、不能賣,加上目前碳交所交易的碳權不能抵碳費,將限制碳交易的流動性與價格訊號,無法進一步激勵減碳科技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台灣碳權交易所與國立台北大學,今天共同舉辦「從COP28氣候大會看全球碳市場展望與機會」論壇,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發表專題演講。

李堅明指出,據他在COP28的觀察,各界關注焦點不再是2050年淨零、控制溫升攝氏2度,而是2030年減排43%、控制溫升攝氏1.5度,因為碳排具有累積性,只要排放出去,就會滯留在大氣層,若「2030年沒有減那麼多量,2050年淨零也沒有用」。

「現在只有一個關鍵字,就是Ambition(雄心)」, 李堅明說,但如果減排太貴,就很難有淨零雄心,企業內部減碳(比如節能、替代燃料),平均減碳成本為每噸二氧化碳當量新台幣6000元到7000元, 買綠電也不便宜、平均減碳成本每噸需1萬元到1.2萬元。

碳權碳匯目前是相對可負擔的,李堅明指出,平均每噸減碳成本600元到900元,提供靈活性,激勵「可行的」減碳雄心。

同時,李堅明表示,依據COP28全球盤點(GST)統計結果,2030年約減排5.3%(相較2019年),與43%目標相差8倍,如何在6年內補上8倍差距,幾乎不可能,因此應鼓勵各國應用「巴黎協定」第6條,促進自願性減碳合作,提高各國減碳目標「國家自定貢獻」(NDC)。

他進一步指出,若全球減排合作達成NDC,將大幅降低邊際減排成本,預估可從每噸132美元、降到27美元。

比如日本政府端出「聯合抵換額度機制」(JCM),李堅明表示,這充分展現「為國際減碳,就是為自己減碳」,同時藉此推動低碳技術發展與生意,「台灣哪天來做這件事,該多麼美好」。

所謂JCM,是由日本提供低碳技術、產品等給開發中國家,協助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並將減排轉換為碳權,抵消日本自身排放;日本政府盼透過此機制,至2030年換取1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李堅明指出,全球碳市場將成為兆元產業(以美元計算),台灣方面,若將環評增量抵減需求與碳費抵減需求合計,台灣每年將有420萬到500萬噸的碳權抵減需求,以每噸10美元計價,市場規模約新台幣15億元。

不過,他直言,政府應跳脫炒作、投機的認知,碳交所要有流動性、交易量,才會有價格發現,也才會激勵減碳科技發展,國際間的碳權周轉率約2至3次,但國內規定僅能買、不能賣,加上目前碳交所交易的碳權不能抵碳費,將限制碳交易的流動性與價格訊號。

談及提高流動性與碳價訊號的關鍵因子,李堅明表示,台灣應開放更多元、主流的高品質碳權,包含碳移除(CDR)碳權。同時,創造碳權需求,環境部應盡速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7條,公告更多元可抵換碳費的高品質國外碳權品項,與高抵換比例;允許企業可使用上述高品質國外碳權,抵減環評增量;鼓勵大、中、小企業都要訂定淨零階段目標。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不只戶外會中暑!室內高溫也會要人命 今年暑假熱傷害就診已破千人

不只戶外會中暑!室內高溫也會要人命 今年暑假熱傷害就診已破千人

COP30絆腳石...巴西飯店每晚要價最低1.6萬元嚇退代表團 目前僅47國確認出席

COP30絆腳石...巴西飯店每晚要價最低1.6萬元嚇退代表團 目前僅47國確認出席

最新文章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