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單一材質口罩」 立委要環署拿出口罩回收機制

一般醫療口罩由三種材質製成,鼻樑壓條是鐵、鋁等金屬,不織布面是PP或PE,耳掛繩則是尼龍,現已有廠商能生產單一材質的口罩。示意圖。 攝影:陳昭宏
一般醫療口罩由三種材質製成,鼻樑壓條是鐵、鋁等金屬,不織布面是PP或PE,耳掛繩則是尼龍,現已有廠商能生產單一材質的口罩。示意圖。 攝影:陳昭宏
無貧窮

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3月1日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藍綠立委拿出廠商研發的「可回收口罩」,要求環保署建立口罩再利用機制,解決大量廢棄口罩問題。疫情產生大量的廢棄口罩,由於材質複雜、重量很輕,回收價值也低,通常以焚化處理。環保署長張子敬強調,回收體系需要廢棄物規模、再利用價值支撐,若評估具可行性,不排除規劃回收管道。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 攝影:陳昭宏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 攝影:陳昭宏

材質複雜難再利用 藍綠立委推單一材質口罩

一般醫療口罩分成三個部分,材質各自不同,鼻樑壓條是鐵、鋁等金屬,不織布面是PP或PE塑膠,耳掛繩則是尼龍。立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邀請環保署長張子敬報告業務及答詢,國民黨籍立委溫玉霞、民進黨籍立委蘇巧慧都拿出廠商研發的「可回收口罩」,要求環保署建立口罩再利用機制。

蘇巧慧表示,口罩通常丟一般垃圾,但有鶯歌廠商研發出材質單一的「全塑膠口罩」,可回收製成再生粒料,且願意公開專利讓其他業者使用。溫玉霞則現場展示兩個號稱「百分之百可回收」的PP材質口罩,指出口罩做成的塑膠再生粒料,只會做成棧板等塑膠用品。先前已邀請環保署、衛福部及廠商討論,確認再利用後不具健康風險。他希望環保署協助建立回收機制,解決大量廢棄口罩問題,「全世界都會覺得Taiwan can help(台灣可以幫上忙)」。

最快下半年將試行 環保署:必須具備規模、消除衛生疑慮

張子敬回應,單一材質的口罩符合綠色設計,「只要能多做回收,都很願意推動」。但廢棄物數量必須達到規模,再利用產品要具備市場價值才有可能撐起回收體系,「只有一家在做,也沒辦法構成循環」。

蘇巧慧表示,業者願意公開專利讓其他廠商使用,且技術成本低,消費者購買口罩的成本不會增加,規模不是問題。「前面的製造端已經有機會(生產可回收口罩)」,後端只要打開回收機制,就有機會帶動口罩回收風氣。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王嶽斌則透露,業者已向環保署提出計畫,最快下半年就會在特定店面設置回收箱,測試回收可能遇到的狀況。未來將滾動修正回收桶設計及回收模式,消除口罩回收的衛生疑慮。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廢棄物須具規模、再利用產品須具市場價值,才能撐起循環體系。 攝影:陳昭宏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廢棄物須具規模、再利用產品須具市場價值,才能撐起循環體系。 攝影:陳昭宏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推廣「單一材質口罩」 立委要環署拿出口罩回收機制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233.jpg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全國拒用福島除染土 日本首相官邸花壇帶頭使用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飲料包裝塑膠微粒比一比 研究:玻璃瓶比寶特瓶高50倍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氣候暖化助長蟲蟲危機 匈牙利修道院10萬冊古籍慘遭蟲害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蜂群損失逾6成 美國最大規模蜜蜂死亡事件調查出爐

最新文章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

首屆植物診療師國考登場!考生心得:難度高、學術題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