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幼基金會攜手滙豐銀行替偏鄉孩子闢路 開拓自立人生的多元選擇
畢業之後,面對充滿變數的未來,可以做哪些選擇?升學、出國深造或是從事有興趣的工作,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到的選擇。然而,對於身處偏鄉貧困處境中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資源有限,還伴隨著沉重的金錢壓力,「選擇」在他們的生活現實中,往往遙不可及。
博幼基金會長期投入偏鄉教育,課輔孩子到國中畢業,畢業之後持續追蹤輔導,送孩子走上自立的道路,陪伴孩子一路開拓選擇的視野。在充滿挑戰的路上,更少不了堅定的陪伴,滙豐銀行關注孩子的未來發展,從2009年開始就一路攜手相伴,不曾離開過偏鄉的孩子,支持博幼進行服務。
面對課堂以外的世界 培養自立的韌性
每到國三會考結束後,博幼都會帶上課輔班的畢業生來一場自立旅行。在兩至三天的旅程中,孩子親自規畫行程與花費、學習生活適應,希望孩子們能帶走旅行的成功經驗,畢業後到了外地念書,或是以後兼職打工,都有基礎能力去應對挑戰,支持他們做未來的每一個選擇。
博幼的社工專員何羽雯,曾經在地方課輔中心陪伴孩子,現正負責畢業生服務計畫,她說孩子課輔雖然告一段落,卻也發現家庭的經濟議題、地理環境限制並不會隨之解決。教育脫貧,並非單單倚賴學科成績就可以成功,需要顧及多元能力的發展。
各界挹注偏鄉教育的資源,不乏捐助資金與硬體,但面對自立的議題,需要能夠拓展孩子視野的陪伴。
裝備未來技能 獨立決策未來
滙豐銀行從過去資助博幼課輔班,到近幾年著重將「未來技能(Future skill)」的企業核心價值帶進偏鄉教育,培養就業能力,提升未來競爭力。
在這樣的願景之下,博幼與滙豐開啟了更深入的夥伴關係,在疫情之前,不但舉辦職業分享,也帶孩子參訪銀行。屏東課輔中心的督導陳世雯說,這是一個讓孩子開拓眼界的過程,在參訪的過程中,她能看見孩子充滿好奇。
她回想起某一次活動的現場,在互動遊戲中談到「股市崩盤」時,絕大多數孩子以為「崩盤」是「圓形」的意思(因為「盤子」是圓的),讓陳世雯驚訝不已,原來孩子對金融概念是如此陌生。
但許多在貧困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多需要半工半讀,擔起家庭經濟的重擔,陳世雯說他們必須及早去處理許多金融理財的議題,像是懂得收支分配、風險評估、貸款等等,因此及早建構理財教育十分重要,在未來也有足夠的能力去面對就業挑戰。
「孩子素養不足會做出錯誤決策,甚至變成詐欺共犯」何羽雯語重心長地說,有些金融理財知識不足的青少年會誤入詐騙陷阱。而滙豐則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導入「幸福城市夢想家」桌遊,藉由遊戲練習財務抉擇,作為課輔中心的輔助教材。
今年,博幼更在滙豐的支持基礎上,逐步開始設計自己的輔導活動,有信心能替孩子鋪出一條更平整的自立道路。
延續學習續航力 「英語」是連結夥伴關係的共同語言
面對國際化的趨勢,博幼和滙豐認為英語能力是孩子去認識世界的必備技能。澎湖課輔中心的督導許嘉雯觀察,英語教育資源的落差雖有漸漸改善,但偏鄉孩子缺乏應用英語的環境,沒有辦法持續學習。為了增強博幼孩子學習的續航力,英語翻譯練習就是畢業生服務的重點項目。
但當畢業生人數漸增,課輔中心的人力有限,此時具有英語專業職能的滙豐志工,就是補足資源缺口的最佳隊友。疫情時代下,許多偏鄉教育服務都轉往數位化,許嘉雯形容「滙豐志工就像及時雨」,透過線上的英語翻譯服務,長期批改翻譯作業,還能提供許多課本以外的英語用法、在每份作業上給予鼓勵,孩子多了許多持續學習的動力。
這樣的服務關係,不僅是提供偏鄉孩子持續學習的環境,還帶給了滙豐志工投入社會議題的管道。滙豐員工朱敬怡參與服務已經兩年多,她平時工作忙碌且不是那麼善於人際互動,但透過長期遠距的志工服務,她發現自己也可以發揮影響力。
同樣出身澎湖的滙豐志工林意芳,做起服務來特別有感觸,因為自己過去學習英語的歷程也十分辛苦,希望能把學習經驗也帶給博幼的孩子。她進入滙豐後才有了志工經驗,更從中深刻地體悟金錢可以挹注實體物資,而陪伴卻是最重要的無形需求。
滙豐一路陪伴博幼,持續看見偏鄉孩子的真實需求,何羽雯說滙豐不只投入金錢,還帶入了很多不一樣的資源,陪博幼的孩子做出改變。根據博幼畢業生升學的統計,能顯著看到近五年的選擇,從過去幾乎是餐旅、美容美髮、汽修領域擴展出其他電機電子、商業管理、土木建築、設計等不同領域,孩子們的選擇開始漸趨多元,看見更不一樣的未來視野。
「希望不只是一直被協助,而是能長出自己的力量,去因應大環境的變化」這是雙方對偏鄉孩子最深的盼望,賦能孩子在未來有做選擇的能力,在這之前也真實看見自己能有哪些選擇,離教育脫貧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