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海洋空間規劃與協商機制、只談補償?漁民成綠能轉型下的海上難民

體面工作和經濟成長

為了要推動能源轉型,離岸風電是次於太陽能光電的重點發展項目,台灣海峽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風場,目前已經安裝了將近300座風力機,建造在海上風場內的巨大風機,影響了海上漁民的作業日常。

「以海為田,沒有田如何維生?」在澎湖外海的環澎一、三離岸風電環評案第3次初審,澎湖地方的聲音發出了質問。風機對地方漁民的衝擊,在澎湖的開發案場只是一個縮影,在台灣西部沿海,如今開發已來到第三期,風電與漁業的衝突更持續不斷。

離岸風電開發乏配套 加劇社會對立

面對政府設定離岸風電在2050年預期要累計達40GW的目標,漁權中心研究員吳斐竣認為,西部海域空間非常有限,要達到目標尚需許多空間,所以才會往澎湖海域去發展,但漁業對澎湖人民來說是重要的生計,才會造成這麼大的反彈。

目前蓋風機的案場,多數都是在50米等深線內,剛好也是漁業活動頻繁的地方,離岸風電發展標持續推進,未來與漁業之間的爭議會越來越多,在對立的狀況下,開發商與地方漁民的溝通更顯重要。

西部沿海是離岸風電開發的重點區域,目前風場多分布於50米等深線的範圍內。 圖/離岸風電政策推動公聽會
西部沿海是離岸風電開發的重點區域,目前風場多分布於50米等深線的範圍內。 圖/離岸風電政策推動公聽會

然而,現況下卻沒有一個好的共存範例,可以消除雙方的疑慮。吳斐竣感嘆「不該只去跟漁民談補償,在開發之前有好多事可以討論。」包含開發原因、開發範圍、風機排列規則等等,像對於以漁業經濟為主的澎湖,當地除了捕魚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維生方式,若只談論補償,其實很難完整評估影響、以及尋求解方。

現況下環評看不見的產業衝擊

雖然離岸風電在開發之前,都需經過環境評估,但在「一個風場、一個環評個案」的邏輯下,很難以整體海域的影響去做判斷,「很多風場是相連在一起的,漁民作業範圍會橫跨好幾個風場」吳斐竣也強調,漁民捕魚的方式也會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

漁權中心曾訪談苗栗外海的漁民,不管是刺網還是一支釣的漁民,都要避開實際運作風機的區域,改變過往的漁作範圍,當未來風機越蓋越密集之後,漁民的生存空間勢必縮減。

農業部水試所曾在8月發布風機海域的試驗調查,顯示風機的基樁有助聚魚效果,海域底棲類物種有增加的趨勢。但這些效益卻很難回饋到漁民身上,吳斐竣認為,從風機業者的管理角度來看,當然希望漁民盡量避免進入風機區域,所以基樁跟基樁之間其實很難進行漁業作業,加上基樁聚魚效果目前也只在約半徑10公尺內,無法觸及漁民可作業的範圍,對漁民來說目前都只是「看得到,但吃不到」。

水試所針對西部風機海域做的試驗,試驗船蒐集的生物種類數變化,根據資料結果顯示漁獲物種組成有年間變化,且底棲性物種種類數有增加跡象。 圖/農業部水試所新聞資料
水試所針對西部風機海域做的試驗,試驗船蒐集的生物種類數變化,根據資料結果顯示漁獲物種組成有年間變化,且底棲性物種種類數有增加跡象。 圖/農業部水試所新聞資料

相較於基樁的底棲魚類,反而跨國洄游性魚類,例如西部的烏魚、土魠,才是真正的漁獲經濟來源,所以需要評估漁民運作的航道、範圍,更全面理解漁業的收益影響。

補償不應是公正轉型的唯一解

在難以避免的衝擊之下,「補償」在現階段下是必要手段,但吳斐竣卻認為補償非萬靈丹,「漁業的補償思維跟陸地徵收很像。」期待給了補償,漁民就可以離開,但忽略了原來漁業的活動型態,而且目前農業部的補償公式也充滿了疑義。

補償公式計算包含了風場與電纜範圍的影響,「彰化風場會去找彰化漁會談補償,但會到彰化風場區域作業的漁船卻是台中來的。」吳斐竣說,台中的漁民明明深受影響,卻連基本知情權也沒有。

此外,補償公式中的收益與生產力,需要漁業相關統計數據去評估,但不論是魚類調查還是漁業統計年報,卻難以反映真實情況,「統計年報的產值沒辦法反映漁業作業的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吳斐竣也建議,可以參考整合漁船用油補貼的航跡證明,但區域漁會卻無法處理這塊業務。

過去對於西部小型膠筏的兼職漁民,或許可以獲得足夠的補償,但是未來對於像是澎湖的大型漁船,需要承擔的鉅額成本與生計,很難用補償金概括處理。

漁權中心研究員吳斐竣,期待風電開發與漁業的衝突,除了補償以外,應該可以有更全面的事前討論。 圖/江建泰攝影
漁權中心研究員吳斐竣,期待風電開發與漁業的衝突,除了補償以外,應該可以有更全面的事前討論。 圖/江建泰攝影

加速海洋空間規劃、漁業聯絡 盼綠能與漁業共存

「不做好海洋空間規劃,只談補償是相對不理想的做法。」吳斐竣直言,海域空間規劃是根本之道,否則海洋使用空間需求持續擴張和複雜化,未來會發生更多利益衝突,但《海洋空間規劃及管理法》的草案也遲遲無法推進,目前只能倚靠各方自主協商和補償制度。

反觀英國,因為風場與漁業活動重疊,規劃「漁業聯絡員制度」,由漁業聯絡員協助開發商與漁民之間的溝通,從調查到協商、甚至是補償,都能提升雙方的信任度。

漁權中心借鏡了英國的制度,編製了《台灣離岸風電與漁業聯絡指南建議》,吳斐竣解釋,離岸風電開發過程中,有許多需要溝通的項目,像是在開發之前要先做好漁業調查;在進行工程時要有暢通的溝通管道,避免工作衝突;正式營運時,要怎麼做好警示措施。期待指南能串接開發商與漁民之間的互動,創造共存的機會,實現綠能永續的真正價值。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綠電從台電壟斷到自由交易...有辦法緩解台灣製造業的「綠色焦慮」嗎?

古蹟建築綠能轉型?艋舺龍山寺導入垂直光電板 估1年可發電5900度

古蹟建築綠能轉型?艋舺龍山寺導入垂直光電板 估1年可發電5900度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2050將有8千萬噸廢棄太陽能板!光電模組回收能變廢為寶嗎?

重大突破!中研院研發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31.5%

重大突破!中研院研發國產下世代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31.5%

歐洲陽台變身術:晾衣服、種花草還能當小型發電廠

歐洲陽台變身術:晾衣服、種花草還能當小型發電廠

內蒙古沙漠變光電海?NASA衛星圖像 驚見大片太陽能板

內蒙古沙漠變光電海?NASA衛星圖像 驚見大片太陽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