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輪5風場簽約 蓋哪裡?有哪些環境議題?
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首輪簽約結果8月底出爐,共五座風場提出簽約申請,總容量約2.3GW,除唯一離岸風電本土開發商投資的風場入列,這批風場也將評估採用免打樁工法。不過環保團體指出,此次選商風場對環境的影響仍堪憂,除風場侵入鯨豚棲地、與傳統漁場重疊等風險,還有風場離岸最近只有8公里,恐怕威脅白海豚等瀕危物種。
首輪簽約五座風場,分別是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的渢妙、科理歐永續能源的海鼎二、風睿能源的海盛、台亞風能的環洋、力麗集團及天豐新能源合資的海峽風場。
2風場放棄簽約 區塊開發第一期剩5座風場
離岸風電政策推動近10年,邁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總開發容量共15GW。區塊開發第一期容量分配選商結果去年揭曉,共七個風場獲得容量分配,總計3GW,預計將在2026年到2027年間併網發電。
其中兩家業者,天豐新能源的達天風場、北陸能源的加能風場傳出不打算簽署行政契約。經濟部8月30日公布最終結果,共五家業者完成申請簽約,分別是CIP渢妙,風睿的海盛、科理歐的海鼎二、天豐的海峽、台亞的環洋,總容量約2.3GW(2335MW)。
對於放棄簽約的業者,經濟部表示,業者考量場域規模不符經濟效益,又或因財務規劃等商業考量,因此放棄第一期簽約,本期未簽約的場址空間與容量將在第二期選商開放。
台海鯨豚生存危機 環團呼籲源頭管理開發
長期關注風場開發的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施仲平分析,五個首輪簽約風場帶來的環境影響,首當其衝就是鯨豚生態。鯨豚生存空間大受威脅,瀕危的白海豚或是露脊鼠海豚首當其衝,又以環洋風場情況最為嚴重,其風機點位明確踩在白海豚棲地上。他批評,相關問題早在規劃階段就多次討論,仍未得到妥善處理。
施仲平指出,離岸風電進展至區塊開發,海域範圍比以往更大,台灣的海洋保育思維卻停留在「減少負面影響」,只要採取減輕措施即可獲得通過。面對未來海域開發衝突,他點名經濟部、環境部、海委會、內政部,呼籲部會放下「開發優先」立場展開協商,加強與民間團體、保育單位溝通,從上位制定完整的規範。
區塊開發首輪簽約風場 環評歷程回顧
依照能源局規定,風場必須先通過環評初審,才能參加容量選商分配。這次提出簽約申請的五大風場,目前渢妙、海盛、環洋以及海峽風場都已通過環評大會審查。海鼎二風場為了加大風機容量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環差),也在7月通過環評初審,等待送交大會審議。
渢妙風場
渢妙風場位於台中外海,由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開發,風場總面積約256平方公里,離岸最短距離約35公里,獲配容量500MW。由於周邊風場眾多,加上位於傳統漁場,曾引起漁民抗議。環評階段相當關注累加效應對周邊生態及漁業的影響。
海鼎二號風場
海鼎二號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由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 Generation)與法商道達爾能源 (TotalEnergies)共同開發,風場面積約131平方公里,離岸最短距離約50公里,獲配容量600MW。海鼎二號早在2018年通過環評,今年為了加大風機容量、縮減風機數量提出環差。相對的,風機間距縮小會增加鳥擊風險。
苗栗三(海盛)風場
苗栗離岸風力發電計畫三(海盛)位於苗栗通霄鎮外海,由風睿能源(SRE)開發,串聯本土供應商組成「離岸風電台灣隊」,對國產化有十足信心。風場面積約85平方公里,離岸最近約20公里,獲配容量495MW。因風場位在江豚的棲息地,環保團體不滿業者僅交代如何降低打樁噪音,卻缺乏背景資料數據支持,難以分析噪音對海洋動物的具體影響,減輕對策過於草率。
環洋風場
環洋風場位在彰化芳苑外海,由本土離岸風電開發商台亞風能主導,與法國電力再生能源(EDF Renewables)合作開發。風場面積約53平方公里,離岸最近只有8公里,獲配容量440MW。本案最大的爭議是距離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僅約3公里,遭環保團體抨擊是「風機蓋在白海豚棲地」。
海峽風場
海峽風場位於彰化芳苑外海,由力麗集團及達德能源(WPD)共同開發,風場面積約73平方公里,距岸最近14公里,獲配容量300MW。案場靠近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也牽涉到石首魚重要棲地,石首魚是當地重要經濟魚種,還是中華白海豚的捕食對象。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首輪5風場簽約 蓋哪裡? 有哪些環境議題?)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