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二手塑膠袋縫成時尚錢包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使用低溫熨燙技術。 
 圖/摘自「Bago - recycling plastic bag lab」臉書專頁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使用低溫熨燙技術。 圖/摘自「Bago - recycling plastic bag lab」臉書專頁

台灣人每年用掉一百五十二億個塑膠袋,而每個塑膠袋平均被使用的時間只有十二分鐘。秉持著減塑的精神,吳儀庭等人創立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使用手工技術,將不起眼的塑膠袋,重新製作成時尚有形的錢包。

不起眼塑膠袋 變身精美錢包

「資源是有限的,不要做不必要的消費和浪費」,畢業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系的吳儀庭、高小涵及何仙尤,秉持著環保及減塑的理想,在2016年畢業製作時,創立了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她們將平凡、不起眼的塑膠袋,重製成時尚、有形的錢包,賦予塑膠袋新的生命。

2016年畢業後,她們雖然各自有工作,但仍然希望Bago這個品牌能一直陪伴大家,於是她們利用下班後及假日的空檔,在工作室裡一針一線的縫製錢包,並將商品放到實體店鋪販售。

「希望可以賦予塑膠袋二次生命的延續」,儀庭解釋道,Bago這個品牌名稱,由bag結合go,bag是取自於塑膠袋的英文plastic bag,而go則有著「繼續」的意涵,因為他們希望塑膠袋被丟棄後,可以有被二次利用的機會。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將平凡的塑膠袋,重製成時尚的包包。 圖/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 提供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將平凡的塑膠袋,重製成時尚的包包。 圖/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 提供

塑膠袋變錢包 低溫熨燙無汙染

蒐集、清洗、裁切、熨燙,縫製,每一個步驟都是精工細活。從一開始的蒐集、挑選塑膠袋就是一門學問,不是所有的塑膠袋都可以重製成錢包,「拉扯時會產生很清脆聲響的塑膠袋就不適合」,儀庭解釋道,因為塑膠袋太硬表示在製作過程中添加過多的硬化劑或色素,熨燙時有可能會釋放出有毒氣體。

接下來的步驟一樣不能馬虎,清洗與裁切相對容易,而熨燙則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因為高溫燃燒塑膠袋會釋放出有毒物質,例如戴奧辛等,為了安全無污染,他們反覆嘗試。

「就是一直嘗試啊」,在不斷地嘗試與實驗後,最後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她們發現使用五十到七十度的低溫熨燙技術,不但可以避免產生有毒物質,也能讓布料維持原本的花紋,柔軟不變形。

「每一個塑膠袋錢包都是獨一無二的」,格紋、原點、條紋等各式各樣的花色陳列在眼前,塑膠袋錢包最特別之處,莫過於它的多變,Bago塑膠回收再製所採用手工縫製錢包,透過她們巧手的拼貼,原先不起眼的塑膠袋,一個個變身成為了繽紛、多彩的錢包。

畢業製作得獎 轉型為真正品牌

原先只是畢業的專題製作,沒想到Bago受到許多的師長、同學的鼓勵,更在2017年德國紅點設計獎中獲得傳達設計獎,於是她們才決定將Bago上市成為真正的品牌。

但從畢業專題製作到品牌真正上市,其實並不容易,Bago面臨到的最大問題是「生產」。因為所有的包包都是手工縫製,而Bago目前只有三個人在經營,人手不足導致沒有辦法大量生產,也因為實際的出貨量不多,很難找到願意幫忙生產的廠商。

一開始她們找到的第一家廠商,成本昂貴,而且客人反應品質不佳,後來輾轉經過親戚的介紹,換了一家新的廠商,才解決成本過高的問題,品質也大有改善。

秉持著減塑的精神,何仙尤、高小涵、吳儀庭希望能改變民眾的消費習慣。 圖/林鉦翰 攝影
秉持著減塑的精神,何仙尤、高小涵、吳儀庭希望能改變民眾的消費習慣。 圖/林鉦翰 攝影

堅持永續理想 改變消費習慣

從一開始學生創業的經驗不足,到真正上市後的生產人手不足,Bago一路走來並不容易,但她們沒有想過要放棄,即使是兼職,她們也想要將品牌經營下去,因為她們希望讓「設計可以和社會接軌」,透過創業來解決社會問題。

「消費者選擇商品時,永續經營不該只是加分的選項,而是必備」,小涵說道,她們期待能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希望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能把「環保」及「永續」等概念當作選擇的標準,而品牌在經營商業模式時,也應該思考如何為地球與環境盡一份心力。

採訪側記

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向民眾募集被丟棄的塑膠袋,再重新熨燙、縫製成為錢包,我們才發現原來平凡、不起眼的塑膠袋,也能搖身一變成為兼具時尚與環保的錢包。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其實經營一個品牌並不容易,「Bago塑膠袋回收再製所」原本只是一個畢業專題的作品,真正轉入市場後也遇到不少困難,儘管如此,她們還是一直堅持下去,精神令人佩服。

本文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袋袋相傳 Bago 把塑膠袋變錢包)。

延伸閱讀

>>廢青不廢 用設計顛覆對廢物的想像

>>咖啡渣成金,養胖有機蔬果

>>全國首件棉質雨衣 賀拉碩的綠色革命

>>塑膠袋回收再製 發揮永續精神

>>海洋垃圾的重生 Subs拖鞋走出環保新路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防範下一次疫情!WHO通過全球防疫「大流行公約」 美國卻表明不會奉陪

防範下一次疫情!WHO通過全球防疫「大流行公約」 美國卻表明不會奉陪

台灣首支再生瓶裝茶!含30% rPET 為塑膠回收找出路

台灣首支再生瓶裝茶!含30% rPET 為塑膠回收找出路

別再靠近了!台灣特有種「台灣魔芋」獨特魅力成危機 違者將開罰

別再靠近了!台灣特有種「台灣魔芋」獨特魅力成危機 違者將開罰

最新文章

藻出新路!中山大學首創混合畜牧廢水養「紅翎藻」 除污還固碳

藻出新路!中山大學首創混合畜牧廢水養「紅翎藻」 除污還固碳

美國二手太陽能板市場興起 台幣一千多元就能買到

美國二手太陽能板市場興起 台幣一千多元就能買到

綠色腎臟行動?醫院攻減碳從洗腎室出發 耗材回收與預防醫療並行

綠色腎臟行動?醫院攻減碳從洗腎室出發 耗材回收與預防醫療並行

香蕉假莖變綠色建材!中興大學「綠屋藏蕉」 讓資源循環有新路徑

香蕉假莖變綠色建材!中興大學「綠屋藏蕉」 讓資源循環有新路徑

經濟、文化、環境三贏!紐西蘭毛利部落、新創聯手用海藻「藻」到希望

經濟、文化、環境三贏!紐西蘭毛利部落、新創聯手用海藻「藻」到希望

比傳統道路耐用2倍!尼泊爾將低價值塑膠鋪成馬路 讓泡麵袋不再只是垃圾

比傳統道路耐用2倍!尼泊爾將低價值塑膠鋪成馬路 讓泡麵袋不再只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