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吧!浮游生物的「便便」才是真正的固碳高手

水下生物

全球追求碳中和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全球追求碳中和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全球追求碳中和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成為海中吸碳高手,這也顯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洪慶章聚焦海洋性藍碳研究逾15年,統整自2006年至2020年橫跨15年顆粒態有機碳通量(POC flux)數據,結合相關文獻,證實海洋浮游動物代謝的顆粒有機碳「糞粒」,可透過食物鏈大量把二氧化碳儲存於深海,扮演著二氧化碳移除(碳匯)的重要角色。這項跨國研究登上國際期刊「海洋汙染公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洪慶章指出,相較於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多數人以為濱海藍碳如紅樹林、海草床與鹽灘地是藍碳吸碳的主角,但研究發現,真正幕後吸碳高手,是肉眼看不到的大量海洋浮游生物,也概括所有海洋生物死亡顆粒及「糞粒」。

他解釋,光線可穿透海平面下約150公尺,這些海洋浮游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無機碳),通過食物鏈遭浮游動物捕食,進而代謝成糞粒,間接將微藻轉換為顆粒有機碳,沉降至深海或海底沉積物中,可儲存達數10年至數百年,是藍碳重要「生物幫浦」。

另外,他也揭露台灣自然碳匯現況,森林碳匯、海洋沉積物碳匯及海洋藍碳的二氧化碳年移除量分別為2150萬噸、4210萬噸及9680萬噸。其中,海洋碳匯每年移除約占台灣二氧化碳年排放量2億8000萬噸中約34.5%,對台灣實現碳中和目標具關鍵作用。

洪慶章強調,若忽視海洋碳匯,追求碳中和就像「不可能的任務」,籲政府著眼海洋性藍碳,加強對台灣陸地與海洋碳匯的實海域測量,需要更多的研究船來協助,同時加速採取去碳化能源策略,如減少使用石化燃料,及推廣電動車、再生能源及氫能技術。

他表示,台灣距離達成淨零排放,仍有約1億6千萬噸二氧化碳的缺口,建議未來政策應納入更多創新技術,如生物能源與碳捕獲和存儲、造林、森林復育、生物炭、大型海藻養殖及海洋鹼度添加等,以有效達成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

全球追求碳中和的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全球追求碳中和的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全球追求碳中和的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全球追求碳中和的浪潮下,汪洋大海裡浮游生物代謝的「糞粒」其實也扮演重要角色。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特聘教授洪慶章研究團隊發現,糞粒能把大量二氧化碳儲存深海,占全台年碳排34.5%,碳移除量潛力驚人,「海洋藍碳」才是占地球面積最大的固碳高手。 圖/中山大學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龜剛欸?蓮池潭烏龜池改建生態島 設計卻違背需求、烏龜爬不上去

龜剛欸?蓮池潭烏龜池改建生態島 設計卻違背需求、烏龜爬不上去

最新文章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