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動畫參與社會 台大簡報課吸引世界目光

「One-Forty」共同創辦人吳致寧與同學分享移工們的故事。圖/報系資料照
「One-Forty」共同創辦人吳致寧與同學分享移工們的故事。圖/報系資料照
優質教育

【選文說明】

未來20年,有47%的工作會消失,可怕的不是工作消失,而是會出現何種前所未見的工作呢?下一代將面對充滿問號的世界,他們需要面對世界、適應全新環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希望這些文章可以讓讀者理解,此時此刻,創新為何重要。


「透過做動畫,我們也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台大搶手的基本能力課程「簡報製作與表達」,每年修課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要求學生利用PPT製作動畫,藉此鍛鍊簡報製作技巧。開課以來,產出的作品如「進擊的巨人」、「冰雪奇緣」等,往往吸引數萬名網友點閱討論。去年首度與NGO合作,製作NGO的推廣動畫,甚至被全球DFC創辦人、印度河濱學校的吉蘭‧瑟西校長在自己的臉書分享,真正做到用PPT改變世界。

2016年的動畫大賞跨足更多不同領域,分別與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One-Forty(台灣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幫助高中生探索大學校系選擇的IOH(開放個人經驗平台)、以及提供中學生課輔和溫暖的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合作。3間組織熱情地來簡報課分享,由同學自行分組後參訪組織、繪製分鏡稿,總計花費3周的時間,以3間NGO和社會企業為主題製作動畫。期待透過清楚、有趣的動畫,協助宣傳組織的理念。

對學生來說,這樣一份從無到有、花費大量心血與時間、不斷挑戰極限的作業,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熟悉PPT簡報軟體的應用,更能夠用自己的力量,為我們所處的社會盡一份心力。IOH創辦人莊智超認為,這是一份與眾不同的作業,能讓同學們了解到社會上不同組織的努力,並真正感受到自己所學能夠影響到許多人。

One-Forty共同創辦人吳致寧對同學們的創意也感到相當驚艷:「很開心看到各組學生用心地用不同的方式詮釋東南亞移工議題,像是感人訴求、搞笑訴求、理性說服等等,很多都是過去我們不曾嘗試過的。」

另外,夢想之家理事長廖文華牧師表示:「謝謝葉丙成老師和同學們,讓城市角落弱勢青少年的需要被看見。透過創意、多媒體技術,甚至只是一份關注、訊息轉貼分享,或每個月微薄的金額捐助,都是支持孩子前行的力量,鼓勵他們繼續前進!」

本次活動共同主辦單位微軟大中華區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也讚揚:「這次的動畫大賞,不只看到台灣年輕學子的嶄新創意,更可以培養學生說故事的能力;也讓我們再次證明,微軟PPT簡報不再只是課堂報告的工具,也能夠訓練大家邏輯組織、設計思考和視覺美感的能力。」

另外,同為活動共同主辦的聯合線上總經理李彥甫則表示:「聯合新聞網一直都很關切校園議題,很高興台大同學們在每年都有不同的創意。今年的動畫大賞,能夠走出校園、關懷社會多元議題、並激發許多豐富又創意十足的作品,我非常肯定年輕人努力、創新的精神,相信透過媒體的散播力,能為社會帶來更多正面的改變。」

●觀看全部簡報動畫大賞作品:https://event.udn.com/present2016/index.html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一人扛2500頭牛!大動物獸醫人才斷鏈 經濟動物照護危機誰來顧?

一人扛2500頭牛!大動物獸醫人才斷鏈 經濟動物照護危機誰來顧?

書業黃昏裡的勇氣:「見書店」在逆勢中打開文化空間與對話!

書業黃昏裡的勇氣:「見書店」在逆勢中打開文化空間與對話!

從建國啤酒廠、迪化街到榕錦園區:台灣老屋活化,是文化重塑還是變相開發?

從建國啤酒廠、迪化街到榕錦園區:台灣老屋活化,是文化重塑還是變相開發?

看熱鬧也看門道!年輕世代力撕民俗「8+9」標籤 卻難解文化斷層危機

看熱鬧也看門道!年輕世代力撕民俗「8+9」標籤 卻難解文化斷層危機

在尋根與謀生之間...開放山林是原民回家的路 還是文化失落的開始?

在尋根與謀生之間...開放山林是原民回家的路 還是文化失落的開始?

告別工程水泥!從手作步道到綠領就業 千里步道協會:修復生態也修復人地關係

告別工程水泥!從手作步道到綠領就業 千里步道協會:修復生態也修復人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