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同時學會3國語言 陳超明現身說法
本月客座總編陳超明,是國內重量級英語學者,除了長期春風化雨教人無數外,他一手打造兒子的外語學習歷程,也頗讓教育界津津樂道。
他強調,家長不應該依賴學校或補習班,也要反思自己為孩子付出多少。他說,「親子共讀」有助於提升英語能力,「家長英語不需要好,只要每天陪伴,小孩就會自然提升能力與興趣。」他親身試驗多年,在兒子小學時,每天下班後,不管多累,睡前都會陪兒子讀1小時的英語故事書,陪伴共讀到國中畢業,完全不中斷,自然而然培養出兒子超凡的外語力。
除了家長共讀以外,以下是陳超明暢談,如何培養兒子同時學好3種外語的歷程:
天才無法培養出來,但是每個家長都可以為社會培養出「人才」。我認為,家長給孩子最大的禮物不是有形的財產,而是語言教育。
我認為台灣的孩子也應該如此,我的孩子除了母語外,就是英語、日語和阿拉伯語。不過,我讓孩子7歲前把母語學好,7歲之後再學習英語、第二外語。
7歲前只懂母語
小孩子到底需要幾種語言能力?一般人來說,包括母語外,再多學2至3種外語。我兒子是1991年生,1998年他7歲時,我剛好到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當訪問學者,便帶他一起去。
我兒子7歲前沒特別學英語,我本來就打算讓他不要太早學英語。
我對許多教學觀念,都是從美國經驗得來,回台灣後,到政大實小學習,大約小三才開始學英語。但二年級時,我仍讓他去家教班,聽老外講故事書;在家裡則讓他跟奶奶講台語,每天也要陪奶奶看1小時台語連續劇。
孩子的家教是老外,而且不教ABC字母,只教他們讀故事書,但會從故事書中挑一個動詞,讓他們抄句子或造句。讀了一段時間後,就訓練他們寫故事摘要,這樣訓練1年下來,100多字的作文已經難不倒他了。
我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學英語,都靠閱讀故事書、小說,沒有使用教科書,然後練習時,就是挑小說裡的動詞造句與寫摘要。學校上課的話,他國中時大約只看課本最後面附錄的單字表,看完單字表就把課本收起來,整個學期他都不讀課本,高中時也是。
那麼,家長總會擔心,學校考試怎麼辦?小學時考試很簡單,他大致上沒問題。國中讀再興中學,國中基測英語滿分,但是國中在校成績不好。
台灣英語教學花太多時間解構句子、教文法。高中時讀政大附中,因為他不太讀課本,結果英語老師要求他寫100題文法,成績也給他很低分。但是,高中畢業時,他已經可以讀完史蒂芬金的原文小說。
我的小孩並不是天才,更不是聰明型的學生,我只能幫忙營造出正確的學習環境。他是努力型的學生,考試不會都考100分,但是我很少問他成績考幾分,而是問他「這題你會不會」,「會」比考幾分重要。假如因為粗心算錯、答錯,就要他改善粗心大意的問題。
能力培養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態度」。我的小孩從不是透過「學」英語而「會」英語,而是透過讀故事書,不小心學會英語。他長期暴露在英語環境中,吸收量大,因此內化成能力。
英語+日語+阿拉伯語的學習法
兒子小三時,我是政大英語系主任,我開始探尋其他教授的教育方式。有一次碰到一位在香港大學圖書館工作的人,他的薪水是我的好幾倍。我向他探究原因,發現他會7種語言,而且在美國長大,因此他回到香港工作時,在圖書館可以服務多種國家的人。
當時我考量到,我的孩子死腦筋,不是很靈光的人,也不夠聰明,讀書要花很多倍的時間。因此,我設想,假如他未來讀技職或科大,但是會好幾種語言,透過語言他能認識那個國家的文化、增加世界觀,那麼競爭力也不會輸給只會英語的台大學生。
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只有留下語言能力當作他的資產。
因此在他小學三年級時,我幫他找了一個東京來的碩士生,陪伴他學日語。我只有一個要求,不要按照學校的課本教,跟英語學習一樣,只要陪他讀日本漫畫、故事書就好。
他升上小學四年級時,我已是政大外語學院院長,當時我研究全世界語言分布,發現阿拉伯語系分佈極廣。阿拉伯似乎只有2、3億人口,但是講阿拉伯語的人卻有10幾億人口,因為全世界有這麼多回教徒。
阿拉伯語是很特殊的語言,我便請政大阿拉伯語系的主任幫忙介紹阿拉伯語系學生,剛好有一個科威特人來政大推廣班學習烹飪,便聘他當阿拉伯語家教。他長得很高大,我孩子初次看到他時很害怕,但後來我孩子透過他了解阿拉伯世界,對於美國欺壓阿拉伯感到憤怒,也因此他跟習慣接受美國世界觀的年輕人不太一樣。
我認為語言學習不能中斷,因此一開始上課前我會跟孩子約法三章,假如決定要學習一種語言,就要連續7年不能中斷,他若做得到我才聘請家教。
為什麼能夠同時學習這麼多語言?
很多人都好奇,我兒子為何可以同時學習3種外語。其實,每個人本來就可以同時學不同語言,而且不搞混。因為跟不同的人,就是使用不同語言。
就像他跟奶奶講台語,跟我講國語,跟阿拉伯人當然就只能講阿拉伯語;跟日本老師就是講日語。11歲之前的孩子有能力做出區分。
南投的普台中小學也曾經諮詢我,他們想開設不同外語的班級,但卻擔心學生會不會因此混亂。我告訴他們需要「階段性教學」,普台中小學都要學習3種外語,我告訴他們可以採取「外加」方式,比如小一學英語,小三外加日語,小四再外加另一個外語。並非從小學一年級起就同時學3種語言,而是漸進式的增加外語學習。
就像我兒子小一學英語、小三學日語、小四學阿拉伯語一樣。我告訴普檯中小學,我兒子智商並不高,但卻從沒有搞混過3種外語。
最後,語言管理很重要。我採取目標性的培養,我知道外語對他來說,主要用來與外國人溝通,而不是訓練他成為一個優秀的英語學者。因此,我不會要求他在校成績好,而是強調能夠會話、閱讀。
後來我兒子考上台大生物電機系,他毅力很強,做事也很堅持,大概就是透過外語學習的態度,這樣慢慢培養出來的。
天才不能培養,但人才可以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