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領人才荒!環境部認了:碳足跡認證人力不足
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8次會議(COP28)即將於明天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登場,而環境部在COP28開幕前,公布永續發展自願檢視報告(VDR),檢視2020年至2022年成果,其中碳足跡認證因驗證人力幾乎都在執行碳排查工作而不足,另還有人均有害事業廢棄物比率偏高、溫室氣體減量等,總計三指標未達標。
因應全球減碳趨勢,我國宣布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明年起針對第一波課徵對象、排放量達二點五萬公噸的排放大戶開徵碳費,為了解排碳、減碳量,業者須計算碳足跡,也就是產品從原料開採、製造、組裝、運送、廢棄處理、回收等所產生的總排碳量,以及碳盤查,計算一個工廠/企業直接、間接的總排碳量。
但該報告卻指出碳足跡認證人力不足。環境部綜合規畫司長吳珮瑜說明,主要是驗證人力大多去協助碳盤查等工作,導致業者申請碳足跡認證需求時,卻無人力協助認證,將改以審查方式代替認證制,加速廠商申請。
吳佩瑜表示,目前僅有十四家合格查驗機構能對事業單位執行碳盤查、碳足跡認證,由於去年底很多廠商都需申報碳盤查,後續廠商申請碳足跡認證時,才會遇到檢驗人力都在執行碳盤查耕作,無法承接碳足跡認證作業。
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環境部應活用既有資料,而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從頭來過。認證過程不可避免,但環境部、氣候署應思考用既有資料作為盤查基礎。但諷刺的是,他也提到,部分資訊業者反映,盼將碳盤查資訊數位化,以加速作業流程,但環境部的認證仍是回歸傳統紙本驗證方式,導致驗證程序繁瑣冗長。
此外,未達標的指標還有人均有害事業廢棄物比率偏高。吳佩瑜表示,有害事業廢棄物數量近幾年雖有下降,但受到少子女化影響、致使人口下滑,導致未能如期達標,但並不代表執行成效不佳;而溫室氣體減量部分,吳佩瑜說,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為五年為一期,此報告發布距離減量目標時間仍未到,因此未達標。
趙家緯說,減量目標未達標並不意外,去年國發會公布2030年減量目標為百分之24正負一個百分點,但這個目標積極性不足,應將2030年減碳目標提高至百分之30。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