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奇異果的人3/氣候風險也能攤提!從「選擇」開始、定義永續新關係

國外研究顯示,全球「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18%來自「運輸販售」,對於每年吃下3萬公噸奇異果的台灣,選擇「吃在地」,可以是實踐永續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基礎建設、關鍵原材料為本業的國際企業—華新麗華,從負責任的消費做起,自2021年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契作、認養的模式,形同給予農民一份保單,也是預約一個永續的未來,並透過員工參與果園體驗,更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從日常的消費做起,任何人都能是永續實踐家,華新麗華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s13「氣候行動」,讓台灣這座島嶼的永續夢,不再何去何從。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深度體驗採果過程,讓員工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深度體驗採果過程,讓員工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圖/王品翔 攝影

氣候風險也能攤提 華新麗華與在地農民一起共好

2022年8月,海拔近1000公尺的「將豪農場」很熱鬧,隨著農場創辦人涂旭帆的步伐,一群人穿梭在奇異果樹林間,從樹上採摘近9分熟的奇異果,再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裡,他們是華新麗華的員工,體驗著屬於台灣的奇異果故事。

華新麗華最初的想法,在於氣候變遷是大家造成的,不應該讓農業單獨承擔, 決定想嘗試「分擔氣候風險」的認養概念,最後找到理念相同的「將豪農場」接洽,並成為第一家合作的企業。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農產品市場,小規模種植的農民,不獲通路及盤商親睞、缺乏議價的話語權,導致難以生存,許多企業開始「直接向農夫購買」,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但若僅止於單純的支持與購買,當遭遇氣候不佳,導致農產品遇到滯銷、不足時,對於企業來說是零風險,但給農民的是缺乏「保障性」。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圖/王品翔 攝影

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藉由認養指定範圍的果園,在奇異果生產前,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形同企業、農民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涂旭帆提到,台灣在2021年上半年先經歷嚴重乾旱,後續又遭遇強降暴雨,果園災損嚴重,當時華新麗華認養的區塊也受到波及;2023年上半年也歷經乾旱、缺水,造成開花率及結果量下降,因為有「氣候攤提」的契作認養模式,才不至於血本無歸,「大家彼此互相支持,真的很感謝」。

邁向2050淨零碳排 喚起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

值得一提的,這樣的共好概念,在歐美、日本等國家非常盛行,稱為「社區支持型農業」或「社群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生產者和消費者透過直接、緊密的連繫,為環境帶來正面效益,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我們期許透過支持在地農業,喚起更多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也認識更多屬於台灣的農業故事。

圖說/從2020年開始,華新麗華認養「將豪農場」的部分奇異果園。透過支持在地農業,期許更多人一起珍惜台灣這片土地。 圖/戴嘉瑩 攝影
圖說/從2020年開始,華新麗華認養「將豪農場」的部分奇異果園。透過支持在地農業,期許更多人一起珍惜台灣這片土地。 圖/戴嘉瑩 攝影

與「將豪農場」的合作邁入第3年,華新麗華持續用行動力,關懷環境永續課題。從2018年起與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合作,推動台灣原生植物種源保護及復育工程;每年舉辦有機市集推廣「吃在地.食當季」友善耕作的飲食理念。

更於2023年規劃響應「蔬食日」,鼓勵同仁用「吃」實踐永續低碳生活,並透過BBC《美食拯救地球Feast to Save the Plane》紀錄片宣導,讓同仁更關注與瞭解氣候變遷議題。

另外,面對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華新麗華也從自身本業做起,透過產業升級及能源布局,攜手供應鏈的夥伴,一起做低碳轉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朝向再生、循環經濟、新能源的目標邁進。

選擇我們要的明天 重新定義永續新關係

堅持小細節的青農、產地到餐桌的溝通、氣候變遷下的無奈,關於台灣在地奇異果的故事,也是台灣農業困境的縮影,所謂永續農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每次「選擇」產生的影響,其實遠比想像的多更多。

2018年聯合國倡議「ACT NOW」個人低碳生活公約,包括「選擇友善環境產品」、「減少食物浪費」等,鼓勵從日常裡,朝向低碳生活前進,發揮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力。

「選擇」不只是一個行動,更可以是一種態度,如同華新麗華的共好思維,讓台灣的在地奇異果,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而無關乎奇異果,生活、工作、現在、未來,開始為自己的選擇付出責任,一點一滴的小改變,預約更好的明天。

圖說/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 圖/王品翔 攝影

完整閱讀:《遇上奇異果的人》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綠化黑洞?一邊種一邊倒?台北3年投3千萬種4千多顆樹 遠不及近1萬棵倒樹

綠化黑洞?一邊種一邊倒?台北3年投3千萬種4千多顆樹 遠不及近1萬棵倒樹

幫老鼠「避孕」...紐約解鼠患新招 目標源頭減鼠、動福團體也支持

幫老鼠「避孕」...紐約解鼠患新招 目標源頭減鼠、動福團體也支持

蟬聯6年冠軍...中國是監禁作家之首 少數民族、經濟議題、同志情色都踩線

蟬聯6年冠軍...中國是監禁作家之首 少數民族、經濟議題、同志情色都踩線

ESG ETF大失血...美國反永續浪潮持續擴散 Q1淨流出86億美元

ESG ETF大失血...美國反永續浪潮持續擴散 Q1淨流出86億美元

最新文章

走路也能種樹!上海商銀將職場健康化為生態行動 與員工一同實踐永續未來

走路也能種樹!上海商銀將職場健康化為生態行動 與員工一同實踐永續未來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世界蔬菜中心升級!翻新為「種原庫」保存超過5.5萬蔬菜種子

跨產業新創齊聚!宏碁龍騰微笑獎持續支持新創企業走向海外 適着三維勇奪國際組首獎

跨產業新創齊聚!宏碁龍騰微笑獎持續支持新創企業走向海外 適着三維勇奪國際組首獎

從創意到服務!宏碁龍騰微笑獎驅動永續搖籃  愛淨節能公司「讓每度電都有意義」

從創意到服務!宏碁龍騰微笑獎驅動永續搖籃 愛淨節能公司「讓每度電都有意義」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