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屏科大推仿真羽毛工藝 保育熊鷹也傳承部落文化

2023/09/18 環境資訊中心 李育琴

熊鷹在排灣族與魯凱族文化中有著獨特意義,但隨著部落傳統規範式微,商業化的鷹羽需求使屏東、台東的熊鷹族群受威脅,屏科大學者因而與工藝家合作,推動熊鷹仿真羽毛繪製技術,希望兼顧部落文化與生態保育。9月11日起在屏東林業小棧展出「熊鷹仿真羽毛暨部落傳統文化展」,呈現工藝推動五年的成果,以及熊鷹與部落交織的文化歷史。

現場展出的熊鷹標本。 李育琴攝
現場展出的熊鷹標本。 李育琴攝

鷹羽黑市價格飆漲 保育類熊鷹盜獵嚴重

熊鷹是台灣體型最大的日行性猛禽,主要分布於中高海拔的原始森林,學者推估,全台熊鷹族群數量不到500對,屬於瀕危保育類野生動物。

熊鷹亞成鳥的羽毛有獨特的三角斑紋,與百步蛇相似,因此在排灣族和魯凱族的傳說中,熊鷹和百步蛇都是守護部落、高傲尊貴的代表。在重要祭儀時,可見部落領袖和勇士、貴族的頭上,佩戴有熊鷹羽飾的頭冠,象徵著領袖守護族人的責任和尊貴的身分。

屏東林業小站《熊鷹仿真羽毛暨部落傳統文化展》9月11日開幕。高屏原鄉多位部落領袖...
屏東林業小站《熊鷹仿真羽毛暨部落傳統文化展》9月11日開幕。高屏原鄉多位部落領袖家族和貴族參與開幕典禮。 李育琴攝

過去佩戴鷹羽有嚴謹的規範。不過,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的團隊調查,隨著部落的傳統規範式微,在部落傳統祭儀現場,甚至可見販售鷹羽的攤販。

孫元勳表示,《野保法》實施後,平地人減少馴鷹文化,北部的熊鷹族群有擴散的跡象,但屏東、台東地區的熊鷹族群,受到商業化狩獵影響,部落對鷹羽的需求提升,促使羽毛的黑市價格持續飆漲,熊鷹面臨非法獵捕壓力,族群數量未能提升。

推動仿真羽毛工藝 兼顧部落傳統文化與生態保育

2018年在林保署屏東分署的支持下,孫元勳與工藝家鍾金男合作,在各部落推動熊鷹仿真羽繪製技術,希望以繪製羽毛取代野外獵捕的熊鷹羽毛,同時推廣熊鷹保育的觀念,喚醒族人對自身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

研發仿真羽毛繪製技術的鍾金男說,部落領袖學習製作仿真羽毛不是為了營私,希望讓部落領袖在取得羽毛有困難時,不向黑市購買,而能使用自己繪製的仿真羽毛,同時也能展現部落特色和故事。

工藝師鍾金男將其研發的仿真羽毛繪製技術帶到各部落開班授課。 攝影:李育琴
工藝師鍾金男將其研發的仿真羽毛繪製技術帶到各部落開班授課。 攝影:李育琴

泰武鄉Djakudjakuc家族領袖沈文伶表示,仿真羽毛實際上與部落文化有衝突,要讓傳統領袖們接受並不容易。但是當初孫元勳找上她阿公,詢問接受仿真羽毛的意願時,「阿公一口就說願意,並且要我往後協助推動。」

這個承諾讓接下部落領袖的沈文伶,開始參與工作坊,了解仿真羽毛工藝技術的嚴謹和背後的價值。她希望未來能向持續推動,讓更多人接受,朝向生態與部落文化永續的方向前進。

孫元勳表示,起初排灣族傳統領袖不到兩成可以接受,但「實際產品做出來後,其工藝的精緻度改變了一些傳統領袖的看法」。經過五年的推廣,如今已有四成傳統領袖能接受,未來應可慢慢提升。

11日開幕的「熊鷹仿真羽毛暨部落傳統文化展」,便展出五年來,屏東、台東部落族人完成的33件仿真熊鷹羽飾、羽扇和熊鷹萊冠等作品。

特展展出五年來部落製作的33件仿真熊鷹羽飾、羽扇和熊鷹萊冠等作品。 攝影:李育琴
特展展出五年來部落製作的33件仿真熊鷹羽飾、羽扇和熊鷹萊冠等作品。 攝影:李育琴

熊鷹傳統文化為台灣特有 原住民族保育行動是驕傲

孫元勳指出,熊鷹是猛禽界的大力士,生態系中唯一可以抓獼猴的動物。由於雲豹的消失,獼猴、水鹿、山羌的數量越來越多,草食獸影響到台灣原始森林健康。當上層獵食者消失或數量減少,會對森林生態系造成骨牌效應,這是保育熊鷹的重要性。

孫元勳說,熊鷹雖非台灣特有物種,但是排灣族和魯凱族對於熊鷹和百步蛇的文化傳說,是台灣特有的文化,希望未來這樣的推展,有機會在國際機場展覽,讓國外旅客認識台灣原住民族在野生動物保育上的努力。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屏科大推仿真羽毛工藝 保育熊鷹也傳承部落文化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能源署將再生能源業務細分為「再生與前瞻能源發展組」與「再生能源設置推廣組」,因應...

能源局升格能源署 推動風光電、地熱等再生能源發展

2023/10/02
中美等排碳大國領袖均未能在2023年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言。 圖片來源:聯合國...

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登場 哪些減碳牛步的大國領袖「被缺席」?

2023/09/28
「歐洲運輸環境聯合會」的穆特雷勒(Camille Mutrelle)質疑,能否生...

歐盟機場起飛航班需用永續燃料 2050年達70%

2023/09/26
美國疫後最大氣候遊行為紐約氣候週揭開序幕,上萬人擁上街頭。 攝影:林綉娟

紐約氣候週萬人遊行高喊終結化石燃料 全球 500 場行動響應

2023/09/23
廢核平台在9月14日晚間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首批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完畢 民間社會國際行動不停歇

2023/09/22
澳洲每天有超過600萬隻原生種被貓殺死。 圖片來源:miezekieze/pix...

正視頭號外來種威脅 澳洲草擬野貓管理十年計畫

2023/09/20

最新文章

乾旱造成供應吃緊,橄欖油價格飆至創紀錄新高。示意圖。 圖/路透

高溫、乾旱致橄欖油價格飆逾100%創新高 引竊賊下手

2023/10/02
許多人認為轉向純素飲食以管理體重可能會更昂貴,但最新研究發現事實恰恰相反。 圖/...

健康飲食未必貴!最新研究:純素飲食年省1.5萬元 瘦身不用瘦荷包

2023/10/02
格子籠常見在450平方公分的狹小鐵籠,塞3隻蛋雞,動物長期緊迫、身心不健康,導致...

母雞數量近全台人口2倍,為何仍缺蛋?動社揭蛋雞產業落後現況

2023/10/02
現代人注重生活品質,然而,關心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應該注重自己的健康管理。 圖/江...

「預防醫學」佈局超高齡社會!台塑生醫:讓亞健康族群晉升完全健康

2023/10/02
圖/Dance官網

電動自行車太貴?德國新創Dance用訂閱制翻轉 付費用戶破萬、每年至少2千萬營收

2023/10/01
照片來源:Transformation

改善百萬農民生活、增加婦女100%收入-英國B型企業Cafedirect為咖啡農的利益而創立

2023/09/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