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I 的 3 大迷思:「公平」不等於「平等」,「共融」比「包容」更優
當人們談到 DEI 時,我們常常聽到以下 3 個略帶著偏差值的說法:
一、將 Equity 譯為「平等」,或是將 DEI 的 E 引用為 Equality 平等
許多人解讀 E 為 Equality (平等),但多元共融的重點在於 Equity(公平)而非 Equality (平等)。
深入了解差異,平等的意義為「每個人享有同等資源」,這是齊頭式的平等。公平是依據人的個別差異,給予多元的資源或支援。當每一個人都被公平對待、人人都擁有機會,才有發揮潛能的可能性。
簡單舉例:今天有一個舞台,所有人有同樣的階梯可走上台,這是平等,但一樣的階梯,沒有辦法讓輪椅行動者上台。公平,是除了階梯以外,看見有人有輪椅通行的需求,提供不同於階梯的斜坡方案,讓他們也有機會可以上台。
二、把 Inclusion 譯為「包容」
有部分中文資料將 Inclusion 譯為「包容」,2017 年女人迷將 Inclusion 定義為「共融」而非「包容」,推動用字的改革。
Inclusion 用「共融」比「包容」更恰當,原因是 DEI 的原始意涵,是所有人的力量都是一樣大的,沒有主從關係,也沒有誰比較大誰比較小,而「包容」則可能有權力上的差距或被動的含義。
三、女性工作者比較細心,可以有更柔軟堅韌的領導力
同樣的句型,可以代換為「某些族群比較___,可以更___」。
DEI 是所有人一起,不是壓迫任何人
有些組織在推動 DEI 想培力特定族群,卻意外壓迫或排擠到其他族群,造成更大的隔閡。比如:倡議「女力」的時候,用「女性工作者比較細心」這類說法,原意圖是希望看見某些代表性不足族群(女性工作者)的優勢,但這樣的說法與溝通方式,卻讓男性工作者感受到被霸凌或壓迫(其實男性也可以有細心),也可能讓女性工作者不舒服,甚至造成刻板印象或對立,這是我們在企業現場重複聆聽到的真實聲音。
本文授權轉載自《女人迷》(原文標題:DEI 的 3 大迷思:「公平」不等於「平等」,「共融」比「包容」更優)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