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減塑會如何?-OCED:2060全球塑膠垃圾翻3倍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布《全球塑膠前景》第一份報告,指出過去20年塑膠垃圾量整整翻了一倍,且大多數塑膠產物的最終命運不是被掩埋、被焚燒,就是流入自然環境中。

今年六月,OECD最新發布的第二份報告《全球塑膠前景:2060政策情境》(Global Plastics Outlook: Policy Scenarios to 2060)進一步預測, 2060 年全球的塑膠消費量增長三倍,2060年塑膠泄漏(plastic leakage)量也增加為兩倍。

如果再不加緊推動有力的減塑政策,報告指出,全球塑膠消費量將隨著人口與經濟發展,從2019年的4.6億公噸,暴增至2060年的12.31億公噸,且這些塑膠製品半數會被送入垃圾掩埋場,只有不到五分之一能被回收或分解。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的報告指出,「全球塑膠消費量將隨著人口與經濟發展,從2019年的4.6億公噸,暴增至2060年的12.31億公噸」。 圖/摘自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的報告指出,「全球塑膠消費量將隨著人口與經濟發展,從2019年的4.6億公噸,暴增至2060年的12.31億公噸」。 圖/摘自OECD

亞洲、非洲等開發中國家的塑膠廢棄物產生量成長最快,但美國、法國與德國等OECD會員國2060年每人平均產生238公斤的塑膠垃圾,也是其他非會員國的3倍(每人年均產生77公斤)

想改變塑膠垃圾的問題,OECD提出兩種可能的方案:

第一,主要由OECD會員國推進,結合財政與監管政策的區域性行動,能減少五分之一的塑膠垃圾,且防止過半數的塑膠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預估會讓2060年全球GDP降低0.3%。

第二:所有國家共同採取更嚴格的全球性行動,雖然會讓全球GDP在2060年降低0.8%,但有望減少三分之一的塑膠垃圾,並幾乎完全阻止塑膠垃圾流入環境。

報告也提供減少塑膠的目標與做法,包含對塑膠課稅(含塑膠包裝)、獎勵循環再使用,從源頭減量的生產者延伸責任(EPR)、改善廢棄物基礎建設和提升消費者垃圾回收率等。

參考資料

>>Global Plastics Outlook

>>With Global Plastic Waste Expected to Triple, A New Report Looks at Policy

>>Global plastic waste set to almost triple by 2060, says OECD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廢竹材還可以這樣用!製成「愛心登山杖」免費租借 輕巧安全、還可用數十年

衛生紙會阻塞馬桶是迷思?彭啟明重申:相信科學 衛生紙請安心丟馬桶!

衛生紙會阻塞馬桶是迷思?彭啟明重申:相信科學 衛生紙請安心丟馬桶!

台灣第一牛誕生!李登輝遺願「台灣和牛」將成真 未來有機會能量產

台灣第一牛誕生!李登輝遺願「台灣和牛」將成真 未來有機會能量產

青年局打造創業陪跑計畫,「永續好日子」市集中看見青年行動力

青年局打造創業陪跑計畫,「永續好日子」市集中看見青年行動力

最新文章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犀牛角盜獵的最佳解法?研究:為犀牛「切角」可減少78%盜獵行為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空投數十億蒼蠅?不是電影情節 而是「以蠅制蠅」的生物防治妙招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中國民兵船肇事逃逸!破壞菲律賓465平方公尺珊瑚礁 造成無法移除的生態傷害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阿里曼重返山林!野放前首次實施負面制約訓練 盼減少人熊衝突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基隆護蝠行動!劉銘傳隧道5至9月是台灣葉鼻蝠育幼期 全面停止開放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

蟲蟲「搭便車」危機...日本金龜子首度入侵法國 潛在威脅超過400種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