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疫情中創造價值 聯電的永續心法「多想一步」

2021/10/29 邱灝唐(倡議企劃)

一場疫情,喚醒世人不能再忽視的永續意識,也讓我們看見聯電的堅強與韌性。

從「被消失的冬天」催生淨零碳排協議、「海洋塑膠濃湯」敲響生態浩劫警鐘、「淹水與乾旱並存」象徵人類生存環境鉅變。與病毒共存之前,人類已與這些環境風險一起生活。未來面臨新的挑戰,聯電願用「多想一步」的永續心法,在疫情中創造價值,穿越黑暗看見光。

科技力爆發助攻醫護 聯電及時支援疫苗冷鏈晶片

時間回到今年5月,疫情再度爆發。突如其來的數百件確診案例,榨出第一線醫護人員120%的抗疫能量。

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準醫學中心的台北慈濟醫院大量收治確診者,加護病房的病床翻了3倍、專責病房的數量激增5倍,其他的病房也充當防疫旅館。隨著確診者不斷增加,醫師和護理師臉上的口罩壓痕又深了一些。

儘管今年收治超過900位病人,所幸沒有發生醫護受感染的事件,關鍵在消毒。「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就像一場及時雨。」台北慈濟醫院副院長徐榮源說,消毒從30分鐘縮減至15分鐘,減輕醫護負擔,聯電主動提供需要的設備,讓同仁們感到貼心又安心。

高科技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可減少消毒時間和運作空間,增加醫護抗疫的速度。
高科技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可減少消毒時間和運作空間,增加醫護抗疫的速度。

聯電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陳進雙說:「洪嘉聰董事長希望用高科技產業的力量支援醫護,同時也不斷思考什麼是只有聯電能做的?」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年初的一場全球晶片荒,大幅衝擊全球汽車製造商到電信通訊業。晶片搶手程度儼然成為新一代的「戰略物資」,作為晶圓代工大廠的聯電,自然是供應鏈上游的指標源頭。

當四面八方的壓力來臨,產能滿載的聯電沒有退卻,優先供應給位在瑞士的微感測器廠商Sensirion,為的就是讓醫療呼吸器的流量感測器,與疫苗冷鏈運輸的溫度感測器,能夠穩定出貨,這些設備在「大疫時代」延續全球防疫能量。

獲得聯電的即刻支援,Sensirion執行長Marc von Waldkirch跨海致謝,「全球的防疫作戰,在聯電優先供應晶片後,達成更好的成效」。

每一位聯電員工進入公司前,都需填寫當日體溫、疫調表。
每一位聯電員工進入公司前,都需填寫當日體溫、疫調表。

目標不是零確診! 更是「直達內心」

在疫情時代,社交距離、零接觸、口罩面罩是「戶外顯學」;但對於平日處於高科技實驗無塵室內的工程師來說,向來配戴的口罩主要用於防塵、防靜電,無法比擬可過濾病毒的醫療口罩。儘管無塵室的層流式設計,可降低病毒傳染風險,疫情爆發至今也未曾傳出相關染疫案例,然而堅持為保護員工,塑造安心工作環境仍是每一家企業防疫的重要項目。

為此,聯電與口罩廠商共同研發一款新的產品,在原有的3層工作口罩加上第4層防疫功能,打消員工的疑慮。另外,聯電也迅速規畫一系列措施,每週橫跨4個國家、6座城市的防疫會議,至今已舉辦超過130場;每一位員工進入公司大樓前,也要詳實登錄體溫APP、公司大門口設置可偵測體溫和口罩的翼閘機,推動「電梯九宮格」限額乘載、員工餐廳使用三面隔板和零接觸的「感應式沖水」衛廁,聯電率頭抗疫,每一項作為皆顯現「直達內心」的超前部署。

聯電風險管理暨安環處資深處長賴懷仁表示,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可是沒有人知道黑暗後的黎明何時到來,現在只能盡可能準備,保護自己也幫助他人。

聯電定期召開防疫會議,採六地跨國連線,至今已舉辦超過130場。
聯電定期召開防疫會議,採六地跨國連線,至今已舉辦超過130場。

從現在開始面對挑戰 展現聯電人的堅強與韌性

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強調,疫情讓全世界了解ESG的重要性,不論是員工照護、公司營運,或者支撐全世界生產鏈,都是ESG一環,也是聯電身為社會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但全球面臨的挑戰不僅於此,簡山傑指出,除了疫情之外,極端氣候產生的旱、澇災,也是最明顯和嚴峻的議題,如何增加綠能,是人類能否永續發展的首要之務,也不是單一企業或政府能夠解決,必須要靠所有人齊心協力。

「未來一定還會有各式各樣的挑戰。」簡山傑說,公司成立企業風險管理委員會,就是在處理營運上可能面臨的各種情況,雖然不敢說萬全準備,但是已經有長期的控管對策,「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創造什麼樣的價值」。

這場百年大疫全盤顛覆人類生活和世界面貌,衝擊各行各業,卻也讓我們在喘息、等待復甦的期間,看見未來希望,從聯電人展現的堅強與韌性中,很好地詮釋ESG的重要性和價值。

儘管疫情趨緩,但還沒抵達終點。聯電感謝在過去防疫的日子裡,一起攜手對抗病毒的夥伴,未來也將持續努力,共同迎向永續未來。

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表示,疫情讓全世界了解ESG的重要性。
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表示,疫情讓全世界了解ESG的重要性。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圖/Impact Hub

【倡議圈活動】一起創造共善的社會,卡地亞 2024 年靈思湧動女性創業家獎項開放申請!

2023/06/02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台灣第一位鯨豚攝影師金磊以無盡的熱愛擁抱著海洋,透過鏡頭捕捉每一個令人驚嘆的瞬間...

等待每一個未知中「對」的畫面-鯨豚攝影師金磊:每一次的拍攝都是一段驚奇旅程

2023/06/01

最新文章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圖/pexels

《人選之人》性騷擾真實版! 面對色狼權力金鐘罩,我們「不要算了」好不好?

2023/06/01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環保署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廢棄物清理法」修正,未來「廢清法」將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

將廢棄物視為資源!環保署將「廢清法」更名為「資源循環促進法」

2023/05/31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