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車隱形危機 主動預警守護用路人安全

2020/03/25 張益華

根據警政署統計,台灣108年有1849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創近五年新高,其中大型車事故件數5143件,受傷和死亡人數約6千人,是近三年新高。因此今年政府推動大型車強制加裝行車視野輔助系統,防止視線死角或內輪差,但實際成效如何?透過產官學界剖析大車盲點,找出解方,避免危險。

消基會交通組副召集人李克聰指出,台灣的混合車流太嚴重,有大型車、轎車和一千五百萬輛機車,各種車輛頻繁變換車道,交通壅塞,加上駕駛者的年紀反應及車速不一,導致交通事故比先進國家嚴重

大型車與其他車種相比,肇事率居高,其中以「視線死角」和「內輪差」是大車肇事的前三名,開大貨車多年的駕駛「大車蒟蒻」說,有時寧可被開單也要走內側,因為行駛在路上,外側摩托車鑽來鑽去,內側小客車也想超車,兩邊夾殺,視線死角又多,不仔細看真的很容易出事。

大型車轉彎時易產生內輪差 ,若用路人位於迴轉半徑區 (紅圈區),容易發生車禍。 ...
大型車轉彎時易產生內輪差 ,若用路人位於迴轉半徑區 (紅圈區),容易發生車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擁有八年經驗的桃園客運駕駛潘建豪說,一般大客車車長約十二公尺,車身長阻擋視線,即使有後視鏡,仍有許多死角看不見,尤其轉彎時,遇到突然竄出的人車,根本無法立即判斷。

明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副教授黃道易說,大型車因駕駛座較高、車身長,導致「視線死角」,不容易發現車頭旁或車後方情況,容易造成其他用路人傷亡。

此外,當大車轉彎時,內側的後輪也會向內偏移,偏移的軌跡與前輪軌跡間的距離叫做「內輪差」。小型車輛的內輪差一般為前後輪軌跡相差五十公分,大型車輛的內輪差軌跡能達到150公分到200公分,「死亡彎月」範圍足以容納數輛機車或多名行人

大車視線死角和內輪差的位置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車視線死角和內輪差的位置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了降低視線死角和內輪差導致的意外事故,政府明訂109年1月1日起將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列為大型車定期檢驗項目,若未裝將限令一個月內加裝,否則可吊扣牌照,李克聰指出,大車駕駛看到危險物,反應時間僅0.6至1秒,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應主動預警,甚至連動剎車或減速,而不僅只是被動告知危險。

大車駕駛「大車蒟蒻」表示,開車時需注意大車前面和車身的四片後視鏡,現在還要看裝了攝像鏡頭的車內螢幕,如同再多一個後視鏡,螢幕小又分成四格,只能快速掃視。

行車視野輔助系統並非百分百偵測準確,黃道易說,以超音波雷達為例,容易受障礙物如垃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影響,一旦這些障礙物進入盲點偵測區,便頻繁發出警報聲響,疲勞轟炸之下,駕駛寧可關掉系統,失去防死角意義。

對於新政策,立委陳素月肯定利用科技設備,保障行車安全,但並非加裝系統就完全無任何事故,以歐洲為例,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有法規強制要求大車針對盲區,裝設具有主動預警功能的行車視野輔助系統,透過主動聲響等通報駕駛,降低事故率。

大型車裝設主動預警的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幫助駕駛人爭取黃金時間,及早反應,避免危險發生,已成為國際趨勢。目前在全球汽車市場攻略的台灣大廠,率先開發大型車用的毫米波雷達系統,裝設於大車兩側車身,它可以偵測大車死角和內輪差範圍內的障礙物,及早預警駕駛人。

毫米波雷達業者發言人紀雅鈴表示,毫米波雷達是利用微波傳導,偵測距離跟範圍較廣,也不易受氣候跟空氣流動影響,準確率較高。以24GHz毫米波雷達為例,偵測距離達50至70公尺以上,進階的77GHz毫米波雷達,偵測距離更達70公尺以上,視角180度,完整涵蓋內輪差與視野死角,且在各種駕駛行為下採取「多階段的主動預警」。

毫米波雷達裝於大型車車身兩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毫米波雷達裝於大型車車身兩側。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毫米波雷達一旦偵測障礙物進入大車盲區,根據駕駛行為採取多階段的主動預警,包含閃燈...
毫米波雷達一旦偵測障礙物進入大車盲區,根據駕駛行為採取多階段的主動預警,包含閃燈或聲響,提醒駕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例如,當大車駕駛直線行駛中,沒有要轉彎,恰巧用路人靠進,進入死角區,毫米波雷達便會發出第一階段亮燈告警;但若大車準備轉彎,後方又有來車,情況特別危險,便採取二階段聲響加上燈亮警示,加強預警。

「主動預警不是一偵測到障礙物就頻繁閃燈或發出聲響」,紀雅鈴說,大車司機工時長,長時間開車需要高專注力,一旦頻繁示警又誤報,恐干擾司機,導致疲勞轟炸,關掉系統,失去防死角目的。

紀雅鈴指出,精準偵測障礙物是裝置行車視野輔助系統的成效關鍵,毫米波雷達既能預防危險,又不過度干擾,進一步,它可以整合前車防撞系統、 AEB自動緊急煞車系統等,當偵測到障礙物,便通知行車電腦狀況,讓行車電腦判斷,必要時協助自動煞車,減少駕駛反應時間。

桃園客運為了提升駕駛行車安全,大車除了安裝基本的攝像鏡頭,部分車輛目前也加裝毫米波雷達,它可以偵測感應肉眼和攝像鏡頭看不見的危險物,並隨車速不同,調整感應能力。

行人過馬路時要注意路口轉彎大型車,避免進入內輪差範圍,而駕駛在過彎時,多往左右兩...
行人過馬路時要注意路口轉彎大型車,避免進入內輪差範圍,而駕駛在過彎時,多往左右兩側看一下,是否有用路人進入盲區。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善用新科技防範未然,台灣大廠提升技術能量回饋社會,目前毫米波雷達已協助公車、物流車等駕駛,幫助他們提前預警,而不再是「看不見你」的狀況,打造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環境。

看更多相關內容:大車隱形危機數位專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歐洲知名的廉價航空Ryanair,以專門販售超低價機票出名。 圖/Dirk Da...

10歐超便宜機票將走入歷史? 法交通部長:難反映地球付出的代價

2023/12/09
台南市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今舉辦台南地區水雉數量大調查,統計結果出爐,9成集中在官田...

9成在台南官田 全台鳥友攜手「水雉大調查」 2882隻創新高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倡議圈活動】2023 HR×ESG企業文化暨永續行動論壇

2023/12/08
財政部發布解釋令,外商在台灣碳權交易所出售國外碳權,應依法課營所稅。 圖/uns...

財政部解釋了:外商在台賣碳權 要稅

2023/12/08
杜拜永續城的示範社區彷彿世外桃源般,500棟的民宅加上11座的溫室,甚至還有馬場...

COP28直擊杜拜永續城-綠電多到用不完、蔬菜香草自己種

2023/12/08

最新文章

人稱「少年阿公」的方子維與孩童一起於音樂米收穫祭割稻。 圖/音樂米企業社臉書提供

從1912年到今天!少年阿公帶外國遊客愛上宜蘭百年市場

2023/12/09
圖說/永齡基金會-永齡女力計畫攜手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新創團...

「永齡女力計畫-打造台灣職家女性生態圈 go action平台」正式上線!串連各界資源共創「台灣女力圖鑑」

2023/12/08
綠領職缺並非理工限定且前景看好,成為轉職的熱門行業。 圖/freepik

文科轉職起薪高5千 專家:綠領人才很缺 非理工生限定

2023/12/08
若無特別設定,蘋果的Siri、亞馬遜的Alexa還是Google的同名AI,他們...

《智慧妻子》:Siri和AI家電也需要女性主義嗎?

2023/12/08
立法院今日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多個婦女性別團體發表聲明,有支持有反對。示...

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救少子化靠人工生殖法修法惹議

2023/12/07
早期屏東社頂部落進行第一批的夜間觀察導覽。 圖/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區林業中心提供

花20年投身《里山根經濟》 陳美惠︰社區生態旅遊現在正是時機

2023/12/0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