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態系去看地方創生 是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翻轉政府的數位政委唐鳳,以生態系觀點貫穿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照片來源:胡善慧)
翻轉政府的數位政委唐鳳,以生態系觀點貫穿台灣的地方創生計畫(照片來源:胡善慧)
無貧窮

日前美國《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公布2019年度百名全球思想家名單,其中,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獲讀者推薦入選。身為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的唐鳳,長期推動開放政府、社會企業、青年諮詢委員會等,均與地方創生息息相關。

對於地方創生元年的啟動,唐鳳認為,地方創生是公部門做法調整後所推動的計畫,並非一個短期的亮點計畫,而是一個必須長久耕耘的計畫。如同之前的社區營造,必須經過長時間耕耘,才能回頭檢視,並說出具體績效。因此若把地方創生視為新型態的社區營造,亦須10~20年才能看到具體成果。

生態生產觀:以科技回應地方需求

唐鳳以八八風災後小林村因梅子重生為例,因為天災,人們不僅重新認識這個地方的特色,更能透過消費、支持、參與、互動,讓這個地方從危機轉向生機,這也是地方創生最核心的概念。因此地方創生是公部門終於接上了民意,願意讓地方自己設定當地的願景,而不是由來國家指定,可以說是公部門內部治理原則的翻轉。

唐鳳表示,地方創生的「生」是產業政策,同時也是人口政策,即是生產與生育,日本人口移往東京的情況相當嚴重,而台灣則是往六都集中,問題結構雖相似,但解決方法不同。

因為台灣地理環境較小,從北到南坐高鐵只要一個半小時;此外人人上網便利,因此台灣地方創生的科技基本架構比日本要來的容易。所以台灣除了因應實際需求,提出企業投資故鄉、科技導入、整合部會創生資源、社會參與創生、品牌建立等5個策略之外,也特別注重「以科技回應地方需求」,這是我們和日本不同之處。

地方創生的第二支箭是「科技導入」以人工智慧(A)、區塊鏈(B)、雲端科技(C)、大數據(D)、生態系(E)等5元素來維繫城市機能及發展地方產業,並進行基礎環境的建構(圖片來源:國發會)
地方創生的第二支箭是「科技導入」以人工智慧(A)、區塊鏈(B)、雲端科技(C)、大數據(D)、生態系(E)等5元素來維繫城市機能及發展地方產業,並進行基礎環境的建構(圖片來源:國發會)

生態科技觀:建置資料全民一起來

國發會的戰略計畫中,「科技導入」是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端科技、大數據、生態系等5元素來維繫城市機能及發展地方產業,並進行基礎環境的建構,包括普及寬頻上網環境、寬頻接取基礎建設、中小企業行動支付普及推升和建設民生公共物聯網。

唐鳳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是資料的產製者,不是被動的等待公部門資料。因此所謂的「開放資料」,並不僅是指政府開放資料,也包括由民間積極搜集而來的資料。而政府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民間資料進到政府的決策流程中,這也是台灣跟日本的不同之處。

台灣的地方創生資料庫TESAS(Taiwan Economic Society Analysis System),可以說是日本RESAS(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Analyzing System,地域經濟分析系統)的台灣版。但國發會希望未來可以將二維平面圖以三維呈現,例如觀測建築物,除了有建築資訊建模外,還有內部構造;又如導入無人機和無人車,也可知道它在不同的等高線上是否適合飛行。

唐鳳表示,科技是個從零到有的加速器,當一個地方青年人口少,又希望建構新的產業生態系時,勢必要使用最省力的科技,以往需許多人才能創造出整個產業生態系,如今只需4至5人便可做到。

生態文化觀:凝聚理念產生行動力

唐鳳認為,現代的年輕人相當具有社會責任的概念,若想創業或投入家鄉產業,若不能為社區創造意義,將很難引起他們的動機,這背後的主因在於網路媒體力量的興起。數年前有一位15歲的高中生,在公民課上學到連署平台的運用,便在網路上發起禁用免洗餐具的連署活動,立刻得到5千多人的響應。這種群體的力量,會讓很多人開始認真討論議題;又因共同理念聚集而產生行動力,形成互助共享的模式,地方創生強調的也是如此。

除了凝聚共識,提供年輕人文化的傳承,也是地方創生很重要的一環。若能讓孩子在15歲以前學習解決所處環境或經濟問題,他們就會與地方和長者有自然的連結。然而台灣在99課綱以前的教育,學生的學習場域以校內及教室為主,所學與生活所處之地沒有關聯,他們可能不認識、也不認同在地,長大後便遷移到大城市,這便是地方面臨消滅危機的原因。

唐鳳補充說明:「但不管今年上路的新課綱、USR實踐大學社會責任計畫或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等,都已經融入很多當地的學習素材。不是等孩子畢業了再來關心社會,而是在拿到學位的同時,就有能力協助地方解決問題,地方就不會消滅。」

生態倫理觀:自然界不只經濟價值 還有生態價值

隨著地方創生的熱潮,地方型的社會企業成為很多人的想像。長期關注社會企業議題的唐鳳,指出社會企業包括創意、創業、創新、創生等4個概念,以及社會企業與地方創生所架構下的地方產業會有交集。

唐鳳說明,以往談社會企業時,經常會專注在單一企業,但「創生」所創造的是整個生態系,包括供應者、消費者或客戶,並強調對地方的貢獻和社會影響力。例如回收再製的玻璃可以帶動拍賣藝術、設計、策展;設計師回收舊衣變成時尚等,定義出新產業,創造循環經濟並帶動共生關係,創造出彼此環環相扣、共生共存的生態系。

生態生活觀:把人留在熟悉的故鄉共生互助

生產的問題解決了,再來就是解決人口問題。對於有專家學者提出應提升生育力的解決方式,唐鳳則認為「不患寡而患不均」,鼓勵生育的作法沒有錯,但首要重點應在於讓居民不外流,甚至可以回流。唐鳳說明,當人們願意回來或留在熟悉的家鄉,當地又有就業機會,就會比較有生育的意願。

此外,鄉鎮地方居民大多擁有社區共生概念,以他之前居住的新北市新店區花園新城為例,有社區自辦的幼兒園、社區貨幣,也有許多社區共治的措施,所以居民之間有強大的凝聚力。因此,若有良好的社區支持系統,人們便有安全感,不僅能解決經濟問題,生育力也會自然而然地提昇。

地方創生計畫也鼓勵公務員返鄉服務,唐鳳表示:「當地方提出創生計畫案,國發會收到案子後,便會進行討論。此時任何中央的公務員,都可以提出幫助自己家鄉的意願,方法很多,有可能是借調回鄉去協助計畫案,或是以遠距工作的方式進行。」誘因為何?唐鳳表示,「能夠回家鄉陪家人,就是很大的誘因不是嗎?就像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去矽谷發展,要留在台灣遠距擔任顧問,主要原因就是想陪家人,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比任何誘因都大。」

聽唐鳳一席話,讓我們不禁思考,是創生成功、人就回來了?還是回鄉幸福、地方就創生了呢?這或許也是一種環環相扣的生態系共生關係吧。


• 本文獲社區力傳播網授權刊登,原文〈唐鳳:以生態系視野看地方創生 一種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 關注社區福利發展,請上社區力傳播網

訂閱我們

* indicates required

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author/photo/2480.png

社區力點線面

社區力傳播網的LOGO以淺綠色為主色調,象徵好山好水,一個大大的「C」字圖形,尤如一個綠色大社區(community);在綠「C」中間三個緊密連接的人形圖案/屋形圖案,代表著各類社區居民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彼此互相提攜,這樣的社區以人為本,共同為家園貢獻心力,這股力量是由社區居民互相激發出來的,是具傳播、培力、融合的效能的,我們稱之為「社區力」。

作者文章

高年級吧檯手 以咖啡和生命故事開啟世代交流

高年級吧檯手 以咖啡和生命故事開啟世代交流

以生態系去看地方創生 是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以生態系去看地方創生 是環環相扣的共生關係

放眼海外 來看看他國的青銀共居是怎麼樣的?

放眼海外 來看看他國的青銀共居是怎麼樣的?

放眼海外 來看看他國的青銀共居是怎麼樣的?

放眼海外 來看看他國的青銀共居是怎麼樣的?

最新文章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霧農大叔」爆紅!短影音行銷農會農產品 創造百萬流量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新來義部落復耕傳統農作 烘芋頭乾、推小山芋料理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辭世...文化傳承失一巨擘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風災後的蘭嶼…屏東大學學生記錄離島災後困境 為蘭嶼發聲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酒香世界!日本傳統釀酒蘊含罕見發酵技術 有望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

斑馬線變「亂碼」線? 彰化小西商圈破格大改造、注入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