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南港麗山農場-6年養地堅持有機 老爺酒店也合作

2024/03/26 生命力新聞 張珈瑄、曾韻儒

從近中央研究院旁幽靜的小徑往上開車約十分鐘,會來到北市鬧中取靜的麗山農場,農園主人林書慧中年轉職成為職業農夫至今有32年。林書慧一改父親過往使用的慣行農法,一心種植有機,並與農會合作開放自家農場讓市民共同種植、到學校教學生如何種菜,同時自己開設栽種課程,體現食農教育的精神。

0
麗山有機農場主人林書慧。 圖/曾韻儒攝影

孩提記憶走向一生志業

麗山農場位在南港的山坡上,3000坪的土地由林書慧與妻子共同種植,也開放給南港市民共同種植。這片土地是林書慧的父親在1961年買進,身為家中老二的林書慧從小就跟著爸爸到田裡,嘴上喊著累,卻也不敢不聽從父親的話。直到1990年林書慧正式接手農場。雖接手了這片土地,但林書慧不靠種田維生,仍一邊從事成衣工作。直到2010年林書慧開始專職種植,但起初種下去的花椰菜、白菜、蘿蔔……共4000顆菜苗全軍覆沒,林書慧說當時不懂什麼季節該種什麼菜,例如春季要種瓜果類、秋季要種高麗菜,只要菜不適應就會導致後續一連串的問題。

林書慧也提到小農無法到果菜市場批發販售,只能到市集擺攤,如果在市集就需要多種品項才容易吸引顧客上門。而最快能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詢問種苗改良繁殖場,了解自己土地所適合種植的作物,去購買其培育出的幼苗,應變農產品賣不出去的窘境,結合休閒發展成觀光及食農教育,都會比大量生產的CP值來得高許多。

0
林書慧正在介紹躲在竹葉上的害蟲,並直接用手把蟲撥掉。 圖/曾韻儒攝影

有機的第一步:養地

起初開始轉型成有機農業時,林書慧會到農業改良場去上培訓課程,農業改良場會教導農民如何種植、如何病蟲害防治,這讓初轉型的林書慧得以放心,也從中得到種菜最大的心得:養地。養地如同養身體,身體好自然病痛不會找上門,而土地只要健康,農作物也能健康成長。如土壤酸鹼度最好維持在的ph值5.5~6.5,通常北部的土壤會過酸,因為工廠排放廢氣會致使酸雨的形成,所以須定期將土壤拿給農業改良場做檢驗,若是過酸,農改場也會建議其使用苦土石灰以改善土質,隨時掌控土壤的品質、確保作物的生長情況。

對於養地,林書慧還有一招:養雞。這雞可不是養來吃的,而是是林書慧最好的工作夥伴,當菜都收成完畢時,把雞放到田裡,讓雞翻土,也可以吃蟲,除了能把土翻鬆、讓酸鹼度平衡外,也達到友善環境的目的。

林書慧花了6年的時間從種的作物全死,到如今能定期定量收成,從父親時代就開始種的綠竹筍成為麗山農場主要種植的作物,也從過往父輩所施用的慣行農法走向有機農法,原因很簡單,因為種植出的蔬菜林書慧自己也想吃。面對定期來考核的中華民國MOA協進會(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林書慧從不認為對方是來刁難,反而是來幫助自己,有問題也可以向其詢問,讓農場及作物所遇到的問題都可以得到獲得更好的改善。

0
好的土壤就會有好的作物,林書慧說他光是改土質就花了好幾年的時間。 圖/曾韻儒攝影

與民同樂裡的寓教於樂

2011年起,林書慧在農會的建議與輔助下,將麗山農場轉型成「南港市民有機農園」,顧名思義就是將農場開放,讓市民租地一起到農場種菜,無特定模式,讓想種菜的市民共同來體驗種菜的樂趣,林書慧也會教導市民如何種菜。但林書慧強調一定得是種植有機,也不敢說成為市民們的農業導師,反倒是大家相互學習,經驗交流與分享。

開放農場外,林書慧也有開設春季與秋季的有機蔬菜栽培班,每次約招募十至二十名對種植作物有興趣的學員,且不限年齡。曾有一個小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參與,到現在已經國小三年級了仍會來幫林書慧抓害蟲,林書慧對於都市孩子不怕蟲、敢徒手抓蟲感到相當驚喜;也有年紀比林書慧大的阿姨也勤於到農場一起種植;而鄰近農場周遭的學校也會邀請林書慧到校教導學生如何種菜,林書慧驕傲地說,孩子們看到她都很開心。林書慧說政府推動食農教育,可以讓民眾知道自己吃的菜究竟是怎麼來的,也能夠體驗種植的快樂與成就感。除了食農教育,林書慧也和附近的南港老爺酒店進行合作,供應蔬菜,互助合作下讓菜有好銷路,飯店的客人也能吃到健康的蔬菜。

0
林書慧一家是靠父輩的綠竹筍起家,但是在開放體驗與食農教育後,也有許多民眾麗山農場挖竹筍。 圖/曾韻儒攝影

無法抗拒的香味:蜂蜜與竹筍

林書慧的農場除了種菜,還有生產五種蜂蜜,分別是:帶有花香味的龍眼蜜、較酸的荔枝蜜、甜而不膩的酪梨蜜、略帶苦澀的鴨腳木蜜、酸甜酸甜的酸藤蜜。蜂蜜的種類取決在於蜜蜂採集花的種類,這也間接影響到了蜂蜜的甜味、顏色和特性。蜂蜜的產製過程為將養蜂箱裡的蜂巢取出,使蜂巢上的蜜蜂離開蜂巢,接著將蜂巢上的蜂蜜搖下,再經過些許加工,即為我們所食之蜂蜜。林書慧提到其實現在很多賣蜂蜜的廠商,會將水蜜混蜂蜜賣出,水蜜是指在花期尚未到來時,先使用糖水餵食蜜蜂所產製出的蜜,非花的蜜,但外行人更喜歡水蜜,因為其成分比花蜜更加甜,而水蜜的成本也遠低於花蜜,但林書慧是一瓢一瓢將水蜜杳出,不欺騙相信他的消費者,消費者也會為他帶來更多的客人,留下好口碑。

0
蜂蜜的生成經過。 圖/張珈瑄製圖

0
蜂蜜的生成經過。 圖/張珈瑄製圖

而林書慧最引以為傲的莫過於從父親那代便開始種植的綠竹筍,綠竹筍與其他作物一樣同為有機種植,最佳種植溫度為25〜30度,綠竹筍為淺根植物,除不耐乾旱、強風,也需在排水良好、中性至微酸的土壤。在挖掘綠竹筍前,鏟子先需進行消毒,並免器具汙染竹筍,消毒方式有兩種,一為酒精,而則是用火烤。林書慧說挖竹筍通常需要耗費半天的時間,早上挖一次,下午再一次,早上約莫四點近五點開始挖,因為那時時機最適合挖掘竹筍,也能保住竹筍的鮮甜味與清香且避免苦澀。

對於這些年種田的日子,林書慧說自己不怕失敗,慢慢去找尋適合種的植物,也理出自己的種植步調,即便辛苦,日子也還過得去,秉持初衷就養出好地、種出好菜。

0
圖為林書慧所養殖的蜂箱,為避免打擾到蜜蜂,要開的很小心。 圖/曾韻儒攝影

採訪側記:

起初在約訪時,老闆問我們要如何前往,一聽到我們要搭計程車,二話不說要載我們上山。上山後也問我們要不要體驗挖竹筍,採訪結束後我們便跟著老闆爬上山坡尋找竹筍下落,我拿著老闆的器具,按照老闆的指示挖了人生第一顆竹筍,新鮮的竹筍有著清香,讓人覺得有大自然的味道。老闆的農場真的沒有農藥,因為採訪時還跳出了一隻蛇,嘴裡咬著青蛙,老闆說因為無毒才有這些野生動物出沒,真的是難忘也很驚嚇的採訪回憶。


本文授權轉載自《生命力新聞》(原文標題:開放市民種植的麗山農場 種出有機綠竹筍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創刊於1997年,是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的教學實驗媒體,致力於報導社會創新故事,也就是用新觀念、新策略、新組織、新科技來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踐範例。

作者文章

茂林牧場雞蛋 他們的雞蛋含有蝦紅素,因此蛋殼顏色較深。 圖/茂林牧場臉書

快樂雞生健康蛋!苗栗茂林牧場 友善飼養6萬7千隻雞

2024/04/22
語林有機農場主人邱語玲面對露天沒有溫室的蔬菜,都是抱持著「昆蟲吃剩下」的收成心態...

蟲也敢吃才安心-林口有機村 拓展在地小農能見度

2024/04/11
海岸志工們利用土地原有的石塊、木材修葺步道。 圖/苗栗社區大學提供

不捨兒時牧羊路荒廢…苗栗居民合作 手作修復牧羊古道

2024/04/09
吳加雄介紹台灣螢火蟲種類與習性。 圖/吳加雄先生提供

復育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 吳加雄博士守護螢光25年

2024/04/08
麗山有機農場主人林書慧。 圖/曾韻儒攝影

台北南港麗山農場-6年養地堅持有機 老爺酒店也合作

2024/03/26
詹喬愉靠著雙腳征服世界各大山脈,她更是透過自身力量發起淨山活動及加入義消搜救隊。...

守護美麗稜線-登山家詹喬愉 背200多公斤垃圾下山

2024/03/19

最新文章

荔枝椿象是國內果樹荔枝害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去年首次舉辦...

害蟲變「美食」!荔枝椿象造成果農損失 林保署做成鹽酥料理

2024/04/27
綠色和平發布減塑調查結果,近8成8民眾同意塑膠減量。示意圖。 圖/shutter...

近9成民眾同意減塑!綠色和平盼立法 用減塑跟上世界

2024/04/27
蘇格蘭放棄原訂2030年底前減排75%的目標,但卻引起環保團體憤怒。示意圖。 圖...

2030年減排75%「遙不可及」 蘇格蘭放棄氣候目標

2024/04/27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課程中心副教授何昕家,在2024地球解方年會上分享永續教育現...

永續教育入課綱 中科大教授何昕家:現實世界是最佳教科書

2024/04/26
2024地球解方邀請產官學界代表,深入探討國內氫能的未來技術與經濟發展。 圖/董...

台灣氫能下一步怎麼走?產官學看好潛在經濟價值

2024/04/26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證實,目前規劃第3次審議會時間會延至5月初。 圖/f...

第3次碳費審議延期 將討論分階段費率、碳定價子法

2024/04/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