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蝶產業曾外銷9億!台灣「蝴蝶王國」為何沒落?

台灣過去曾有「蝴蝶王國」的美名,台灣國內擁有超過 400 種的蝴蝶。示意圖。 圖/unsplash
台灣過去曾有「蝴蝶王國」的美名,台灣國內擁有超過 400 種的蝴蝶。示意圖。 圖/unsplash

對於台灣居民而言,蝴蝶並不是陌生的昆蟲,不只是在山林間,都市也能見到蝴蝶的蹤影,其實台灣過去曾有「蝴蝶王國」的美名,台灣國內擁有超過 400 種的蝴蝶,相比於日本僅有 250 種,是相當驚人的數字,許多國家喜愛台灣的蝴蝶,甚至創造出獨有的「捕蝶行業」,但是為什麼這個名聲卻漸漸走向衰落呢?

1904年,隨著日本人在埔里展開蝴蝶標本的買賣,台灣掀起了第一波蝴蝶採集的熱潮。特別是在1960年代,二戰後的蝴蝶加工業再度燃起,台灣成為世界蝴蝶市場的主要供應商,贏得了「蝴蝶王國」的美名。

蝴蝶的標本和貼畫成為當時台灣國際知名度的重要渠道,而埔里更成為當年蝴蝶加工業的中心。埔里曾擁有高達47家蝴蝶加工廠商,創造了令人驚艷的經濟奇蹟。這些彩翼美麗的蝴蝶不僅改善了數萬個以蝴蝶為生的家庭生計,也為當時窮困農村帶來了新的財源。

在50至70年代,台灣各地蝴蝶的出口總數高達上億隻,外銷總值超過3000萬美金,成為全球第一。然而,這段輝煌歷史也隨著時光的推移而逐漸轉變,人類的開發活動、土地過度開發,以及外來生物的入侵,迫使許多蝴蝶失去原本的生存環境。

面對這樣的現實,蝴蝶王國逐漸走向告別。特有亞種的蝴蝶在這樣的環境變遷下絕跡,整個產業也因為科技發展和環保觀念的興起而逐漸式微。台灣蝴蝶王國的光華歲月成為回憶,而蝴蝶的離開,也是對人類開發方式的默默抗議。

陳維壽老師為同學解說昆蟲館內的蝴蝶標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5/23楊海光攝影
陳維壽老師為同學解說昆蟲館內的蝴蝶標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8/05/23楊海光攝影

恒春城外 捕蝶人多

【1956-07-12/聯合報/03版/】

【恒春訊】

古城門外捕蝶忙,每日清晨為數不下二十位捕蝶者,出現城郊,為捕蝶而忙,據一位捕蝶者稱:恆春附近出產蝴蝶,種類甚多,捕捉時間以清晨為宜,近午則蝶群高飛遠走。又據蝶商透露:距預定所需蝶數尚遠,故目前正加緊採購。


本文授權轉載自《報時光》(原文標題:60年代曾創造9億產值的捕蝶產業!台灣為何從蝴蝶王國走向沒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手機該多久換一次?電子產品「超齡服役」竟有這些隱藏成本

手機該多久換一次?電子產品「超齡服役」竟有這些隱藏成本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應對網路危害!馬來西亞將跟進澳洲等國 研議禁止16歲以下使用社群媒體

最新文章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數量比北極熊還少!台灣白海豚僅存約50隻 族群脆弱還傳擱淺噩耗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全球瀕危物種會議登場!聚焦犀牛角販售、限制鰻魚貿易等議題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