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更多年輕白海豚!台最新監測:沿海逾半數是育幼群

白海豚。 圖/海保署提供
白海豚。 圖/海保署提供

海洋保育署公布112年度白海豚調查成果,共目擊白海豚20群次,辨識出29隻個體,其中一隻為新增少年期個體。海保署推估白海豚族群成體數量約50隻,去年共觀察到11群次的育幼群,有利於白海豚族群及數量的增加。

海保署自108年起展開西部沿海白海豚族群監測計畫,累計調查里程超過1萬公里,去年完成4次海上觀測調查,範圍從桃園竹圍漁港至台南安平港海域,調查里程達2千公里,調查時間逾130小時。

去年共目擊白海豚20群次,其中11群次為育幼群。調查顯示近年白海豚族群主要育幼範圍在彰化縣崙尾水道口至濁水溪口、雲林縣新虎尾溪口至箔子寮漁港、義縣布袋港至臺南市急水溪口等海域。

去年共觀察到白海豚老年2隻次、壯年4隻次、青年8隻次、少年15隻次及幼豚21隻次,共辨識出29隻白海豚。少年個體占整體一半以上,新增少年個體OCA070已連續三年出現於雲林縣外海;而幼豚因體表特徵較少,尚未納入個體資料庫。目前白海豚個體影像資料庫有70隻。

海保署也在雲林海洋氣象樁及新虎尾溪口設置兩監測站,各進行2次14天水下錄音機布放,透過水下聲學監測並瞭解白海豚棲地環境背景資訊。海保署也分享白海豚聲學錄音檔,讓民眾能聆聽到白海豚的聲音。

白海豚在溝通及社交時會發出「窄頻哨叫聲」(whistle),探測及覓食時則會發出「寬頻搭聲」(click),分析發現白海豚搭聲多發生在夜間,哨叫聲則多發生於白天。

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表示,海保署將持續監測白海豚族群,守護白海豚棲地,也希望民眾持續關注白海豚,一起來保育白海豚育幼棲地,守護台灣白海豚的未來。

保署特也將白海豚個體辨識資料庫,及白海豚族群監測調查照片,置於海保署海洋保育資料倉儲系統,讓民眾觀看下載:https://iocean.oca.gov.tw/OCA_DataHUB/DataSetList.aspx?class=1

觀察到白海豚地點。 圖/海保署提供
觀察到白海豚地點。 圖/海保署提供

白海豚個體辨識。 圖/海保署提供
白海豚個體辨識。 圖/海保署提供

白海豚個體資料庫。 圖/海保署提供
白海豚個體資料庫。 圖/海保署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維修特輯4/欠修理的台灣社會...高雄小家電診所 幫秀逗的電器把脈

科技解放悲慘婚姻?研究:超過8成凍卵女性陷「擇偶差距」

科技解放悲慘婚姻?研究:超過8成凍卵女性陷「擇偶差距」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最新文章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桃園虎頭山迎「國慶鳥」潮!鷹姿穩健:赤腹鷹今年過境數量與去年持平

桃園虎頭山迎「國慶鳥」潮!鷹姿穩健:赤腹鷹今年過境數量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