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拖網拖出上億公噸碳排 超過五成進入大氣

新研究顯示拖網漁業不僅破壞生態,還會擾動海底儲存的碳,讓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 圖/Paul van de Velde(CC BY 2.0)
新研究顯示拖網漁業不僅破壞生態,還會擾動海底儲存的碳,讓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 圖/Paul van de Velde(CC BY 2.0)

沉重的底拖網沿著海床拖行,不僅有混獲、破壞海床等問題、還擾動海底沉積物,釋放隱含在沉積物中的碳。跨國團隊近日揭露,這些碳釋放到海中後,會進一步排放到大氣中,每年約有3.7億公噸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加速暖化,影響「大到不容忽視」。不過,也有其他科學家批這項研究有瑕疵。

底拖網擾動海床沉積物 加劇暖化與海洋酸化

這篇由美澳海洋與氣候學家與NASA科學家共同發表的研究於1月18日刊登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期刊。

新研究是2021年研究的延伸,舊研究發現底拖網擾動海床,每年會約釋放出10億公噸的碳,但未說明這些碳釋放到海洋後,最終會去哪裡。

新發表的研究指出,這些碳有55-60%會在九年內釋放到大氣中,相當於全球約400萬艘漁船燃料燃燒年排碳量的兩倍;其餘的碳則溶於海水,加劇海洋酸化。

衛報》報導,團隊研究25年(1996至2020年)間因底拖漁業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約為85億至92億公噸,他們稱這等於是「海洋的毀林」(marine deforestation)。

作者之一,猶他州立大學的水文生態學家艾特伍德(Trisha Atwood)表示,大家都清楚拖網破壞海洋生態,近年才開始關注到底拖網會擾動沉積物,形成羽流(Plume),讓存在海底的碳釋放出來。

墨西哥灣的拖網漁業,每艘漁船都尾隨沉積物痕跡,這就是拖網擾動海底帶起的羽流(Plume)。 圖/Google earth/SkyTruth Galleries(CC BY-NC-SA 2.0)
墨西哥灣的拖網漁業,每艘漁船都尾隨沉積物痕跡,這就是拖網擾動海底帶起的羽流(Plume)。 圖/Google earth/SkyTruth Galleries(CC BY-NC-SA 2.0)

作者之一的薩拉(Enric Sala)表示,拖網漁業釋放的二氧化碳已「大到不容忽視」,各國氣候行動計畫應納入這部分。

這份研究僅納入裝有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的船隻,而根據全球漁業觀察(Global Fishing Watch)的研究,75%的工業級捕撈船都沒有公開的追蹤系統。艾特伍德(Trisha Atwood)向《Mongabay》說,研究資料不足,實際狀況其實更嚴重。

海底碳研究仍有爭議

這份研究引發學界正反意見,有些海洋學家認同應進一步研究,但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漁業科學家希伯恩(Ray Hilborn)認為這篇研究有瑕疵。

他告訴《Mongabay》,新研究是基於2021年的研究,那篇研究假設碳是均勻存在海底。實際上,有些碳存在海床深處,有些較淺。蛤或多毛綱的蟲有時也會「自然攪動」海床上層的碳,而底拖網只會影響到較上層的部分。

英國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的希丁克(Jan Geert Hiddink)也認為這份研究高估了排碳量。根據《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希丁克認為,海底的碳沒那麼容易釋放出來。艾特伍德則反駁,團隊去測量了拖網捕魚區海底排出的二氧化碳量,這份估算是基於實際數據。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底拖網拖出上億公噸碳排 超過五成進入大氣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最新文章

旱作能救高鐵?雲林棄稻改種雜糧 節水、減碳還能對抗地層下陷

旱作能救高鐵?雲林棄稻改種雜糧 節水、減碳還能對抗地層下陷

節水21%、甲烷減32%!水稻田「乾濕灌溉」革命新技術 稻米根系也更健康

節水21%、甲烷減32%!水稻田「乾濕灌溉」革命新技術 稻米根系也更健康

搭火車不用再買票?英國火車「打卡」就能搭:GPS定位、自動結算票價

搭火車不用再買票?英國火車「打卡」就能搭:GPS定位、自動結算票價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用「聽覺」拯救雨林?他用舊手機改造AI監測器 揪出非法盜伐

零成本、超簡單!6步驟教你用廚餘自製「液肥」 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零成本、超簡單!6步驟教你用廚餘自製「液肥」 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

靈感來自啤酒?荷蘭青年靠「泡泡」解決塑膠污染 成功攔截90%河川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