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淪「淨零政績背書委員會」環團籲加強氣候法施行細則

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依照氣候法規定,已訂定5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依照氣候法規定,已訂定5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境部今舉辦氣候法施行細則草案研商會。 圖/胡瑞玲攝影
環境部今舉辦氣候法施行細則草案研商會。 圖/胡瑞玲攝影

氣候法於今年2月15日公布,環境部10月27日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施行細則」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施行細則」,今天舉辦氣候法施行細則草案研商會,環團認為應加強2040、2050年碳排放的總量管制、成果報告應與預算編列期程配合,以及將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轉型為審議單位;環境部表示,已訂有5年一期階段管制目標,是否再設一個總量目標還需思考。

環境部提出施行細則修正草案共24條,其中包括明定各綱領、計畫與方案架構內容及期程,踐行公民參與;闡明氣候變遷調適目的及原則,結合國家與地方調適行動;確立氣候治理成果定期提報及檢核機制,落實資訊公開等3大項。

其中強化氣候治理是修法重點之一,草案內容在溫室氣體減量上,強化5年一期國家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及相關方案執行及管考;在氣候變遷調適上,增列調適專章,納入國家調適行動計畫、方案及地方調適執行方案,實踐中央地方協力原則;另透過每年編寫成果報告,落實資訊公開及公眾參與程序。

環境部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指出,國發會淨零路徑與12項關鍵戰略,以2005年為基準年,訂定目標2030年減量23至25%,認為這樣的減量目標過度消極,應加強訂定2040年、2050年的容許排放的總量管制。

台灣氣候行動網路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草案訂定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於每年8月31日前,將所屬部門行動方案成果報告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開,「但各部會的預算編列期程6月底就提報」,若成果報告能與預算期程配合,屆時就能依照實施成果來增減預算,建議提早至6月底。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過去地方政府多將永續發展委員會(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前身)作為「諮詢」單位,並無審議功能,缺乏把關、評議、駁回等權力,淪為地方政府永續政策的背書團體,氣候法修法後,雖明定縣市政府需將減量執行方案、減量執行方案成果報告等,送進推動會。

地球公民基金會指出,但實際上,除規範會議內容及必要會議資料外,氣候變遷因應推動會與過去永續會功能幾乎一樣,未來恐淪為「淨零政績背書委員會」,建議草案應明定推動會「決議全責」,將其轉型為審議單位。

環境部氣候署副署長黃偉鳴表示,依照氣候法規定,已訂定5年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其中也包含2040年、2050年的目標,是否需要除階段管制外,再增訂一個總量目標需要再思考,且要也避免有踰越母法的疑慮。

提早公開成果報告期程部分,黃偉鳴說,由於台灣主要的溫室氣體來源仍是能源部門,而能源統計報告都在8月才完成,若與能源統計脫鉤,恐難看出各部門減量成果,這部分後續會再與部會研商,確定其可行性;至於推動會部分,黃偉鳴表示都有輔導地方政府。

黃偉鳴強調,氣候法施行細則以可以執行、不踰越母法為原則,公聽研商會的意見均再與各部會討論,預計年底前完成、公布。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父母曬小孩反成難以清除的「數位刺青」...台灣缺乏保護兒少數位隱私權的專法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身處溫帶卻比台灣更熱!東京連續9天氣溫破35°C 追平史上最長猛暑日紀錄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現身!創近10年最晚紀錄 疾管署:不代表疫情不嚴重

最新文章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東大門變綠色夜市?環保餐具租借9/15開始試營運 免費提供夜市攤商使用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新圖示曝光!博愛座換成「優先席」 圖示新增1類圖案、更人性化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擺脫「假終身」!立院初審通過 酒駕致重傷或死亡者終身不得考照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高鐵新規定!9月22日起「寧靜車廂」上路 講電話需到列車玄關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藥駕」比酒駕更危險?每年超過300人死亡 公路局首發用藥安全指引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

新制6年可領60萬!林業署推獎勵造林2.0 「20年縮至6年」提升森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