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九小島國忍不住了 提請國際海洋法庭:國家即將沉沒 碳排放國不用負責嗎?

2023/10/03 環境資訊中心 曹可芝 編譯;許祖菱、黃海寧 審校

吐瓦魯首都富納富堤(Funafuti)的半數土地,可能將在2050年沈入海平面下...
吐瓦魯首都富納富堤(Funafuti)的半數土地,可能將在2050年沈入海平面下。 圖片來源:Stefan Lins(CC BY-SA 2.0)

全球暖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排碳量少的小島國家受害最深。吐瓦魯、萬那杜等九個小島國家決定聯合起來,要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給個解答,溫室氣體排放讓他們的國家深陷危機,甚至即將沉沒,排放國難道不用負責?

法庭11日進行了一場里程碑意義的聽證會,探討海洋吸收溫室氣體是否算環境污染。如果是的話,國際海洋法公約的會員國將有法律義務減少碳排放。此案將成為第一個以保護海洋為宗旨的氣候正義案件。

國際海洋法法庭是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 )中解決爭端的重要機制。根據公約,海洋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將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損害生物資源……等有害影響」。

九個國家依據公約請求國際海洋法院做成諮詢性意見,以澄清公約下會員國避免、減少並控制因人為溫室氣體排放而危害海洋環境的義務內涵。

《美國之音》報導,公約沒有明定溫室氣體是否屬污染物,但九國認為理應算在內。吐瓦魯總理拿塔諾(Kausea Natano)指出,再過幾年,海洋就要吞噬我的國家。如果國際法對這種整個國家即將沉沒的大事都不管的話,那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根據聯合國資料,吐瓦魯首都富納富堤(Funafuti)的半數土地,可能將在2050年沈入海平面下。

承受氣候災害的小島國家常要借錢來重建家園,承擔鉅額貸款。近年國際要求高碳排的已開發國家負責的呼聲四起。雖然他們已承諾提供氣候融資,但資金始終無法到位。

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總理布朗(Gaston Browne)指責,「該是檢視法律義務的時候了,而不是空泛又做不到的承諾。」

布朗認為,排碳大國以為提供氣候資金是慈善行為。本案如能成功,等於告訴他們,這不是慈善,是「法律義務」。

《衛報》報導,拿塔諾透過聲明表示,「過去幾年,極端氣候事件的次數和強度都增加。我們的人民死亡、基礎建設遭到破壞,海水不斷暖化、酸化,整個海洋與沿海生態系已奄奄一息。」

小島國家委員會(COSIS)法律專家委員會主席阿卡萬( Payam Akhavan)表示,他們將主張「越境環境損害原則」( principle of transboundary harm)的適用性,以釐清向邊境排放有毒氣體跟排放二氧化碳是否有差別?

九小島國是太平洋的吐瓦魯、萬那杜、 紐埃(Niue) 、帛琉以及中美洲的巴哈馬、安地卡及巴布達、聖露西亞(St. Lucia)、聖文生及格瑞那丁(St Vincent and the Grenadines)、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t. Kitts and Nevis)。

吐瓦魯的氣候遊行,請大家拯救吐瓦魯。 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
吐瓦魯的氣候遊行,請大家拯救吐瓦魯。 圖片來源:350.org(CC BY-NC-SA 2.0)

參考文章: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九小島國忍不住了 提請國際海洋法庭:國家即將沉沒 碳排放國不用負責嗎?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Coldplay連兩日演唱會創下的16萬人潮,也已打破今年3月BLACKPINK...

Coldplay青睞 高雄國體太陽能場館永續開唱

2023/11/21
拿馬運河是連結美東與亞洲重要的航運路線。 圖/Roger W(CC BY-SA ...

巴拿馬運河陷70年最嚴重乾旱 聖誕海運與能源運輸都受影響

2023/11/20
2019年澳洲墨爾本的氣候遊行中,有民眾訴求要將生態滅絕入罪(Make ecoc...

蓄意傷害環境可能吃上牢飯 多國考慮將「生態滅絕」入罪

2023/11/20
基隆廟口碳烤蚵仔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農業部新技術助「台灣蚵」驗明正身 混充者可被開罰

2023/11/18
潮境大型魚類豐富。 圖/圖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提供/簡晨宇攝影

潮境禁漁及執法成效顯著 魚類密度比深澳多兩倍

2023/11/17
全面使用循環杯,綠色和平估全台年減24萬輛機車排碳。示意圖。 圖/freepik

全面使用循環杯 綠色和平估全台年減24萬輛機車排碳

2023/11/15

最新文章

「熊良心生態團隊」於農曆7月29日,在池上鄉富興村北極玄天宮為野生動物們舉辦首次...

台東首辦!為路殺動物普渡 寵物飼料躍上祭祀桌 神明也樂見

2023/11/28
巴氏銀鮈。 圖/台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

瀕絕台灣特有種「巴氏銀鮈」有救了?15公私單位進場烏溪護育

2023/11/28
歐盟執委會發布數據,去年歐洲森林野火危害嚴重度是有統計以來第二糟。 圖/unsp...

野火吞噬90萬公頃森林…歐盟提「森林監測法」護生態

2023/11/27
因森林覆蓋率下降與全球氣溫上升影響下減少,導致熊闖入人類生活區域覓食。圖為示意圖...

虎頭蜂攻擊、黑熊闖營地...又是氣候變遷惹的禍嗎?

2023/11/27
歐亞水獺在金門的數量僅剩上百隻,金寧鄉慈湖魚塭卻發現有歐亞水獺遭「犬殺」。示意圖...

犬殺已6起!金門水獺持續減少 農業部公告禁餵浪浪

2023/11/26
夏威夷茂宜島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沼澤,因受乾旱影響,含鹽量爆增,沼澤水面變成桃紅...

夏威夷驚見桃紅色沼澤 科學家:極端乾旱讓鹽菌增加導致

2023/11/26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