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90%給自然 阿里磅農場「定存大自然」計畫守護北海岸淡水濕地

2023/09/10 環境資訊中心 周昭蕊

隨著山林開發,野生動物逐漸失去生存棲地,人們距離自然越來越遠,孩童的成長多被3C產品包圍,成為一群失去山林的孩子。

為守護並提供下一代一個可賞、可學、可玩、可愛的自然生態寶庫,曾經是美商藥廠幹部的王德昌放棄高薪,於1997年發起「定存大自然」計畫,於報章雜誌刊登廣告,號召大眾集資購地做保育。最後於2000年左右,在新北石門鄉阿里磅的一處優美谷地創設了面積約10.3公頃的「阿里磅生態休閒農場」。

0
阿里磅大池塘。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孕育於大屯火山系下的自然資源

阿里磅農場座落於北海岸的淺山森林,大屯火山群的岩脈由竹子山向北緩降直達海濱,地勢起伏多變,在山谷與丘陵形成許多清澈的溪流以及沼澤濕地。

溪水隨著冬季的陰雨和夏季的晴朗豐枯交替,早期先民開墾土地的同時,也修築了水圳與池塘,提供農田重要的水資源。在自然生態與人類的利用下,創造了豐富的生態環境,包含濕地生態系(溪流、埤塘)、草原生態系及森林生態系等,也提供了各類型生物棲息的環境。

0
阿里磅溪。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農場以低度開發為原則 保留90%給大自然

以「定存大自然」為農場的設立宗旨,並保存優美地貌與生態資源、了解土地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王德昌在農場創設初期便邀請生態專家學者協助資源調查。為進行農場自然資源的管理,他除了辭去藥廠工作,更考取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進修專業知識,以進行自然資源的管理、保護及經營規劃。

農場整體以低度開發為規劃原則,除了早期開墾為茶園時既有的產業道路,不再鋪設新的路徑,也規劃使用自然資材(碎石、石板)或不鋪設資材的自然步道,並以步道兩側各2公尺的範圍劃定為生態干擾區域,進行草木的修剪管理,此干擾區域僅占農場約10%,其餘90%則維持原始狀態使其自然演替,保留動物藏匿及生活的空間,以融合人與自然共存之環境。

0

0
艾氏樹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設置環境教育場所 分享自然之美

秉持保育為主,環境教育為輔的兩大方針,阿里磅生態農場以在地豐富的自然生態為資源,積極推動環境教育,設計富含特色的生態課程,並於2012年獲得環境教育場域認證,讓更多人了解、認識並以行動參與地方生態保育。

農場以濕地森林生態為主題推出系列體驗課程,其中包含:透過園區導覽認識濕地樣貌與功能,以自然遊戲「青蛙的一生」認識濕地生物及其保育的重要性;藉由溪流生態體驗認識不同樣態的濕地,親身體驗了解溪流中大小石頭的腳色,並認識躲藏其中的小生物們;參與手作DIY認識蕨類與苔癬在濕地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和森林的關係;透過可食性植物「野菜」了解人們與森林的關係,並親手製作野菜天婦羅和青草茶,帶入深刻體驗;最後透過夜間導覽探索森林,尋找夜間出沒或正在美夢中的小生物。藉由親身感受,找回人與自然連結感受與土地的溫度,並透過體驗課了解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0
野菜採集。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保留淡水濕地 守護瀕危台北赤蛙

農場內包含19個深淺不一的池塘以及許多林下小溪澗,豐富的濕地環境提供了昆蟲、蛙類、蛇、龜鱉類及其他野生動物多樣的微棲地。

阿里磅可以觀察到19種蛙類,其中包含瀕危的台北赤蛙。早期農田創造出多樣棲地,使台北赤蛙成為台灣西部低海拔農田常見蛙種。但隨著農業工業化、慣行農法中農藥使用,以及土地開發帶來的污染和破壞,使得台北赤蛙族群數量大量消失,如今全台灣只剩下新北三芝、石門、南桃園埤塘以及台南官田還存在少量的野生族群。

0
台北赤蛙。 照片來源:阿里磅生態農場提供

交付環資 期待更多人參與濕地守護

阿里磅生態農場創辦人王德昌管理農場20餘年,為繼續傳承「定存大自然」的理念,於2022年1月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簽訂管理契約,將農場交付環資經營管理。

環資長期關注環境議題並推動民間保護區(環境信託),自2005年開始便與阿里磅生態農場合作導入生態工作假期,邀請大眾以及企業志工參與棲地維護工作。

期待環資以長期推動環境信託及棲地保育議題的推廣經驗,讓更多人認識並了解阿里磅的故事以及其保育的重要性。王德昌也期待未來有更多人一起參與土地守護運動,創辦另一個阿里磅。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保留90%給自然 阿里磅農場「定存大自然」計畫守護北海岸淡水濕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行政院提修正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嚴加打擊IUU。圖為示意照。 圖/Unsplash

經濟委員會通過《遠洋漁業條例》修正條文 有望杜絕非法漁獲上餐桌

2024/04/18
地震對樹木造成的損害不僅僅是樹幹或樹根斷裂,還會改變土壤結構、養分以及水文條件,...

研究:不只震斷樹 地震改變森林水文 影響可達20年

2024/04/15
德國力推配有儲能系統的屋頂太陽,能在不同的時段都用到光電。 圖/Grammer ...

德國家用儲能成長強勁 總容量可望超過抽蓄水力

2024/04/07
電價調整方案,不只工業用電、民生用電各級距都將調升。 圖/freepik

20年電價回顧:民生低段電價16年未調漲

2024/04/03
傳統的Stanley杯主打戶外風,維持良好品牌形象,但銷量有限。 圖/Pexel...

為一生而買或為潮流而買? 彭博:Stanley環保杯已成過度浪費象徵

2024/04/02
迦納首都阿克拉(Accra),這裡聚集數百家電子產品小商店,店家會拆解損壞的電子...

說好的回收呢?聯合國:全球電子垃圾達6200萬公噸 僅22%妥善回收

2024/03/31

最新文章

近日有民眾組團赴模里西斯共和國旅遊,拍下與抹香鯨共游及觸摸畫面。 圖/取自杜承哲...

出國玩時觸摸抹香鯨拍照?海保署:小心觸犯當地法律

2024/05/02
氣候監測組織發布報告指出,歐洲是暖化最快的大陸,其氣溫上升速度約為全球平均水平的...

最新報告:極端氣候全球損失143億歐元 數十萬人受影響

2024/05/02
七股潟湖是全台最大潟湖,也是牡蠣重要養殖區,近年陸化嚴重,南市府投入經費疏濬潟湖...

全台最大潟湖淤積嚴重…漁民憂危及生計 南市投1200萬復育

2024/05/02
學者指出到2050年全球會有70%的人是會住在都市,屆時剩下的30%人口是否能栽...

垂直農業無須灑農藥、省水95%,為何無法普及?

2024/05/01
溫哥華市成了加拿大第一個管制建築物碳排放量的城市。 圖/shutterstock

全球首例!加拿大溫哥華管制建物碳排 違規將處高額罰款

2024/05/01
有民眾在花蓮市拾獲1隻台灣狐蝠寶寶,通報林保署花蓮分署,是台灣首例救援案例。花蓮...

民眾拾獲台灣狐蝠寶寶 花蓮展開全台首例幼蝠救援

2024/04/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