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海洋破高溫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7月初是史上最熱一周

2023/07/18 環境資訊中心 謝明珊

夏天才剛開始,全球高溫頻頻破紀錄。世界氣象組織(WMO)於7月10日一連報告數個紀錄,根據初步數據,7月第一周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周;6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海洋也躲不過熱浪,5月和6月的全球海面溫度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南極海冰面積在6月達到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同期新低。

0
2023年的夏天,高溫頻頻破紀錄,各地尋找降溫方式。 圖片來源:世界氣象組織(WMO)

7月初高溫頻破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WMO)引用日本氣象廳的第三代再分析數據(JRA-3Q)的初步資料指出,2023年7月7日全球平均溫度達17.24℃,刷新歷史紀錄。比起強聖嬰年2016年8月16日創下的16.94℃紀錄,高出了0.3℃。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剛在6日發布報告,今年6月是有紀錄以來最炎熱的6月,比1991-202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5℃,也打破了2019年紀錄。

WMO表示,北美、歐洲、亞洲和澳洲東部都經歷了高溫,但並非全球都如此,澳洲西部、美國西部和俄羅斯西部就比平常更涼爽。

美國《CNN》7日報導,伍德維爾氣候研究中心(Woodwell Climate Research Center)資深科學家法蘭西斯(Jennifer Francis)指出,月初的高溫紀錄可能是10萬年來最熱,這是一件大事。

格蘭瑟姆氣候變遷與環境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的專家指出,夏季才剛開始,聖嬰現象還在持續。這些高溫紀錄可能很快就被打破。

0
WMO12日在推特上發表最新氣溫,顯示全球高溫仍在持續。 圖片來源:WMO推特

海面溫度跟海冰也創紀錄

海洋高溫也寫下新紀錄,世界氣象組織指出,5月和6月的全球海面溫度都創下歷史同期新高,南極海冰面積也創下有衛星觀測紀錄以來6月的歷史新低,比平均低了17%。

WMO指出海洋表面的高溫會影響漁業分佈和海洋環流,進一步影響氣候。暖化的能量深入海洋系統,影響將延續數百年。

WMO世界氣候研究部門負責人斯帕羅(Michael Sparrow)表示,北大西洋未曾有過這樣的高溫,需要特別關注。隨著北大西洋暖化,颶風和熱帶氣旋發生的可能性會越來越高,連帶影響西非的暴雨乾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警告,氣候變遷已失控,如果繼續拖延必要的關鍵措施,可能會演變成大災難。

0
WMO引用日本氣象廳初步資料指出,7月7日全球平均溫度達17.24℃,刷新歷史紀錄。 圖片來源:WMO

參考資料

世界氣象組織(2023年7月10日),Preliminary data shows hottest week on record. Unpreceden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Antarctic sea ice loss

CNN(2023年7月7日),This week's record-breaking global temperatures are likely highest in 'at least 100,000 years'

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2023年7月6日),Copernicus: Record North Atlantic warmth– Hottest June on record globally

衛報(The Guardian,2023年7月7日),UN says climate change ‘out of control’ after likely hottest week on record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陸地海洋破高溫紀錄 世界氣象組織:7月初是史上最熱一周

延伸閱讀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近40°C創新高-「猛暑日」籠罩日本,沒事別外出

>>科學家:聖嬰現象比預期提早來…暖化再加溫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行政院提修正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嚴加打擊IUU。圖為示意照。 圖/Unsplash

經濟委員會通過《遠洋漁業條例》修正條文 有望杜絕非法漁獲上餐桌

2024/04/18
地震對樹木造成的損害不僅僅是樹幹或樹根斷裂,還會改變土壤結構、養分以及水文條件,...

研究:不只震斷樹 地震改變森林水文 影響可達20年

2024/04/15
德國力推配有儲能系統的屋頂太陽,能在不同的時段都用到光電。 圖/Grammer ...

德國家用儲能成長強勁 總容量可望超過抽蓄水力

2024/04/07
電價調整方案,不只工業用電、民生用電各級距都將調升。 圖/freepik

20年電價回顧:民生低段電價16年未調漲

2024/04/03
傳統的Stanley杯主打戶外風,維持良好品牌形象,但銷量有限。 圖/Pexel...

為一生而買或為潮流而買? 彭博:Stanley環保杯已成過度浪費象徵

2024/04/02
迦納首都阿克拉(Accra),這裡聚集數百家電子產品小商店,店家會拆解損壞的電子...

說好的回收呢?聯合國:全球電子垃圾達6200萬公噸 僅22%妥善回收

2024/03/31

最新文章

屏東縣萬年溪溼地群,海豐濕地成功復育水雉,數量由2018年僅4隻水雉,如今復育繁...

外來種琵琶魚入侵…屏東海豐濕地用生態工法 1年清出上千隻

2024/04/29
來自全球175國的談判代表將從今天開始就一項減少塑膠污染的全球條約進行談判。從山...

聯合國《全球塑膠公約》談判 回收、禁止和創新都重要

2024/04/29
全球暖化導致歐洲夏季愈來愈炎熱之下,對健康引發的後果尤其嚴重。 圖/shutte...

高溫天數破紀錄!歐盟研究:「極端熱」成頭號氣候威脅

2024/04/28
北投酸性溫泉廢水排放到河川,造成圳溝魚蝦死亡,農田也遭汙染。 圖/shutter...

溫泉水汙染農田…北投年排1200萬噸廢水 環團籲修溫泉法

2024/04/28
荔枝椿象是國內果樹荔枝害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去年首次舉辦...

害蟲變「美食」!荔枝椿象造成果農損失 林保署做成鹽酥料理

2024/04/27
綠色和平發布減塑調查結果,近8成8民眾同意塑膠減量。示意圖。 圖/shutter...

近9成民眾同意減塑!綠色和平盼立法 用減塑跟上世界

2024/04/2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