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 環團:合理調漲應要引導節約用電

2023/03/28 環境資訊中心 李蘇竣

經濟部3月17日召開上半年電價費率審議,決議4月起產業電價調漲17%,住宅用電每月700度以上調漲3%、1000度以上調漲10%。此波電價平均漲幅11%,住宅用電約影響93萬戶,占整體7%。經濟部強調,調漲是受國際燃料成本上升影響,審議過程皆有考量對民生衝擊。環保團體表示,認同電價調整的必要,但應要引導出節約用電的效果。

全球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影響發電成本,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決議調漲上半年電價,4月1日...
全球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影響發電成本,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決議調漲上半年電價,4月1日實施。 圖片來源:資料照,台電提供

電價平均漲幅11% 住宅民生調漲影響約7%

經濟部3月17日召開今年第一次電價費率審議會,經濟部表示,考量燃料價格攀高已造成台電巨大經營壓力,應適時調整電價反映成本。因此審議會決議,上半年(4月至9月)平均電價為3.1154元/度 ,平均電價漲幅約11%,於4月1日開始實施。

經濟部說明電價調整對象,針對高壓及特高壓產業用電大戶調漲電價17%,低壓產業用戶以内需、微中型企業為主,調漲10%。產業用電平均從每度2.91元調整至3.38元,平均漲幅約14.2%。

住商方面,住宅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不調整、小商店1500度以下也不調整。住宅每月用電1001度以上調漲10%、用電701度~1000度者調漲3%;小商店則是每月3001度以上調漲5%,1501~3000度微調3%。住宅調漲約影響93萬戶,占整體7%。

另外,為照顧學生上課環境,學校(幼兒園至大專院校)電價不調整,用電弱勢如農漁業也不調整。

各級距住商電價漲幅。 圖片來源:經濟部提供
各級距住商電價漲幅。 圖片來源:經濟部提供

環團籲淘汰化石燃料 減少台電連年虧損

俄烏戰爭以來,全球燃料成本大幅上漲,根據去年9月電價審議會的檢討資料,合理電價應達到平均每度3.9805元,換算漲幅高達39.87%,與本次實際漲幅落差懸殊,預期今年台電將繼續虧損。台電今日說明,電價調整後,預估到年底可增加600億元收入,但實際虧損狀況還要看未來燃料價格走勢。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本次電價審議會討論有數個面向,首先要考量全民的用電品質,必須讓台電維持良好營運穩定供電,另外也有顧及減少民生衝擊、穩定物價等精神。

綠色和平認為,台灣長期補貼依賴化石燃料,導致電力市場扭曲、能源轉型過慢,才無法抵擋這波國際燃料價格飆漲。綠色和平呼籲台灣企業用電大戶,加速投入自主開發綠電,政府也應將補貼轉向再生能源,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才能避免未來更大幅度的電力成本飆升。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明本次電價審議會決議。 攝影:李蘇竣
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說明本次電價審議會決議。 攝影:李蘇竣

漲價後節電成果顯著 證實電價促進節能

回顧上一次調整電價是在去年2022年7月,平均漲幅8.4%。經濟部統計,調漲至目前節電約6.3億度,光住宅用電就節省了1.6億度,效果顯著。台電表示,希望藉由今年度的調漲將節電思維延伸至每月700度用戶。

經濟部這次也給予產業用電優惠,若去年下半年(2022年6月至12月)用電減少超過10%的用戶,給予調幅減半,初步統計有1.9萬戶受惠,多為飲料業、紡織業。

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表示「節電」就是電價調整的目的之一,呼籲企業用電大戶提升節電率,若能將節電率提升至全台平均的2%,可大幅抵銷電價調漲對生產成本的衝擊,更有助台灣產業邁向淨零轉型。

環團強調,電價作為反映環境外部成本及調節社會能源需求的政策工具,合理的調漲應要能引導節約用電,認同本次調整的必要,但也呼籲完善減少民生衝擊的配套措施。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為: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 環團:合理調漲應要引導節約用電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Scania Taiwan總經理Michaela Boye(柏明希)。 攝影:劉...

純電大貨車首度帶進台灣 瑞典商Scania台灣總經理柏明希如何看綠運輸未來?

2023/06/07
拜登28日對外說明美債達成協議。不過,協議內容還要通過國會才能生效。 圖片來源:...

美債危機有解 拜登綠能補貼掀起保衛戰

2023/06/06
植光步道空拍照。 圖片來源: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夜間植物園為穿梭行人打光 植光計畫植人都得益

2023/06/05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最新文章

阿根廷女孩 Aigul Safiullina 是零浪費生活的追隨者之一,她在多年...

零浪費生活可行嗎?阿根廷女孩一個月只製造一個玻璃罐的垃圾,卻開始懷疑為什麼設定目標讓自己不快樂

2023/06/08
德國館變身大型工作室,觀眾將可看見德國人如何運用創意,將去年威尼斯藝術展留下的廢...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德國館「什麼也沒帶來!」落實「零排碳」目標

2023/06/07
花蓮40名潛海戰將潛入石梯坪海底,清除44公斤垃圾。 圖/花蓮縣政府提供

世界海洋日特別行動!花蓮40名潛海戰將前進石梯坪清除44公斤海廢

2023/06/07
Uber Eats在紐約與DeliverZero合作推廣循環餐具,提供消費者友善...

打擊一次性餐具使用!在紐約點Uber Eats也能用「環保餐盒」

2023/06/06
新北市環保局將於6月起辦理海洋環境系列活動,包括6月5日號召「潛海戰將」於瑞芳蝙...

AI技術結合淨海工具! 新北邀民眾一起清垃圾愛護海洋

2023/06/05
自比利時根特市 2017 年實施了新的交通規劃後,當地居民明顯感受到城市變得更加...

比利時城市根特執行「無車城市」3 年後,市民回饋:城市的美好變成理所當然

2023/06/0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