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禁用塑膠杯政策上路!光靠使用紙杯,真的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因應國際趨勢並落實減塑政策,環保署訂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辦法》,規定在2024年底前,各縣市皆須規畫飲料店限用一次性塑膠杯的制度,而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率先宣布12月1日起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可謂全國推動減塑政策上的一大里程碑。在施行減塑政策的同時,許多餐飲業者紛紛表示已經備好紙容器來因應這個改變,然而紙製容器真的比較好嗎?
其實禁止使用特定材質製品的法規在環保歷程上並不罕見,但這類型的禁用規範往往會衍生其他環境問題。例如,美國舊金山在2007年公告禁用塑膠袋,然而在政策施行後,舊金山的紙袋消耗量卻比過去增加了四倍,平均一年使用了八千四百萬個紙袋。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台南在2012年公告禁用保麗龍杯,是全國第一個禁用保麗龍杯的都市,但長期關注海洋廢棄物的環保團體針對台南沿岸的海廢進行調查,發現保麗龍製品的確少了很多,不過紙製、塑膠製等其他材質的飲料杯卻都增加了。
我們都知道紙的製造過程需要砍樹、大量用水,並使用強力漂白劑等化學藥品來製造紙漿,而紙杯在製造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不一定比塑膠杯少,尤其為了防水,紙杯的內側勢必會有一層塑膠淋膜,同樣有塑膠微粒溶入食物中的風險。事實上,紙並沒有比塑膠天然多少,紙製品的環保光環其實是一個迷思,在許多情況上不一定如此。
因為工作關係,我常常需要參加各類型會議。每次看到紙餐盒,總是會習慣地把盒上印的宣傳文字讀過一遍,有時候會發現紙餐盒上印著很令人疑惑的標語,像是「紙餐盒是最環保的包裝」、「請多使用紙餐具,以避免二次公害」等,看了這些標語總覺得好氣又好笑,彷彿用紙容器就能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一樣,況且若民眾誤以為紙容器沒有環境危害,可能會造成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讓實際上的總使用量不減反增。
目前寫在紙餐盒上的環保標語,正確來說應該要改成警語,寫成:「紙餐具的製造會產生二氧化碳,紙餐具內側含有無法回收的塑膠淋膜,請減少使用」這樣才能達成環保教育的效果,也能避免紙餐盒的濫用。
減塑政策勢在必行,眼下用紙製容器的確能減少塑膠製品的用量,但從長遠的觀點來說卻完全無法解決廢棄物和資源耗竭的問題。為了避免民眾對材質產生迷思及減少誤會,除了禁止單一材質外,提出對一次性用品的完整規範並透過正確的環保宣導、環境教育來改變消費行為,更是我們未來該繼續努力的方向!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