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梨泰院踩踏悲劇 學者籲:選舉造勢也要留安全通道

2022/10/31 聯合報/ 翁至成、鄒尚謙、楊湛華

南韓首爾梨泰院是著名的夜生活鬧區,今年萬聖節適逢週六假日。當晚一場大型活動吸引逾10萬人聚集,但因人潮過多、巷子太窄小,路線完全壅塞,不幸在晚上10點多,不明原因引爆大規模踩踏事件,造成至少154人死亡(截至10/31 9:00)。

面對這樣的踩踏事故,我們該如何自救?未來又該如何防範?

0
南韓首爾梨泰院舉行的萬聖節派對意外。 法新社

消防員:保護頭頸避免人潮

大批人群移動,發生人擠人推擠、推倒、踩踏悲劇時,被稱為「踩踏事故」,對此,新北市一名不具名的消防員表示,群眾移動時,首先要留意腳步、重心蹲低,並保護好頭頸部。

該名消防員繼續說,若開始有推擠,可以把雙手交叉,或把包包等物品擺在胸前,製造一個緩衝,以保護胸腔;若推擠過大,建議跟身邊民眾「手勾著手移動」,才不容易被撞倒、跌倒。

不過,他補充說,梨泰院事件目前發生原因還不清楚,又地形特殊,還要釐清是否真的是踩踏事故,根據當時拍攝的影片,梨泰院事件確實有大批群眾,「但完全動彈不得,根本沒有辦法踩踏」。

他表示,大批人群因為恐慌,試圖逃離,雖可說是踩踏,但實際上,梨泰院事件死者並不是真的被踩死,而是死於推擠、呼吸不到空氣的「窒息」。

針對梨泰院事件,台灣人要如何防範,他最後建議,人潮過多的地方就不要前往,並且著重「事前預防」,如交通管制、場域安全、人數控管等,才是真的防患未然。

醫生:注意自身的呼吸道暢通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療整合科醫師姜冠宇表示,在人潮非常擁擠的情況下,本就容易受傷,尤其是肋骨的部位,容易因為人群擠壓而被壓斷,也可能在四周人群各方向移動的狀況下,四肢就被擠壓成不符合人體工學的角度,造成骨折、斷裂。

「創傷現場,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呼吸道暢通」,姜冠宇說,人多空間就變少,相對氣體也減少,加上很多人都在急促呼吸,現場的氧氣就迅速耗光;所有的急救現場都基本要求都是保持呼吸道暢通,氧氣不夠的狀況下,就可能產生頭暈、嘔吐、胸悶,甚至最後窒息。

若民眾在出門參與活動時,也遇到了人潮壅擠的情況,姜冠宇說,頭頸部務必要保護好,並且注意自身的呼吸道暢通,四肢盡量靠向軀幹固定,避免手腳在人潮中被壓擠受傷,維持身體的平衡,不要讓自己處於容易被推倒的狀況。若觀察有危險,可能的情況下往角落移動,等待人潮散去後再移動,不幸遇到踩踏事件,也盡量冷靜等待救護人員前往協助。

學者籲:選舉造勢也要留安全通道

學者分析,活動現場水泄不通,沒留安全通道導致延誤警消搶救,是致命主因之一,而我國九合一大選即將到來,各政黨、候選人及地方政府也應落實群聚活動安全管理,明確標示動線、出入口,避免憾事發生;也有消防指出,網傳「搏擊」自救法僅能參考,應從源頭預防。

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王伯頎指出,從安全管理的角度分析,梨泰院是第一次舉辦大型萬聖節活動,且具有窄巷、斜坡、鄰近地鐵出入口等風險因素,加上地板可能有酒水,比較濕滑,短時間人潮也多,若不慎滑倒容易導致骨牌效應,許多人是被壓到窒息,顯示散場時若無適當管理,十分危險。

王伯頎表示,國內大型演唱會、宮廟遶境活動、政治活動等也常人山人海,現場人擠人、只能小碎步前進,進出困難;最近選舉將近,勢必會有更多大型造勢場合,更需要制定相關安全計畫。他舉例,梨泰院事件就有救護車、警察被擋在人海之外,延誤黃金救援時間,若有保留緊急通道就不會發生憾事。

王伯頎說,我國內政部、地方政府雖然都有大型群聚活動安全管理相關法規,但規範模糊,僅要求主辦單位應提報容納人數、劃定區域、出入、疏散、救援等動線等安全及交通維護計畫,但沒有具體控管標準跟規範措施,自己往年參加各大造勢活動,散場時也都沒有任何疏導作為,呼籲主辦單位除了應事前設計外,也應有義務透過傳媒、文宣揭露平面圖、動線圖告知民眾,以減少亂竄的風險,並預留緊急救援通道。

至於網傳友消防員建議以「搏擊」姿勢因應,桃園市三民消防分隊高級救護技術員張詠翔表示,舉凡宗教、體育、節慶及政治等人群群聚的場合,都容易發生「群聚災難」,踐踏只是其中之一,最常見的死因是倒地後胸壁壓地窒息,消防員並沒有相關自救訓練,因此相關「自救技巧」僅供參考,學術文獻大多建議從預防做起,例如事先規畫好動線、做總量管制等。

參考資料

>>梨泰院事故153死如何自救? 消防員:保護頭頸避免人潮

>>梨泰院事件151死 醫籲非常擁擠現場要做到一件事逃死劫

>>梨泰院事件至少151死 學者籲:選舉造勢也要留安全通道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在3月20日春分時節,上海商銀響應「為地球種一棵樹」計畫,與聯合線上、社會企業及...

上海商銀發揮永續金融價值 為地球種樹實踐共好初心

2024/04/19
SSDC澄毓綠建築設計顧問、聯合報系《倡議家》攜手,共同舉辦「SSDC澄毓15 ...

【倡議圈活動】發展「淨零建築」,澄毓:台灣具備這項優勢!同時創造全台「碳中和會議」首例

2024/04/18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表示,今年1~11月歐盟所掛牌的新車中,各類電動車款已占據近半...

歐盟掛牌新車 電動車占半!但分析師憂美中夾擊

2024/04/18
新加坡交通部長徐芳達今天在一場航空峰會上說,新加坡作為航空樞紐,將自2026年起...

新加坡拚減碳! 2026起要求用永續航空燃料

2024/04/18
新加坡政府規定,12月起雇主須提供員工彈性工作安排選項。 圖/路透社

周休三日成真?新加坡新指引 勞工能要求彈性上班

2024/04/18
受困圍籬的草鴞,翅膀拉傷,歷經三個月照顧後,草鴞復原良好,成功野放。 圖/屏東縣...

抓老鼠能力OK!受困瀕危草鴞復原良好 3個月後成功野放

2024/04/18

最新文章

受困圍籬的草鴞,翅膀拉傷,歷經三個月照顧後,草鴞復原良好,成功野放。 圖/屏東縣...

抓老鼠能力OK!受困瀕危草鴞復原良好 3個月後成功野放

2024/04/18
巴黎是第1個宣布碳預算的奧運主辦城市。 圖/freepik

巴黎奧運夠減碳嗎?研究:具建設性但仍不足

2024/04/18
2023年全台海岸廢棄物約940噸,但海底垃圾的數量多寡? 圖/shutters...

農廢為何沉入海?海大團隊與阿洋船長合作 尋找海洋農廢源頭

2024/04/17
花蓮縣卓溪鄉近年台灣黑熊出沒頻繁。台灣黑熊示意圖。 圖/林務局提供

布農文化「獵捕黑熊」是禁忌 頭目:不會用獵具傷害黑熊

2024/04/17
入冬至今氣候異常,2月出現高溫,中南部荔枝、龍眼樹無法順利開花結果,收成量大減。...

氣溫忽冷忽熱 嘉義荔枝收成量剩3成

2024/04/16
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緊臨基翬海域,可能直接衝擊這塊海域的珊瑚礁生態。 圖/郭兆揚攝...

恐衝擊保育類珊瑚 台東「寶盛水族生態遊樂區」補正案再審

2024/04/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