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回收垃圾反而變更多? 芒菓丹「不丟棄」循環法則
成長於1980年代的人們或許還記得,當年台視熱門影集《百戰天龍(MacGyver)》。影集主角「馬蓋先」,僅憑一把瑞士刀,結合豐富的化學、物理知識和膽識,將平凡無奇的物品,打造成化險為夷的救命法寶,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深深吸引許多粉絲。「芒菓丹」創辦人林澤嵐也是其中之一。
「那時馬蓋先是偶像啊,大學選了東海化工系。」林澤嵐笑說。後來,他確實也如偶像一般,運用現有條件,以紮實的專業知識與經驗,突破資源回收的既有模式,成立了「芒菓丹」(取自台語讀音「免閣擲」(bián koh tàn),致力於打造讓消費者不必再丟棄任何一樣產品,真正實踐資源循環再利用的創新企業品牌。
從2019年12月,推出全台第一個可以不用再丟的再生循環展示櫃、貓跳台。2020年4月,又推出防疫隔板。林澤嵐開創出「生產者主動收回」的逆物流,及「以租代買」循環經濟模式,正一步一腳印,改變著資源回收思維及產業趨勢。
資源回收一直做 為什麼垃圾還是越來越多?
「世界上沒有垃圾,所有的東西都是資源。」林澤嵐表示。會這麼說,來自他踏入資源回收產業後,長期觀察的結論。他發現,同事整天辛苦分類、揀選,但垃圾沒有變少,流入大自然的情況還越來越嚴重。為什麼?原因出在生產端並未考慮後端回收。許多標榜可回收利用的商品,實際上卻無法、或是必須花很多力拆解,不符成本,只能當一般垃圾處理,造成垃圾持續增加。
「大家都認為丟很正常,這是我們被教育的,反正有人會收,但現況是回收體系無法消化生產的東西。」林澤嵐說,一樣產品在最初設計之時,就決定了該資源最終的走向。看到可利用的資源,變成環境負擔,實在很可惜。當時,他心裡萌生念頭——有沒有可能,製造出來的產品不需丟棄?一個起心動念,一連串嶄新的嘗試和改變就此啟動。
跳脫線性經濟思維 資源循環不息
開闢新產業結構的任務維艱,無法一步到位。於是在成立芒菓丹之前,林澤嵐先創業,他向半導體廠買裝晶圓的盒子,還原利用後賣給塑膠廠,再製成各式各樣產品。「那些都是很好的材料,但一開始都當廢棄物處理」,重新賦予再生材料價值,打造一套完整的「製造—回收」體系後,他才開始推品牌。
奠定製造端的再利用能力,也掌握了原料,接下來就是面對消費者,如何達到購買產品卻不用丟的資源永續循環呢?
如果是傳統購買行為,消費者買斷產品後,製造商無法掌控資源去處。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循環經濟,也仍遵循線性經濟流程,僅做到去化,沒做到循環。環保產品越來越多,消費者也越搞不清楚,環保產品變成價格競爭,跟一般產品沒兩樣。
所以,芒菓丹推出「以租代買」和「逆物流」回收策略,改變了整個商業模式。林澤嵐解釋,「我不像一般的生產者,不斷購買新料,而是以租代買,資源回來後再成為我的原料,剩下加工成本。這之中創造的收益,是永續的。」
「我們想確保資源能不斷循環利用。循環再利用不稀奇,重點要做到『確保』!我要做出差異化,就是做到『確保』,不能大量賣產品給消費者,因此也必須改變消費者的習慣。」
疫情爆發 逆勢開創防疫市場
為了讓消費者體會以租代買的好處,同時落實產品全循環理念,芒菓丹在產品設計上煞費苦心。先是開發了模組化展示櫃,層板製造使用再生料,支柱則用廢鋁罐,報廢時,這些資源隨時可還原成料。這款產品非常適合展場短期租賃需求,競爭力十足。
但隨著疫情爆發,頓失市場,林澤嵐正思索如何突破困境時,看見了「防疫隔板」熱潮,轉個彎將展示櫃層板改成防疫隔板。他回憶:「當時市場需求大,價格被炒很高,疫情結束後又用不到,購買並不划算。所以當我們推出後,我們租金便宜(一個月三、四十元),立刻吸引到很多大型餐飲業者在全台各地使用。我們又順勢推理念,讓大品牌認識循環經濟,不需要產品時,不用再丟它。我們負責回收,改變了原本的消費行為。」
在這場變革,消費者是最關鍵的一環。林澤嵐表示,芒菓丹運用「讓你不用丟」這最淺白的方式,讓消費者直接體會資源是可以循環的,自覺地選用再生料,就能帶動製造商在產品設計上作出相應改變,促進回收再利用。
透過產品創新,推展新的資源再利用模式,逐步帶領大家釐清垃圾只增不減的癥結點,解決問題時才會事半功倍。林澤嵐說,芒菓丹正在研究如何取代網購一次性紙箱,推出循環箱包材。「用傳統線性經濟架構來看,會覺得取代紙箱是不可能的。必須轉換及跳脫過往思維,才能真正進入循環經濟。」
「世界上沒有垃圾,所有東西都是資源。」他再次重申,端看如何以宏觀角度來思考、運用。在資源回收再利用領域,林澤嵐和芒菓丹正如同馬蓋先,挑戰現況,解決問題,不停翻轉一般人的侷限框架——那不是超能力,卻總能讓人超乎想像,看見充滿希望的可能性。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