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氣候變遷能賠償?研究:5大碳排國致全球損失$6兆

2022/08/01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陳文姿編譯、許祖菱審校

近年較小和較貧窮的國家在國際氣候峰會上努力提出「損失和損害」(loss and damage)資金的概念。他們訴求較早工業化、歷史碳排較多的富裕國家,應承擔氣候變遷第一線國家遭受的財務損失。不過,富裕國家通常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想法。

歷史排碳較多的國家應負多少責任?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科學家7月發表新研究,分析排碳大國對其他國家經濟的影響。結果發現,美、中等五大碳排巨頭共造成全球近六兆美元的損失。作者認為,這項研究可作為氣候責任損失賠償的科學依據。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會場周圍訴求為氣候造成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
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會場周圍訴求為氣候造成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提供財力支持。 圖/UNclimatechange /Flickr(CC BY-NC-SA 2.0)

根據這份發表在《氣候變遷(Climatic Change)》期刊的研究,氣溫升高會導致作物、勞動力或工業產量下降,進而影響經濟活動。研究評估了每個國家自1850年以來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以及對氣候變遷的貢獻度,藉此計算個別國家碳排量對他國造成的經濟損失。

美聯社》根據研究報導,美國在1990年至2014年間的排碳造成超過1.9兆美元的損失,對委內瑞拉、巴西、印尼和印度個別的影響均超過1000億美元。除了美國外,前五大排放國還包括中國(1.8兆美元)、俄羅斯(1兆美元)、印度(0.8兆美元)與巴西(0.5兆美元),五國總計造成全球6兆元損失。

獨立報報導,排放量最高的十個國家為上述的五個加上印尼、日本、委內瑞拉、德國和加拿大,前十大占總損失的2/3以上。

研究指出,受影響最大的通常是熱帶國家,這些國家原本就很熱,暖化進一步推升其氣溫,造成經濟損失。以人均計算,受美國排放量影響最大的國家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茅利塔尼亞和沙烏地阿拉伯等沙漠國家。在研究的25年(1990-2014年)區間中,僅美國的排放量就可能使這些國家的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下降約2%。

《美聯社》根據研究報導,美國在1990年至2014年間的排碳造成超過1.9兆美元...
《美聯社》根據研究報導,美國在1990年至2014年間的排碳造成超過1.9兆美元的損失。 圖/Unsplash

有些國家受到氣候變遷負面的影響,但較冷的國家卻可能因此受益。研究也指出,美國的排放量可能提高了蒙古、芬蘭、俄羅斯和冰島等國家的人均GDP。

「氣候責任損害賠償是否有科學依據?研究結果顯示答案是肯定的。」達特茅斯學院博士生、該篇研究的作者卡拉漢(Christopher Callahan)說。

作者補充,氣候變遷的潛在收益高度集中在某些國家,並不能抵銷其他國家遭受的損失。此外,這項研究只關注全球暖化的影響,並未納入化石燃料的其他影響,如空氣污染。

參考資料

>>獨立報(2022年7月13日),US carbon emissions have caused nearly $2tn in climate-related losses to other countries, study finds

>>美聯社(2022年7月13日),Rich nations caused climate harm to poorer ones, study says

本文授權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氣候變遷也能損害賠償? 美研究:五大碳排國家致全球損失6兆美元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資訊中心」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成立。我們相信,任何改變行動都源自於「知道身邊發生什麼事」開始,因著打動人心的那篇文字所乘載的資訊和情感而產生共鳴、轉化。唯有資訊公開、普及,並透過社會大眾參與,方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臻至永續發展。

作者文章

過往理事會與歐洲議會達成協議的表決通常只是形式。歐洲媒體以這張照片說明德在禁售燃...

法國強推「粉紅氫」入法 歐盟提高再生能源占比進程陷僵局

2023/06/02
海牙地方法院正式宣判殼牌控股母公司應於203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至2019...

氣候訴訟衝擊股價! 英研究:公司價值平均下跌0.41%

2023/06/01
Seaweed Generation機器人AlgaRay的示意圖(黃色魟魚外型)...

大西洋馬尾藻失控成災 新創公司擬用機器人將海藻沉入海底固碳

2023/05/31
巡護隊在海上巡航賞鯨時,若發現有異常情況會立即協助通報及蒐證。 圖片來源:海保署...

「友善賞鯨2.0」開跑 今年增標章考核、加大解說品質和海上巡護力道

2023/05/30
電器產品維修不易而且價格高,讓許多消費者轉而購買較廉價的新品。 圖片來源:Max...

奧地利鼓勵物品「能修就修」 一年發出56萬張維修券反應熱烈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最新文章

國際旅遊平台列台南為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圖/台南市觀旅局提供

台灣之光!台南入選全球10大永續旅遊目的地

2023/06/03
敘利亞庫德族男孩 Aylan Kurdi 在搭船逃難途中不幸溺斃,其遺體倒臥在海...

「我們只想活得像個人!」撕掉刻板標籤,藏在難民故事背後的吶喊

2023/06/02
圖/ChopValue提供

免洗竹筷變身室內藝術!加拿大B型企業擺脫一次性文化

2023/06/02
隨著環保政策及地球永續的觀念普及,自備環保購物袋的風氣也愈來愈盛行,卻讓外界開始...

使用塑膠袋反而對環境影響最小?環團:重點在於「重複使用」及「消費行為」

2023/06/01
根據世界城市文化論壇(World Cities Culture Forum)的數...

巴黎夏天「熱死人」 面對極端高溫花都如何調適?

2023/05/31
小獸書屋在2022年底為慶祝週年慶舉辦盲書計畫,讓讀者可以以無差別的眼光看待每本...

打破封面束縛!小獸書屋開啟「不賣封面只賣書摘」的盲書計畫

2023/05/30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