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二手衣不是只能燒掉-做成煞車皮、綠建材都可以

2022/06/28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舊衣回收再利用,其實不只是上網拍賣而已。學者指出,現在經工業製程,已可做為汽車內門板、煞車皮等;也有業者研發「衣纖木」做為建材,陸續與不同品牌推出合作的產品。

示意圖。圖為聖地牙哥美術館展品,用二手衣物做成的雕塑。  路透社
示意圖。圖為聖地牙哥美術館展品,用二手衣物做成的雕塑。 路透社

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暨紡織工程研究所教授鄭國彬告訴中央社記者,人造纖維的耐久性高,如大部分雨傘就是尼龍材質,可以用10年以上。台灣在聚酯和尼龍的生產量,分別都在全世界排得上前3名。

鄭國彬指出,人造纖維回收再製後,現在也有許多工業層面的應用,如汽車內門板,就可以透過回收纖維加上樹脂等方式再製,這樣的做法也能幫助汽車製造業未來邁向淨零路徑上,達使用回收料源4%至50%的目標。

什麼樣的材質才具有回收價值?鄭國彬認為,其實應該由最終端的用途來評估。舉例來說,警察執勤所穿的防彈衣在報廢後,將其中的一種纖維分解處理後,可再與其他樹脂混合製成煞車皮,不單是汽車,連航空飛機都可使用。

另外,鄭國彬提到,在環境保護上,也可以將纖維製成不織布檢保護土壤樹木,埋於地底或是邊坡防止坍塌,這種做法通常還會在不織布的覆土上植草或是樹木,最初可以幫助植物生長固定,在生根之後也能夠穩固土壤。

除了這些用途,舊衣也能做成綠建材。雄材大智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正雄說,目前研發出「衣纖木」,經檢驗能夠耐濕、不易膨脹,已經做為部分公共建材使用。

曾任職中研院鑽研生物醫學領域的林正雄,創立「雄材大智」新創團隊,找出舊衣變成建材...
曾任職中研院鑽研生物醫學領域的林正雄,創立「雄材大智」新創團隊,找出舊衣變成建材的技術,要解決現況的舊衣回收鏈痛點。 圖/陶滸攝影

林正雄告訴中央社記者,最初的發想是看見近年舊衣回收量愈來愈大,但銷貨量卻逐年減少,甚至因為疫情影響,大多數回收衣還是進焚化爐燒掉;因此研發過程中一直與桃園的舊衣回收廠合作,希望找到新的出路。

林正雄解釋,如果不能將這些再製品再利用,也等於只是延後焚燒的時間而已,因此下定決心要讓這些舊衣物再生;考慮衣料纖維的特性,在衣物中柔軟,但相比木材卻又十分堅韌,因此決定朝舊衣物再製成建材出發。

林正雄提到,現在的成品可製成戶外公共設施,如步道、長椅等;相較於現有的木材,在長時間雨淋、泡水後易有膨脹、變形的情況,在實驗的過程中,曾將衣纖木泡在溫水中90天都不會膨脹、變形。

最重要的是,林正雄強調,若以衣纖木製成的物品損壞,還能100%再進入回收、製成的體系中,不會造成任何浪費,也可做為綠建築的素材。目前已與不同品牌商的計畫正在執行。

「衣纖木」把難搞的混紡舊衣、尿布邊角料,變成比原木耐用的建材。 圖/雄材大智提供
「衣纖木」把難搞的混紡舊衣、尿布邊角料,變成比原木耐用的建材。 圖/雄材大智提供

延伸閱讀

>>這塊木板用衣服做的-雄材大智讓「舊衣變木材」!

>>堆成山的二手衣-智利沙漠「被快時尚災難淹沒」

>>二手衣去哪?-大學生到府收衣,再幫你高質感轉賣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寶特瓶別丟!10個環保創意DIY 變身廚房陽台好物

2023/11/30
歐盟明年起將對航向歐洲港口的船舶開徵碳排費。 圖/unsplash

歐盟明年徵港口碳費 7國籲喊停「會把生意趕離歐洲」

2023/11/30
世界各國政府兩年前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的COP26氣候峰會上同意逐步...

沒把氣候峰會放眼裡?國際化石燃料補貼 不減反增2兆美元

2023/11/30
人們可以走進三省堂看畫、聽講座。

台東獨立書店「三省堂」 陪伴精神病友的友善日常

2023/11/30
「2023 年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指出種種阻礙將難以實現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

KPMG:台灣永續報告書TCFD表現好 未來關鍵是TNFD

2023/11/30

【倡議圈活動】回到夢想起點 分享臺灣孩童改變世界的故事 前進印度2023 DFC世界孩童高峰會

2023/11/29

最新文章

寶特瓶別丟!10個環保創意DIY 變身廚房陽台好物

2023/11/30
歐盟明年起將對航向歐洲港口的船舶開徵碳排費。 圖/unsplash

歐盟明年徵港口碳費 7國籲喊停「會把生意趕離歐洲」

2023/11/30
世界各國政府兩年前在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的COP26氣候峰會上同意逐步...

沒把氣候峰會放眼裡?國際化石燃料補貼 不減反增2兆美元

2023/11/30
「2023 年淨零排放準備度報告」指出種種阻礙將難以實現2050全球淨零排放目標...

KPMG:台灣永續報告書TCFD表現好 未來關鍵是TNFD

2023/11/30
漁民捕撈時收集到的海洋垃圾。 圖/漁民權益暨環境永續中心提供

94%捕撈作業會撈到海洋垃圾 刺網船淨海清出逾313公斤海廢

2023/11/29
聚集大量林木形成的森林生態系,可謂地表最強的二氧化碳儲存庫,固碳效率最佳。 圖/...

「碳匯」成碳權交易寵兒!綠碳、藍碳、黃碳一次搞懂

2023/11/29

回應

Top